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初期军队建设方针探析

2018-12-15 02:43
军事历史 2018年6期
关键词:方针我军军队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解放军由革命战争年代转入和平建设时期,军队建设的内外环境、使命任务均发生重大变化。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审时度势,经过不断探讨和完善,最终确定建设一支现代化革命军队的总方针,为人民军队全面展开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建设提供了科学指南。

一、现代化建军思想的初步提出

在1949年9月21日召开的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上,毛泽东指出:“我们将不但有一个强大的陆军,而且有一个强大的空军和一个强大的海军。”[注]《毛泽东选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6页。会议通过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应加强现代化的陆军,并建设空军和海军,以巩固国防。此后,军队主要领导人不断探讨军队建设问题。1949年11月11日,朱德在华北军政大学讲话中提出,部队“要很快地正规化”,“掌握联合兵种知识”。不久,他在空军、海军政治工作会议上分别强调,要:“建成一支完全新式的、强大的人民空军”,“拥有一支强大的和陆军同样英勇善战的海军部队”[注]《朱德军事文选》,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7年,第436、第484页。。1950年5月,代总参谋长聂荣臻在全军参谋会议上指出:“我们要现代化……加强空军、海军及其他兵种建设。”[注]《聂荣臻军事文选》,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2年,第324页。其他领导人在不同场合也有此类指示。

同时,军委总部、军兵种在工作指示中也对军队建设问题进行了一些论述。1950年8月,海军在第一次海军会议上确立“建设一支现代化的、富有攻防力的……战斗力量”的建军方针,并要求部队“严守纪律、服从命令、整齐划一的正规化作风”。12月底,总参谋部和总政治部在工作指示中都明确提出,要“学会现代化联合兵种作战的指挥与战术”,要使军事训练适应“正规化的要求”。

上述论述已经提出“现代化”“正规化”等概念,并对其内涵进行了初步探讨,为进入和平时期的人民解放军建设初步指明了方向。由于我军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刚刚起步,尚未进入全面建设阶段,对现代化、正规化一般都是分别论述,还没有将两者作为军队建设方针的有机整体并列提出来。

二、“建设强大的正规化、现代化的国防军”

国内大规模战争基本结束后,军队建设开始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迈进。在此期间,人民解放军围绕建设新中国国防、巩固新生政权完成了一系列艰巨任务。丰富的战争实践,特别是进行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在“边打边建”中,在与资本主义世界最强国美国军队的激烈较量中,进一步推动了对军队现代化的认识。

1951年1月15日,中央军委为军事学院成立送贺幛:“为建设正规化、现代化的国防军而奋斗!”首次将正规化与现代化作为并列的任务提出来。此后,朱德、刘伯承等领导人相继在中央军委机关刊物《八一杂志》刊文,提出“建设强大的正规化、现代化的国防军”,并对军队正规化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性、内容及方式方法进行了深刻阐述,表明人民解放军对现代化、正规化认识在理论上的深化。

1952年以后,毛泽东先后为军事学院、后勤学院、总高级步兵学校和军事工程学院4所院校题写训词,对我军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作了更为全面、系统的阐述,指出:为了建设现代化的国防,我们的陆军、空军和海军都必须有充分的机械化的装备和设备,“与现代化装备相适应的,就是要求部队建设的正规化”,并首次系统提出“五统四性”的要求,“就是要求实行统一的指挥、统一的制度、统一的编制、统一的纪律、统一的训练,就是要求实现诸兵种密切的协同动作”,培养组织性、计划性、准确性和纪律性。1953年1月1日,毛泽东对转发《关于各军事部门与苏联顾问的关系的总结》的批语中,首次提出“建设我军为世界上第二支最优良的现代化的军队”[注]《建国以来毛泽东军事文稿》(中),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年,第106页。的指示。

总的来看,这一阶段对军队建设方针的必要性、内容等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论述,而且把正规化、现代化作为一个整体论述,较之前有很大发展。然而,由于我军对正规化现代化这一新课题认识不深,军队内部产生了一些分歧甚至错误认识。特别是在强调“正规化”的过程中,出现忽视我军优良传统和政治工作、忽视“革命化”[注]当时虽然未出现“革命化”一词,用的是“革命军队”这一长期的提法,但两者的基本精神是一致的。为表述方便, 文中使用“革命化”这一概念。建设的偏差。

