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立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境外劳务输出模式逐渐成为一些境外企业发展的基础,通过人才劳务输出来满足境外企业对于人才的高度需求,满足在发展过程中因为缺乏人才而导致企业发展受阻。同时境外劳务输出能够缓解我国因为人口数量众多而引起的就业问题,实现国家层面的对外经济共同合作的方式之一,也能够在发展境外劳务输出的同时提高国家的财政收入,并引入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经验,以此促进我国劳务输出行业的发展。
关键词:境外;劳务输出;劳务输出行业;发展
境外劳务输出除了满足境外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之外,还能够保证我国剩余劳动力在境外企业中发挥自身的真实能力,促进我国与境外国家之间的经济深度合作,而境外劳务输出作为我国新兴的行业,在满足国家本身的劳动力需求之外,将剩余的劳动力出口境外,在全球化格局的影响下,促进境外企业与我国劳动力行业之间的共同发展。然而近些年我国劳动力市场与经济发展呈现不平衡发展,劳务输出行业不能满足市场对劳动力的需求,导致境外劳务输出行业的发展受到影响。
1境外劳务输出
劳务输出作为改革开放后新兴的产业,通过将剩余的劳动力输送到大量需要劳动力的企业,实现劳务输出。而我国境外劳务输出主要在中东和一些亚洲的国家,而欧美国家可以说是我国境外输出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转移过剩的农村劳动力,劳务输出能够为农村的发展和建设提供相应的资金报酬,以此来增强劳动力的经济收入,并且能够有效缓解我国农村劳动力过剩的问题。
劳务输出是能够将劳动力实现空间流动的一种形式,其中包括境外劳务输出和国内劳务输出,而本文主要分析的是境外劳务输出行业的发展情况,境外劳务输出主要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获得比较大的发展,境外劳务输出是以个人或者企业的形式向其他的国家或者地区提供某些服务类工作,对促进地区基础建设和经济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1],因此境外劳务输出已经成为未来劳动力共享的基础,发展境外劳务输出显得尤为重要。
2我国境外劳务输出行业正面临的问题
2.1境外劳务输出与我国人口总数不平衡
中国作为世界上的第二人口大国,人口基数大是人口资源中最突出的问题,而我国的境外劳务输出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才发展起来的,相较于欧美等国家是起步比较晚的国家,在劳务输出中并没有体现我们人口基数大在其中所拥有的优势。截止到2004年我国的境外劳务输出派遣劳务成员累计319.3万人,所产生的营业额为308.2亿美元。相较于其他劳务输出大国来说是存在较大的差距,远远没有体现到我国作为人口大国的优势,譬如相较于菲律宾这一劳务输出大国来说,菲律宾国家境外劳务输出外汇收入是我国的境外劳务输出所寄回国内的外汇收入的2-3倍。
2.2我国境外劳务输出占比不合理
目前我国的劳务输出主要是以普通劳务工为主,主要产业在农林业、建筑业、制造业的相关产业,普通劳务工所占的比例达到75%[2],而高级技术人才输出所占的比较则比较缺乏,大部分的专业技术人才大都停留在我国的大城市中就业,很少人会选择境外劳务实现价值和专业能力的提升,具调查显示我国科教文卫、设计咨询和IT服务业实现境外劳务所占比重均不足1%。而相较于国外等先进国家,在进行境外劳务输出选择的劳务派遣大都是专业性的技术人才,通过技术交流和学习能够及时更新最新的知识和技术,对个人的发展和来说具有很好的增益效果。
2.3我国境外劳务输出的相关制度准则不完善
我国涉足于境外劳务输出行业的时间相对来说是比较短促的,对于这一行业的了解并没有欧美等相关国家来得深入,在针对境外劳务输出的招聘上没有固定的职责和标准,很多时候相关的劳务输出企业在招聘的过程中是见招拆招,即使是制定了相关的也没有根据制度下的标准去执行,企业的执行能力不高。同时在对于所招聘进来的劳务工的培训方面也没有关于培训内容和培训制度的可行性方案,在对于劳务工的培训上没有专业系统化的培训[3],无法提高我国境外劳务输出的质量和输出效率,对激发劳务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没有引导作用,导致劳务输出企业在国际上无法打造出属于我们自己的境外劳务输出品牌,使得我国在劳务输出行业上的外汇占比得不到提升,也无法提升我国劳务输出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3探讨关于当今形势下境外劳务输出行业的发展
3.1普通劳务工的需求量在逐渐下降,高级专业人才的需求持续增加
