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用稀释法进行抗体分类的应用

2018-12-15 02:23:34吴德静陈月宽张绍基刘福慧黄美容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8年23期
关键词:效价倍数红细胞

杨 宇,吴德静,陈月宽,张绍基,刘福慧,黄美容,熊 杰

(1.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输血科,贵州遵义 563003;2.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心实验室,贵州遵义 563002;3.遵义医学院检验医学院,贵州遵义 563003)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患者体内常常存在一些抗体,这些抗体常导致抗体筛选阳性及交叉配血困难[1-2],从而延误临床的救治时机。采用稀释法可以快速将患者体内抗体的分类,从而缩短后续抗体鉴定及为选择合适的血液输注节约宝贵的时间[3-5]。本研究采用稀释法对AIHA患者的抗体进行分类,旨在提高临床输血的安全性,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以下称“本院”)AIHA患者36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0例,女26例。年龄37~64岁,中位年龄52岁。36例AIHA患者中,2例血红蛋白低于30 g/L,28例血红蛋白为30~49 g/L,6例血红蛋白为50~59 g/L,贫血貌均较重。患者均长期生活在本地区。纳入与排除标准:(1)临床实验室指标提示有溶血性贫血的证据;(2)排除理化因素及药物导致的溶血、年龄在37岁以上、患有基础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1.2仪器与试剂 不规则抗体筛选红细胞试剂Ⅰ、Ⅱ、Ⅲ号细胞(上海血液生物医药有限公司);10项谱细胞(上海血液中心)、一次性放免试管、氯喹、试管、生理盐水、血库专用离心、移液器等。

1.3方法 对36例AIHA患者进行输血前3项检查(血型鉴定、不规则抗体筛选及交叉配血)。其中不规则抗体筛选尤为重要,对于抗筛鉴定结果判断有困难者,必要的时候将采用“二步抗筛法”[1]:第1步,采用商品试剂Ⅰ、Ⅱ、Ⅲ号不规则抗体筛选红细胞进行抗体筛选;第2步,采用10项谱细胞与不同配比浓度的血浆(清)进行抗体筛选,来确定抗体的特异性,从而选择相合的血液输注。试验均采用试管法:(1)取3支小试管,分别加入经离心后的被检者血浆(清)100 L;(2)分别加入Ⅰ、Ⅱ、Ⅲ号不规则抗体筛选红细胞各50 L;(3)混匀,以3 400 r/min离心15 s,肉眼观察凝集情况;(4)凝集为阳性,无凝集为阴性。稀释法:(1)将离心后的被检者血浆(清)进行倍比稀释,稀释配比浓度为1∶1,1∶2,1∶4,1∶8,1∶16,1∶32,1∶64,1∶128;(2)稀释后的每一配比浓度分别与10项谱细胞进行同试管法同样(1)~(4)的操作,以上操作均按试剂说明书及标准操作规程操作。

2 结 果

2.1“第1步”抗体筛检结果 在36例AIHA中,1例不规则抗体筛检Ⅰ、Ⅱ、Ⅲ号细胞,检测结果全部阴性,未检出同种抗体及自身抗体;3例不规则抗体筛检Ⅰ、Ⅱ、Ⅲ号细胞部分阳性、部分阴性,表示检出同种抗体,再进行谱细胞鉴定其特异性;32例不规则抗体筛检Ⅰ、Ⅱ、Ⅲ号细胞全部阳性。表明可能有自身抗体或(和)同种抗体。

2.2“第2步”抗体筛检结果 对第1步中32例AIHA患者不规则抗体筛检初筛全部阳性的标本,采用稀释法对患者血浆(清)进行倍比稀释,然后对相应稀释倍数后的血浆(清)进行谱细胞鉴定。

将不同稀释倍数的血浆(清)标本分别与谱细胞反应,如果到某一稀释倍数浓度时出现格局显示全部阳性结果,然而下一稀释倍数浓度时出现反应结果全部阴性,这时表明出现全阴性结果的稀释倍数自身抗体的效价为0,但也不排除同种抗体此稀释倍数时效价同样为0或上一稀释倍数效价为0,即当同种抗体效价等于或低于自身抗体效价时,与谱细胞的反应格局会出现抗体遮盖现象,会出现反应格局,见表1。此时需要继续用自身红细胞作自身抗体的吸收放散(氯喹放散),通过反复吸收放散,直到吸收后的自身红细胞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阴性为止,将吸收后的血浆(清)再进行谱细胞鉴定。若存在同种抗体则会出现表2的反应格局。若不存在同种抗体则谱细胞反应格局显示全部阴性。