这种偏差主要有两种表现,一种是主张取消政委制、实行单一首长制。有的人认为,现代战争是高度机动的,应该实行一长制的绝对领导。如华东海军司政处长会议上就有人提出“军舰本身要求艇长有最大权力来指挥全舰,……再不容迟缓和分散,否则在现代高度机动的战争中和突然的情况下,会影响任务的执行……因此,政委制是不适合舰艇条令的。”“过去政治委员有权决定打与不打,而现在无论飞机和军舰,都不能这样作,当一有情况,在数分钟内立即决定,再不能进行开会讨论作出决定”。[注]华东海军司政处长会议:《关于政治工作几个问题研究座谈意见综合》(1953年10月24日),军事科学院图书馆资料。有的人认为,政治机关应随工作任务的变化而改变,“过去政治机关所要担负的、也是不可缺少的任务,如筹款、扩兵、做群众工作、代替革命政权机关的作用,以及战时的许多工作任务等等,这些在今天和今后,或者是要加以免除、或者是必须减少、或者是会自然的消失”,“如果我军实行义务兵役制后,政治机关可以大量缩减至最低限度”。还有的人认为,政治工作的威信是巩固的,因此,“单一首长制‘政委制’适当的降低,同时在某些部队和部门政委制的取消,不设政治委员完全是可行的”[注]肖向荣:《关于政治工作暂行条例给总政的一封信》(1953年4月10日);王一智:《给主席、军委、总政的意见书》(1953年5月);张平凯:《呈主席并军委的意见书》(1953年10月15日),军事科学院图书馆资料。。有的部队演习中没有政委的位置,有的部队作战、训令上没有政委署名,甚至下达军政干部的任免命令也如此,有的部队“编制内的军事行政人员尽量庞大(尤其是上面),政治人员尽量减少”[注]叶飞:《在军事系统党的高级干部会上的发言》(1953年12月),军事科学院图书馆资料。。

另一种表现是机械搬用条令、忽视民主作风和群众路线。有的人错误地认为:“过去在运用群众路线方面,往往费时多、手续多,这种情况在现代化正规化建军和作战中,已经不可能了”,“正规化要求高度的集中统一,今后工作不能再走群众路线了”,有的人认为“要正规化就不能讲民主,要讲民主就不能正规化”,还有的人认为“我军‘是战斗队又是工作队’这个口号过去了,只是战斗队不是工作队了。”[注]肖华:《关于军队政治工作建设的几个问题摘录》,《八一杂志》第50期;《解放军报》社论:《发扬训练工作中的群众路线》,1956年5月15日;罗荣桓:《继续发扬我军的光荣传统》,《八一杂志》第82期;叶飞:《在军事系统党的高级干部会上的发言》,军事科学院图书馆资料。

三、“建设我军为优良的现代化革命军队”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为适应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全面展开的需要,以及针对前期军队内部对现代化方针认识上存有分歧的现象,有必要在全军上下进一步统一认识,全面推进军队现代化正规化建设。1953年底召开的全国军事系统党的高级干部会议就出于此目的,也是在这次会议上,军队建设方针作为全局性的方针被确定下来。

在高干会上,朱德传达了毛泽东关于“建设我军为世界上第二支最优良的现代化的革命军队”的指示。彭德怀在军事报告中明确提出:“在现在的基础上,有步骤地把我军建设成为一支强大的现代化的革命军队,就是摆在我们面前最根本的任务”。会议指出:正规化就是要达到‘五统四性’的要求,以适应统一指挥、协同作战的需要”[注]《彭德怀军事文选》,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年,第500页。。这样,正规化作为现代化的基本条件、应有之义,不再显示在建军方针的表述中。会议同时纠正了此前忽视“革命化”的倾向,明确规定“把建设一支优良的现代化革命军队”作为“我军军事建设的总方针、总任务”,将“革命军队”的表述显示在建军方针中。

事实上,毛泽东此前在审阅彭德怀高干会的发言稿时,就将原稿中两处“建设我军为世界上第二支最优良的现代化的军队”,改为“建设我军为世界上第二支最优良的现代化的革命军队”,特意加上了“革命”两字[注]《建国以来毛泽东军事文稿》(中),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188页。,凸显了对人民军队革命本色的重视。

但是在这次会议上,之前的口号也继续沿用。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苏联没有开‘二十次大会’,提的时候有顾虑”,“二是认识不深”[注]《彭德怀年谱》,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682页。。由于第二个原因,对军队建设方针的认识上始终存在分歧。彭德怀在后来的一次军委会上说:“现代化、正规化的口号有片面性,无政治内容,同‘优良的现代化革命军队’口号有矛盾”。[注]郑文瀚:《秘书日记里的彭老总》,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16年,第185页。时任训练总监部部长萧克认为,问题不是出在口号上,而是出在执行口号的过程中。为此,他曾专门给彭德怀写信说明:正规化现代化的口号同时是包括和联系政治内容说的,“在执行这一口号中,有若干同志产生错误认识和产生一些偏差,这是必须批判和坚决纠正的,因此建议将批评的火力集中在这些倾向方面,而不要批评口号的本身。”[注]《萧克回忆录》,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7年,第445页。

此前虽然也有关于军队现代化方针作为“任务”“主要任务”的思想,但是高干会却第一次明确将其提高到“总方针、总任务”的高度,并将正规化、现代化、革命军队作为三位一体的总目标加以明确,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1954年,毛泽东在审阅《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条例(草案)》时,删去了“世界上第二支最”的表述。此后,关于军队建设方针的表述虽有所不同,但核心要义是一样的,为我军建设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南。

