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金菊
【摘 要】 在当前应试教育的环境下,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使得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稍感吃力。核心素养中的“关键能力”的核心和基础就是认识能力,尤其是思维能力。思维能力是最核心、最关键、最根本的学习能力,直接决定学生现在和将来的学习水平和学习质量。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理应被教师贯穿于教学始终,正确的思维方法理应被分享给学生,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的获得理应被重视,从而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关键词】 核心素养;小学数学;思维能力;措施
一、核心素养与思维能力
核心素養指的是学生应该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从小学数学教育的基础性和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来看,“关键能力”的主体、核心和基础应该是认识能力,尤其是思维能力。史宁中教授把核心素养在小学数学学科中的体现从三个方面总结为“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世界,学会用数学的思维去思考现实世界,学会用数学的语言去表达现实世界。”这三个方面密切相关,相互促进。想要实现用数学的思维去思考现实世界的目标,就要从小培养学生的良好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是最核心、最关键、最根本的学习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说,思维能力可以理解为通过分类、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推理等一系列的过程,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它直接决定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质量。小学阶段虽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关键时期,但因为小学生的思维及认知能力还不成熟,决定其也是最难培养的时期,想要为每位同学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并达到个性化的培养目标,面对的困难还较多。因此,教师应从数学学科的教学实际出发,以数学基本内容为基础,以数学实践为途径,尽量减少机械的知识传授,而是尽量多地去启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良好的思维能力。
二、小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有效措施
1.注重良好思维习惯的培养
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应该从各种优秀的思维习惯的养成开始。在小学阶段,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可以指独立自主地思考的习惯、有理有据地思维的习惯、有条理有次序地思维的习惯和有深度地思维的习惯等。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通过后天有计划、有目的的持之以恒的训练养成的。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都比较强,而且学习任务还不重,因此小学阶段是良好思维习惯养成的黄金时期。这个思维习惯培养的关键期如若错过了,就会对学生的后续学习的质量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教师不应盲目片面地追求通过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练习的机械熟练来提高教学质量,而应有意识、有计划地把思维习惯的培养贯穿教学的始终。思维是一种高级的思考活动,是有理有据的推理,而不是主观臆想的结果。如在我们的教学中,当学生得出答案并发言后,老师经常会有意识地问:你是怎么想的?为什么?学生回答出奇的相似,“我一想就想出来了!”“我一看就知道了!”“本来就是这样啊!”这实际上体现了学生思维的模糊不清,是教师培养学生有根有据地思维的一个良好契机。简单如一年级的3<5,教师也要引导学生运用一一对应的思想通过摆一摆、说一说等来说明判断的根据。无论是计算还是解决问题,都可以从理解题意(审题)、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检验)三个方面入手去思考,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条理性,还可以进一步与类似题进行比较,发现规律,以提高学生思维的深度。
2.教给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
正确的或合适的思维方法的运用,有助于学生事半功倍地去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可以显著地提高其思维能力。小学阶段,结合具体的题目教给学生以下10种主要的思维方法:对应、假设、比较、转化、类比、分类、数形结合、集合、统计、符号化。例如在学习《长方体的体积》时,在学生认识正方体和常用的体积单位的基础上,如何提高教学实效?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符号化的方法,从长方体的体积与小正方体的体积之间的关系入手,推出长方体的体积公式。如教师可拿出12个边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让学生分组合作,通过小正方体的摆放位置的变化,将其拼成长、宽、高不同的长方体,探究所拼长方体边长与小正方体边长之间的关系。以记录的实验数据为推理依据,学生发现随着小正方体个数的变化、长方体长宽高也在发生变化,进而推导出:长方体体积=长×宽×高,并用字母V=abh 表示。
3.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数学教学的主旨在于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缺少了数学思维,就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数学学习。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是数学教学的核心任务。教师要“润物无声”地把指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有机结合, 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得以显著发展和提高。良好的思维品质既包括思维的主动性、灵活性,又包括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还包括思维的简洁性、严谨性、创新性等。充分利用白板和信息技术,增强数学课堂的趣味性,注重正向积极的评价,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其思维的主动性。鼓励学生寻找运用不同的解法去解决问题,互相验证,并加以比较,发现最优方法或独特的巧妙解法,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新性的目的。还可以引导学生从多种角度去分析和思考问题,对知识进行横向联想和纵向对比,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逐渐加深学生思维的深刻性,要训练学生从一个条件推导出可能的所有结论,挖掘题目背后隐藏的信息和问题的本质,解决问题后不仅做到知其然还要做到知其所以然。
教师也应加强自身建设,在教学的过程中做到以身作则,在引导学生的方式上不断创新,在教案素材的选择上更具实用价值,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及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学习水平和学习质量的提高和核心素养的养成。
【参考文献】
[1]张艳.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科技展望,2017(09).
[2]郑建平.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J].西部素质教育,2017(02).
[3]钱雯柔.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2).
[4]税忠.试论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2016(32).
[5]余文森.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