表1 对AIHA患者血浆(清)倍比稀释后的谱细胞结果

注:s表示反应加强;w表示反应变弱

表2 对AIHA患者血浆(清)用自身红细胞吸收后的谱细胞结果

续表2 对AIHA患者血浆(清)用自身红细胞吸收后的谱细胞结果

注:s表示反应加强;w表示反应变弱

当稀释后不同稀释倍数的标本血浆(清)与谱细胞反应,若出现反应格局到某一稀释倍数时谱细胞格局出现全部阳性结果,然而下一稀释倍数浓度时的反应格局出现部分阳性部分阴性,这时表明自身抗体的效价低于同种抗体效价。谱细胞鉴定类似反应格局结果见表3。

表3 血浆(清)倍比稀释后的谱细胞结果

注:s表示反应加强;w表示反应变弱

3 讨 论

AIHA多发于淋巴系统恶性疾病、结缔组织性疾病、细菌病毒感染和应用某些药物后,红细胞受到药物、感染等外界因素影响后可产生自身抗体[6-7]。AIHA患者常常因严重贫血貌来院就诊,在临床治疗中,常常需要反复输血治疗,然而部分患者本身也存在自身抗体,也因多次输血治疗可能会产生同种抗体,因此为交叉配血带来困扰。

本文采用稀释法及“二步抗筛法”,旨在能够进行抗体种类分类。选择合适供者的血液输注,对AIHA患者“精准输血”提供“精准信息”具有重要的意义。通常,AIHA患者在进行输血前3项检查时,其中不规则抗体筛检初筛常有困扰,及Rh血型同型血配血即可;若初筛结果部分阳性、部分阴性,判断无自身抗体但有同种抗体,此时初筛后还需要鉴别其同种抗体的特异性,随后交叉配血选择ABO、Rh同型血配血且不带同种特异性抗体对应抗原的供者红细胞与之配血即可[8]。对于需要自身红细胞反复放散吸收后的患者血浆(清),该方法对于同种抗体较易区分,但对于同种自身血型抗体不能进行区分,该试验会出现假阴性的谱细胞结果。文献[9-11]报道,选择避开与特异性抗体对应抗原的红细胞制品输注,输注的红细胞制品在AIHA患者体内存活能达到临床输血要求的标准,而大大高于无经选择性交叉配血其凝集强度低于自身对照管凝集强度的红细胞制品,无经选择性的最小凝集强度供者红细胞输注后须有一定效果但是达不到输血要求的标准。在治疗期间每例患者平均输注4~6 U红细胞制品,输注期间均无不良反应,输注顺利;次日进行输血后疗效评价,33例患者血红蛋白均有所提高输血有效,而3例未达到预期标准输血无效。为了有效输血,输血科人员应在交叉配血时尽可能选择能避开特异性抗体对应抗原的红细胞制品输注后,才能够有效地避免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而有效输血。因此对AIHA患者输血前进行相关抗体分类鉴定非常必要,能够为临床患者的治疗赢得宝贵的时间,确保输血安全。

猜你喜欢
效价倍数红细胞
说说“倍数”
巧用“倍数的和”
红细胞的奇妙旅行
家教世界(2022年34期)2023-01-08 13:52:50
同样是倍数,为啥还不同
情绪效价的记忆增强效应:存储或提取优势?
心理学探新(2022年1期)2022-06-07 09:16:02
应用HyD在仔猪断奶早期可提高维生素D的效价
猪业科学(2018年5期)2018-07-17 05:55:18
如何表达常用的倍数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发生及防治
兽医导刊(2016年6期)2016-05-17 03:50:31
如何提高抗生素效价管碟测定法的准确性
生物效价法测定大黄炮制品活血化瘀功效
中成药(2014年9期)2014-02-28 22:2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