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胥苗苗
40年前,改革开放的浩荡浪潮,让中国加速融入世界,并迅速崛起。在这40年中,中国船级社(CCS)在国际舞台上的角色发生了历史性大转折。从初涉国际市场的追逐者,到成为国际船级社协会(IACS)成员,获得多国政府主管机关授权、不断完善全球服务网络,再到助力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国际化步伐不断加速,成为国际海事舞台上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1973年,中国政府代表团首次参加了在伦敦召开的“海协”(国际海事组织的前身IMCO)第八届大会并当选为海协B类理事国。同年11月,中国政府批准接受《1960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和《1966年国际船舶载重线公约》并授权船检局执行公约规定的检验,签发相关证书,中国船检事业在取得国际承认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长期以来,CCS一直作为重要组成力量代表国家参与国际海事技术立法工作,参加国际海事组织大会、海安会、环保会和有关分委会工作,通过对IMO公约、修正案、决议的研究,努力维护我国航运、造船、配套等产业的发展权益。40年来,CCS参与IMO的工作经历了逐步深入的过程。从1977年开始,中国船检局就开始出席IMCO成员国大会(1982年改为国际海事组织IMO)。随后,CCS作为交通运输部IMO事务工作机制成员单位,一直积极参加IMO大会、海上安全委员会、海上环境保护委员会和有关分委会工作,积极参与国际海事技术标准制定,在压载水公约、香港公约、油轮和散货船共同结构规范、新造船能效设计指数、噪声规则、极地规则、国际气体燃料规则、无石棉阈值等国际海事技术标准制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维护了国家和相关产业的利益。近年来,作为中国政府参与国际海事组织事务的主要技术支持机构,CCS研究提出的提案数量长期保持中国总提案数一半以上,承担了国际海事组织部分委员会和分委会的重要职责,在IMO新造船舶能效设计指数(EEDI)、第二代完整稳性等关键国际海事技术标准制定方面,为提高我国在国际海事立法领域的影响力和贡献度提供了技术支撑,在提案数量、质量和影响力方面,达到了与日美欧同等水平,维护了国家权益和相关产业利益。
在国际船级社协会(IACS)层面,1988年5月,中国船级社成为IACS的正式成员。随后,开始全面参与国际船级社协会的工作,积极发挥影响,并在部分领域主导,三度担任IACS轮值主席。在共同结构规范的研发中,是参加工作组最多的成员船级社之一。通过参与项目随时掌握最新国际规范的核心技术,提升自身技术实力和原创能力,促进了我国船舶规范与国际全面接轨,实现了我国船舶设计与建造标准的历史性跨越,为我国的航运、造船强国建设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率先发布了自主研发的共同结构规范计算软件,并面向我国造船界举办培训和宣贯,为我国工业界及早在技术上做好储备打下基础。国际服务能力全面提升。
在国际油轮结构合作论坛,国际造船、船检、船东三方会谈,气体燃料动力船协会(SGMF)等重要国际海事研发和协商机制中,CCS充分行使成员的权利、履行成员义务,充分代表中国产业界的利益,在国际标准制定中发挥重要作用。在亚洲船级社协会中,CCS积极发挥主导作用,落实亚洲船级社协会秘书处法律实体在上海注册工作,承担亚洲船级社协会技术办公室工作,有效促进区域性海事技术的研发与合作。
经过40年的发展,CCS在国际海事事务中不再只是局限于国内和地区视野,而逐渐成为国际上有较大影响的船舶检验组织和制订国际规则的积极参与者、引领者,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一步步实现了在国际海事舞台上的华丽转身。
国内的坚实发展,推动着中国船级社业务大步走向世界。1985年国务院批准中国船检局在国外设置分支机构,拉开了加快健全海外服务网络的序幕。
中国船级社最初走出国门是在1986年9月24日,西德汉堡市政府批准中国船级社在汉堡市设立办事处。二十多年前,借着希腊船东从中国购入船舶,给这批船舶提供检验服务的契机,CCS加快推进海外业务,并逐渐在希腊、塞浦路斯建立了分支机构。随后,CCS找准发力关键点,开始把扩大网络覆盖作为国际化的主攻方向,一批海外网点快速建立起来。1999年,雅典办事处正式开业,开通了地中海地区的便捷服务;2001年,中国船级社为拓展地中海船舶检验市场,完成了地中海地区委员会的筹建;2001年9月,在汉堡设立欧洲区域中心;2002年7月在纽约设立美洲区域中心。至此,海外检验服务网点达17个,遍布世界五大洲主要港口。中国船级社在建立起遍布亚洲、欧洲、美洲检验服务网络基础上,CCS又设立了南亚区域中心、中东服务站点。2008~2015年,CCS在海外完成了巴西、加拿大、意大利、圣保罗、巴拿马、悉尼、仁川、南非等地的设点工作,海外服务网络得到进一步拓展完善。截止目前,CCS已在全球主要沿海、沿江城市设有114个分支机构,形成了遍布亚洲、欧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的全球服务网络,已基本满足全球客户的检验服务需求。
伴随国际服务网络的不断完善,国际化验船师队伍、各类船型检验队伍建设稳步推进。为提升CCS全球检验与技术支持、快速响应服务水平,提高法定和入级检验质量,针对CCS国际客户的服务需求,建立国际化验船师队伍,从而为CCS对海外客户船舶检验业务的巩固和发展提供优秀的人力资源保障,并且推动CCS检验技术和能力的发展并开展相关培训,加速国际运行队伍的建设;确保国际客户服务卓有成效。