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不断的上升,并且逐步在与国际接轨。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提下,前期是通过发展境外劳务输出行业利用与国际接轨的方式来缓解我国的劳动力过剩的问题,出口劳动力带动境外国家的发展,同时利用外汇寄回的方式帮助境外劳务工发展家乡产业以及保障境外务工者家庭的生活条件[4]。而在后期境外国家对于普通劳务工的需求没有那么大,并且在逐年的减少,而这个时候高级专业人才成为境外国家的新需求,然而我国对于出口劳务工大都停留在普通来务工的出口上,专业的高级人才大都留在自己的国家发展,导致我国出口人才的分配相对不合理。
因此在未来的境外劳务输出上,输出政策的重点可能需要向高级专业人才倾斜,境外国家对于高级专业人才的需求強烈,而对于普通的劳务工需求已逐渐呈现饱和状态。相较于其他人才输出大国,我国的境外劳务输出的发展是比较缓慢的,在我们还向其他国家输出普通劳务工作者时,其他国家的高级专业人才已经在我们国家学习和分享专业水平了。因此我国除了在政策上向高级专业人才倾斜之外,还可以通过引导专业人才与境外的专业人才实现专业性交流,并给与一定程度的资金保障,鼓励专业人才实现境外劳务输出,激发专业人才的学习积极性。
3.2境外输出劳务者综合素质急需提高
在关于提高境外劳务者的综合素养水平上,早期的境外劳务输出在很大一部分原因上是因为当时我国的劳动力过剩,只有通过劳动力出口的方式来缓解劳动力过剩带来的社会压力,还能过帮助劳务者解决基本生活问题,导致在很多农村等落后城镇都选择境外输出的方式来获取经济支持,而基于当时的情况下,农村和一些落后城镇的居民文化水平都没有很高,这就对我国境外劳务输出的综合素质发出了挑战[5]。而在目前我国对于劳动力剩余的问题没有过大的压力,境外劳务输出更多的时候是为了与境外的企业沟通和交流专业的水平和能力,通过劳务输出的方式不断的学习和改进我们存在的不足和缺点。
所以在目前的劳务输出中最要是以学习和交流为目的,在对于人才输出的同时可以设定相对应的管理制度来保证输出劳务工的综合素养,同时在对于一些比较专业化的人才输出上可以与一些安保部门或者检查机构相结合,对输出人才进行全面的查验,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确保输出劳务工是否存在问题。再者相关的企业劳务输出机构在对人才的选拔上设定一定的限制,譬如设置培训机构和考核机构,要求输出劳务者参与劳务输出企业举办的培训会,并根据培训的内容在培训结束后进行考核,考核合格者才被准予办理相关的证件和说明,完成境外劳务输出工作。
3.3增强劳务输出效应,外汇带动地区经济发展
通过境外劳务输出所寄回的外汇来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劳务输出的同时除了地区带回经济的发展之外,还能够为地区与境外企业或者是相关部门缔结沟通的桥梁,以此来帮助地区在相关企业的扶持下赢得发展的先机。高级人才的输出能够让专业人才与境外先进的技术、理念以及能力的相互交流学习,并将境外的先进理念带回来,以境外的先进理念为基础回乡创业,为地区的发展和就业提供相对应的岗位,在一程度上实现自给自足的状态。
同时劳务输出企业也应当将一部分的精力放在对于输出劳务工的品牌建设上面[6],以专业的能力水平和良好的综合素养为我国劳务输出企业建设出良好的品牌效应,在这样的基础上,保证了我国劳务输出的专业化,对境外企业选择我国劳务输出具有相对的优势。
4结束语
目前,我国的劳务输出已经成为完整的产业链,基于我国人口总数众多的原因,对境外实行劳务输出对缓解我国劳动力过剩具有重大的意义,劳动者可以在境外实现个人价值,对劳动者本身的经济收入也有较大的影响。然而近几年我国境外劳务市场受薪资报酬提升的影响,以往存在的廉价劳动力优势逐渐在丧失,因此我国境外劳务输出行业要想在市场中发展,升级产业结构、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規来维护市场秩序是非常有必要的,从简单初级的劳动力输出到高级专业人才的输出,逐渐提高我国境外劳务输出行业的专业化。
参考文献
[1]郭兴莲. 新形势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劳务用工方式的探讨[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5, 5(26).
[2]龚莹. 我国对外劳务输出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 2006.
[3]余瑞晗. 新时期我国对外劳务输出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太原:山西财经大学, 2010.
[4]赵荣高. 浅谈当今建筑行业的劳务现状与发展[J]. 企业技术开发:学术版, 2008, 27(7):111-113.
[5]赵向军. 论我国劳务输出产业化发展进程[J]. 当代经济, 2011(2):86-87.
[6]张芹芬. 新形势下劳务派遣企业发展要素初探[J]. 人力资源管理, 2013(12):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