【摘要】出于民办高校的办学宗旨,实践教学被认为是人才培育的重要路径,而且还能在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和提高职业素养等方面发挥效力。文章分析总结了民办院校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能力培养的角度提出了民办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思路和具体实施建议。
【关键词】职业能力 民办高校 实践教学体系
【项目来源】重庆市教育科学规划项目,项目编号:2016-GX-158。
【中图分类号】G64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2-0240-01
在现代教学体系中,实践教學一直拥有重要地位,尤其民办高校希望通过实践教学来培育学生的实操能力和专业技能,因此实践教学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民办教育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民办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培养能够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最新要求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提升其职业素养和职业综合能力,这就决定了实践教学体系在整个民办教育体系中的核心地位。
一、目前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体系的不足
1.实践教学的目标层次要求不高
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科学技术在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发挥出越来越突出的作用,同时就业环境也在发生深刻变革,信息对于劳动者择业更加重要,社会上出现了许多新的工种和岗位,同时也出现了新型管理机制,这些变化无疑都对劳动者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是,虽然应用型本科教学体系中保留了实践教学科目,但是这类科目的定位并不精准,教学目标也不够合理。
2.实践教学内容不能贴合于职业能力培养
职业能力培养作为实践教学的基本目标,但是当前设计的实践教学内容却存在适配性差的缺陷。具体来说,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脱离,许多民办高校打出了实践教学的口号,可是落实并不到位,只是做到了资金投入、开设实验课等表层工作,简单把实践解学等同于实习课,把实践过程解释为理论知识的练习过程,这就导致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脱钩,实际上并未收获实践教学的真正效果。
3.保障体系无法保障职业能力的培养
由于实践教学设备有限,再加上“双师型”教师缺乏,民办高校难以建立满足需求的保障体系。具体来说,其一,各大高校中的教师虽然在理论基础方面较为扎实,但是在实践动手能力方面稍显不足,即所谓“双师型”教师严重缺乏,尤其民办高校对于“双师型”教师的吸引力不足,无法组建起一支专职从业于实践教学的师资队伍。其二,民办高校的实践场地有限,相关教学设备陈旧、落后,无法为实践教学提供硬件支撑,学生少有直接动手能力,只能观摩教师的操作演示,这显然会影响实践教学的效果。
二、推动高校实践教学的应对举措
1.构建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以实践教学目标为导向,依据一般性的认知规律,主要构件两大模块:
(1)实验教学模块。该模块的功能是为学生提供实验平台,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逻辑思考能力,培育学生的严谨态度和批判精神。实验教学模块包含了基础性实验、应用性实验、专业实验等内容,从而既能培养学生基本的实验思想、技能和方法,又能提高专业工作所需要的实操技能,随着时间的积累,最终能够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
(2)实习(实训)模块。该模块的实施过程,要求学生亲身走到实训场所,接受教师或工程人员的指导,然后进行模拟工作或者直接参与工作,实训过程能够快速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引导学生尝试应用日常所学,从而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融合。
2.不断完善实践教学考核体系,充分发挥师生对实践教学改革的积极作用
教师积极性对实践教学改革的成败有着决定性影响,所以应构建奖惩制度,对于表现突出的教师给予称赞与奖励,对于教学积极性不高的教师给予评判或相应的惩罚。对于学生考核,在注重理论课水平的同时还要重视实践能力水平,应采取有卷考试和无卷考试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建立阶段性考核表。
3.“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
培养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可以通过“引进来”与“走出去”这两种方式。学校与企业双方互派人员作为对方的访问学者,分别参与实践教学大纲的制定、实践教学计划的修订和参与企业技术的咨询和培训工作等。学校利用师资力量,为企业员工提供职业岗位和继续教育培训。学校“双师双能型”师资培训采用派教师到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挂职锻炼,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师实践技能培训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与指导能力,建设一支“双师型”的师资团队。
4.推动建设实践教学基础设施
民办高校必须把实践教学体系的基建工作,界定为实践教学管理的关键内容,针对于此,民办高校应在保障经费合理的基础上建设实验室,这里所提及的实验室指的是基础性实验室与专业性实验室,进一步扩大实验室规模,使实验室的设备资产能够与评估要求相符合; 同时应构建社会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验氛围与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郭亚利,冯辉宗等.以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07):324-326
作者简介:
喻小倩(1984年-),女,汉族,重庆人,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土地利用动态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