为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和沿线国家经济共同发展,2013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期间,提出“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认同。CCS的国际化基础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撑。CCS现有的114个分支机构中,分布在“一带一路”沿线的已有近30个海外网点,再加上正在筹划在非洲、南亚、土耳其等区域增设网点,这些网点将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提供服务保障。
CCS为船舶、海上设施及相关工业产品提供全套国际领先或同步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在当前最主要的技术领域包括新型大型船、绿色技术等具备先进的研发能力、服务能力和手段。技术能力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具有较强优势。CCS的技术服务能力、检验服务能力、工业服务能力在国家的“走出去”战略中跟随国内客户共同走向海外市场,在这些领域积累了相应的国际运作经验,技术和服务能力得以提升,建立了深化国际业务合作和拓展所需的基础。
中国船级社实业公司(CCSI)在“一带一路”总体规划下,重点突破援外项目的实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CCSI承揽了“商务部合作局援助乌兹比克斯坦挖泥船监理项目”、“援助孟加拉港口疏浚项目”及“援马尔代夫马累-机场岛跨海大桥”三个重点项目,为项目提供了项目监理、现场监造以及第三方无损检测等服务,用实际行动助力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中国船级社质量认证公司(CCSC)与欧洲铁路行业协会(UNIFE)正式签署IRIS认证合作协议,标志CCSC正式成为UNIFE在全球的第十六家IRIS认证机构,也是在中国的首家IRIS认证机构,助力中国铁路行业在“一路一带”发展倡议背景下走向全世界。
下一步,CCS还将进一步拓展服务领域,服务对外出口贸易,助力更多国内企业“走出去”。首先,CCS将及时地把握这些标准的变化,并第一时间通过技术通函、宣贯或集中培训的方式把这些变化以及未来可能出现的趋势及时地告知企业,让企业提前做好准备。同时,还将积极、及时地配合企业的工作,完成认证,尽可能替企业节省时间,为企业提供及时、精准、有效的高质量服务,助力更多的国内企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伴随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CCS综合能力全面提升,铸造了一个金光闪闪的国际知名品牌,船旗国授权数量不断增加,国际船东纷纷选择加入CCS船级。
目前,CCS已被美国海岸警备队及欧盟认可,并获得希腊、澳大利亚、新加坡、巴拿马、巴哈马、塞浦路斯、马耳他等45个国家或地区的政府授权,为悬挂这些国家或地区旗帜的船舶代行法定检验。2017年6月,丹麦国家认证机构(DANAK)认证委员会审议通过并正式授予中国船级社(CCS)按照欧盟2015/757法规——对航行欧盟水域船舶二氧化碳排放的监测、报告和验证(MRV)进行认证的资质。欧盟MRV认证资质的获得,进一步促进了CCS为客户提供更全面的减排技术服务能力,也为后续实施国际海事组织(IMO)船舶燃油消耗数据收集系统相关要求奠定了坚实基础。正式获得英国石油公司(BP)状态评估程序(CAP)资格认可,并为哈里伯顿Halliburton、卡麦隆公司Cameron等国际知名石油公司和制造商提供检验服务。
安全质量品牌始终保持在国际船级社前列。国际航行船舶质量表现在港口国和船旗国检查中的质量表现保持优异,三大备忘录表现稳定在国际船级社协会成员前列。在国际上成为政府信任、客户认可、业界认同的船级社。近年来,CCS更是大力加强与各港口国机构的交流,积极拜访各海事局、港口国检查机构、船旗国主管机关等,包括东京备忘录组织、巴黎备忘录组织,日本、韩国、荷兰、比利时、丹麦、德国、希腊、波兰、保加利亚和南非等港口国检查机构;积极参加美国海岸警备队、澳大利亚海事局等机构组织的双边会谈;协调组织中国海事局、澳大利亚海事局、中国船东与CCS共同召开港口国检查(PSC)技术研讨会等,将对有价值的信息及时反馈给船东,得到了国内外船东的高度认可。
CCS建立了全球24小时营运检验快捷服务体系,实行了1小时服务响应承诺,船舶应急响应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值得一提的是2011年2月21日,在利比亚撤侨的行动中,中国船级社积极配合我国外交部和交通运输部等政府部门,调动CCS海外机构力量,为我国撤侨工作进行多方协调联系,协助在利比亚人员安全撤离,为中国政府赢得了国际声誉。同时,CCS这种及时、周到的服务得到了业界的广泛赞誉和认可。
一直以来,CCS与希腊有着不解的“情缘”。早在2007年,CCS就在希腊雅典成立了CCS地中海地区委员会,之后利用每年的年会召开之机不断加强和希腊船东的沟通交流,促进中希两国航运、造船领域的合作,加强与希腊众多知名航运公司建立业务往来,希腊有近180万总吨船舶加入CCS船级。其他国家的船东也纷至沓来,像地中海航运、法国达飞、美国Gener8 Maritime、斯高皮尔等海外知名船东纷纷加入,此举是业界对CCS最大的认可。据悉,目前CCS船队中非五星旗船舶占比已经超过60%。
未来,CCS将通过继续优化组织机构模式,提升全球化服务能力;加大船旗国授权工作力度,扩大海外合作和市场份额;提高规范标准认可度,服务中国企业“走出去”和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等一系列举措,全面加速推进CCS国际化发展进程,为加快推进国际一流中国船级社建设再添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