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晓青
【摘要】人生第一次从家庭走向社会,往往由幼儿园开始。如何让幼儿很快接受和适应集体生活,产生心理归属感是关键。因此,本文试就幼儿园班级管理中幼儿归属感的建立途径进行分析,并阐述自己的见解,以供参考。
【关键词】幼儿园 班级管理 幼儿归属感 建立途径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2-0015-01
一、幼儿园幼儿归属感缺失的表现
在对幼儿园幼儿归属感的缺失表现进行分析之前,应首先了解何为归属感。归属感,又称为隶属感,是指个体与所属群体间的一种内在联系,是某一个体对特殊群体及其从属关系的划定、认同和维系,是这种划定、认同和维系的心理表现。幼儿归属感的缺失现象主要有:
(一)不合群,不与其他孩子玩耍
人是群体性动物,正常人对于多人相处并不会排斥,但有些人在缺乏归属感的时候,会游离于人群之外,与其他人格格不入。而对于幼儿来说,当其在幼儿园中没有归属感的时候,幼儿就会产生孤独感,不愿意与同伴接触,不愿意与教师交流。在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的时候,只是默默的注视着,并不会参与其中。这是幼儿缺乏归屬感的主要体征。
(二)通过怪异方式引起别人关注
有部分幼儿在课堂上教师讲解知识的时候,他会通过调皮捣蛋等方式扰乱课堂秩序,以引起教师和同伴的关注,而且对于教师的劝说、批评等会油盐不进,无动于衷,我行我素。幼儿在做出这些行为的时候,说明其内心是比较彷徨不安的,是其缺乏归属感的一种极端表现。
(三)不愿意来幼儿园上学
对于幼儿是否对幼儿园有归属感,最显著的表现就是是否愿意到幼儿园中学习,但有部分幼儿往往会非常抗拒到幼儿园,在每天监护人送其到幼儿园中的时候,情绪波动较大,抵触行为明显,这样的行为举止充分说明了幼儿还没有将幼儿园当作其第二个家。
二、幼儿园班级管理中幼儿归属感的建立途径
幼儿园教师想要与幼儿更好地相处,让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过程中,就应对幼儿的归属感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建立。教师在具体建立过程中,应采取以下几点措施:
(一)关心幼儿,给予幼儿家的温暖
在幼儿园中的幼儿其普遍年龄较小,这些幼儿对于外界的认识比较狭窄,思想较为简单,但是情绪较为敏感。面对这样的情况,幼儿园教师在对幼儿的归属感进行建立过程中,首先要有三心:爱心、耐心、关心,教师对幼儿的一个微笑、一个拥抱,就可拉近师幼关系。因此,每位教师都应关心每一位幼儿,当幼儿遇到问题的时候,教师应及时的给予帮助,让幼儿能够感受到老师像妈妈,班级像家庭。长此日久,幼儿便会逐渐地喜欢上幼儿园,愿意参加幼儿园集体活动,从而对幼儿园产生归属感。
(二)关注幼儿的心理变化
在老师眼中,有些幼儿是乖乖儿,有些幼儿则是问题儿,教师在抱怨幼儿不听话的同时,应从幼儿的心理查找原因。很多时候幼儿的行为举止就是其心理的展现。因此,教师在对幼儿的归属感进行建立过程中,教师应多关注幼儿的心理变化,通过对幼儿这些心理内容的了解,可以找准症状,对症下药,才可以药到病除,进而促使幼儿愿意与教师敞开心扉,逐渐地喜欢上幼儿园的生活。
(三)家园共担育儿责任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工作是班级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让幼儿尽快建立归属感,应及时采取召开家长会、家访和微信平台等形式,经常与家长沟通交流,向家长介绍幼儿在园时的行为特点及疏导方法,取得家长的理解、信任与支持,共同帮助幼儿树立幼儿园归属感,让幼儿高高兴兴来园,快快乐乐成长。
(四)营造温馨的教室氛围
在家中,幼儿是父母的掌中宝,能够得到父母专一的照顾,而在幼儿园,因为幼儿众多,教师对每个幼儿都一视同仁,个别幼儿就会产生失落感,通过营造温馨的教室氛围,来让幼儿感受到温暖,不失为行之有效的办法。教师在布置教室的时候,应该采用一些活泼的色彩,如在墙上挂一些有趣、美观的挂饰,幼儿喜欢的卡通人物等。幼儿在这样的教室中,可以感受到家的感觉,如此一来,幼儿对幼儿园的归属感就会增强,逐渐适应集体生活,为人生奠定良好基础。
综上所述,幼儿园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过程中,想要让幼儿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其中,就应十分重视幼儿的归属感的早期建立,应多关心幼儿,多与幼儿沟通,了解幼儿的心理变化,只有这样,教师才可以针对不同的幼儿采用不同的归属感培养方式,进而促使每一位幼儿都能够尽快融入幼儿园集体生活。
参考文献:
[1]谢鸥,蒋小燕,胡素华.关注幼儿的个性心理需求——中班幼儿归属感的培养[J].学前教育(幼教版),2014,(9):26-28.
[2]欧惠莉.走进幼儿心灵满足幼儿归属 ——在“心心相印”班级氛围中培养幼儿归属感[J].家教世界·现代幼教,2016,(12):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