四、军队建设方针上存在分歧的原因分析

新中国成立初期军队建设方针不断调整的背后,反映出对现代化、正规化与“革命化”关系认识上存有分歧。结合历史背景分析,产生分歧的原因主要有:

(一)机械学习苏军。我军开始正规化现代化建设的时期,正是中苏关系的“蜜月期”。学习苏联先进经验、建设现代化的国防军成为全军上下的共识。军训部提出“学习苏联必须是完整的,也必须是统一的,绝不应该是片面的”,有的领导还提出“认真地、完整地、毫不走样地学习”。在这样的背景下,仿效苏军模式便是很自然的事了。如有的人指出,目前我军政治机关庞大,苏军政治机关就比我们简单得多,任务也较单纯。向苏联学习经验,必须简化组织机构和政治工作 。还有人认为,取消政委制就加速了向苏联学习,与向苏联学习的观念结合了起来。

(二)思想认识不成熟。正如罗荣桓指出的:“我们有些同志对于我军过渡到高级阶段时,哪些是属于我军幼年时代的东西,需要去掉它;哪些是属于我军建军原则和光荣传统的,需要继续发扬它,缺乏明确、清楚的分析和辨别。”[注]《罗荣桓军事文选》,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7年,第544页。对现代化正规化这一新事物的认识,涉及到观念的转变,很难在短时间内达到成熟的认识水准。尽管高干会对正规化、现代化与“革命化”的关系给予了明确,但是认识上的问题很难由一次会议便彻底解决。随着正规化现代化建设的全面展开,在实践中又滋生出许多新问题,并发展为1958年反“教条主义”斗争中的严重偏差,及至后来走上了“突出政治”的道路。

(三)共同条令颁布后造成的错觉。共同条令是军队建设的基本法规,1951年颁布的共同条令中“不适当地片面地单纯强调或过分强调行政命令,不大强调或忽视了党的领导和政治工作”,“内务条令中对政治工作和政工人员的地位不明”,以及几个条令中有不一致的地方[注]比如,纪律条令上规定了政委到指导员的权限,但在内务条令上却只规定了政委的职责,而无政教或政指的职责,因而把连队的政治、文化教育都划归连长、营长的工作。参见1953年军事系统党的高级干部会议上空军小组的发言。等,都给部队造成了错觉。另外,“内务、队列、纪律等条令先颁发,而政工条例迟迟不颁发,不管主观想法如何,客观上是助长了一面,打击了一面。”[注]《陈毅军事文选》,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6年,第564页。有的部队领导甚至在军区高干会上公开宣传“共同条令的最大优点是体现了单一首长制的精神”[注]总政政治工作研究处:《关于部队单纯军事观点、忽视政治工作的偏向》(1953年11月28日),军事科学院图书馆资料。。

(四)旧军队思想的影响。这种因素虽占少数,却由来已久。“单纯技术观点,单纯军事观点就是资产阶级思想的反映”,这种倾向自有我军以来便进行了不间断的斗争。而“现在是披着新的外衣,又在我军强调现代化新任务之时企图活跃起来,企图抵消和削弱政治工作”,“利用正规化,将正规化适应于他们的思想与口味。”[注]《陈毅军事文选》,第564页。

那么,现代化、正规化与“革命化”之间是怎样的关系?其实,我军领导人在探讨军队建设方针的过程中早已给出答案。首先,革命化是现代化的前提和保证。朱德在《八一杂志》发刊词中就指出:“这支强大的正规化、现代化的国防军,……必须有高度的军事素质与政治素质。”[注]《朱德军事文选》,第779页。刘伯承也说过,要防止“脱离我军建军传统、军事思想的优良基础而企求另搞一套‘现代化’”[注]《刘伯承军事文选》,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出版社,1982年,第635页。的偏向。叶剑英更直接指出:“什么叫优良的,……第一是革命的,第二是现代化的。光现代化不革命化不行。”[注]郑文瀚:《秘书日记里的彭老总》,第225页。可见,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绝对不能忽视“革命化”。其次,正规化是现代化绝不可少的条件。这是因为,正规化“就是适应现代化而定出正式的规格”,刘伯承将其形象地比喻为:“军队生活秩序能依照条令办事,像一部大机器,车间与车间,这一齿轮与那一齿轮,能有准确的规律,向共同的生产目标协同动作。这就是正规化。”“否则,无组织,不准确就无正规可言,更无诸兵种协同动作可言”[注]《刘伯承军事文选》,第263、第79页。,也就没有现代化军队可言。20世纪50年代人民解放军建设方针不断调整、不断完善的过程,正是对三者关系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

猜你喜欢
方针我军军队
《突破口》,道出我军制胜密码
包围童话镇的“军队”
从我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看联合作战卫勤动员准备
比尔·盖茨的育儿方针
论《创造月刊》的编辑方针及其它
美要派上万军队阻止“大篷车”
四位军队党代表直面敏感话题
日本制定“新睡眠方针”
党的防止腐蚀方针确立及其初步实践的历史经验
一段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