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新常态下成都市特色小镇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研究

2018-12-14 01:50徐姣姣江林姚世斌
中国市场 2018年31期
关键词:产业集聚特色小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徐姣姣 江林 姚世斌

摘要:在我国进入新经济常态的新时代境况下,集群发展作为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区域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梳理了相似或相辅产业链的形成机理与发展路径,以成都市为例,分析了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的关系,并结合成都市产业现状,研究提出了特色小镇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指导性建议。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产业集聚、特色小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过去,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且具有明显涨幅,但迈入经济新常态以来,经济增长速度放缓,转向中高速增长。随着经济结构的转型和升级,产业集群发展作为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特色小镇这一新型产业集聚方式推动着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

1产业集聚的形成机理与发展路径

我国和外国相关领域人才从不同角度对产业集聚进行了一定范围内的研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理论。国外对产业集聚的研究更深入,而我国的研究更多是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在进行。

国外诸多学者对产业集聚形成机理进行了研究。产业集聚思想的提出人马歇尔对产业集聚这一现象阐述了企业为了追求外部规模经济在某一空间范围聚集的现象。研究近代工业区位理论的鼻祖韦伯认为影响工业空间分布范围的原因和工业集中于某一区域的因素是产业聚集的两大区位因素。克鲁格曼建立了不完全竞争市场下的规模收益递增模型来解释产业集聚,他认为产业集聚包括市场需求、外部经济、产业地方化三个原因。

国内相关学者对产业集聚形成机理进行了如下研究。田井泉、吕春成认为产业集聚能够显著提升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王缉慈、仇保兴、刘军国借鉴了西方集聚经济理论,分析了我国产业集聚形成的原因,他们认为成本、需求、产权、市场结构、产品要素市场、地理位置和专业化分工是重要的因素。范剑勇认为非农业规模报酬递增地方化主要体现在企业内部规模经济的地方化和城市化。

所有产业聚集地区一直以来十分重视产业集聚的发展路径问题。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提出了一条产业与城市共同发展的产业发展路径。产业发展与城市发展息息相关、相互影响,产业的发展也会促进城市的发展,城市发展的同时带动了产业的发展,这将加快产城融合、提升产业聚集地区的发展空间,助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的企业转型,使得产业与城市两者共同进步、共同发展。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的加快、科技投入的加大,整个产业聚集区的创新驱动能力将得到稳步提高,整个产业聚集区企业实现集群发展。同时产业聚集区新产业的布局得到优化、经济发展要求实现创新,加快了第一、三产业的发展,拓宽企业产品市场。这些新的发展路径带来的发展模式的改变,有利于政府实现职能转变,使其更好地为产业聚集区的稳步发展服务[1]。

2 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产业在集聚过程中通对整合资源和汇集各类创新要素[2],显著提高了区域经济的创新力和的竞争力。产业的集聚过程是一大批具有相似特征的产业进行经济活动的过程,产业内部的合作与竞争会加速产业的发展,提高产业的创新力[3]。通过企业内部的竞争和合作,这些企业将整合更多的经济要素,具备一定的经济优势,企业的创新能力明显加强,整个区域形成一个创新系统,最终提升整个聚集区内的创新力。

产业聚集的企业之间无论是在地理空间位置亦或是产业上都是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引入企业和发展新业态使得产业集聚竞争优势独特,并不断发展壮大。竞争使得产业聚集区内企业不断进行技术革新和组织管理创新。共享机制的建立使得群内企业的互相分享在学习活动中积累的知识成为可能,知识的传播更加方便、迅速。因此整个产业聚集区的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提升在组织学习的过程中充分的体现了出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产业在地理上集合并由此建立起的内部学习机制不仅在降低成本、发展技术、培养人才等方面都发挥着关键作用,而且将集聚区作为培育企业的温室,有效得促进了企业内部资源的良性循环、实现了技术创新。因此,不同于普通区域创新系统,产业聚集区的创新系统优势更加明显。

3 成都市产业聚集发展状况

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目前成都市产业聚集发展状况良好,总体水平在四川省处于领先位置。但仍面临诸多困难,需要高度重视并加以解决。以下三个方面是制约成都市产业集聚发展的主要因素:

(1)产业同质化导致恶性竞争和内部相互蚕食。在各大产业园区对主导产业的选择趋于同质化,容易形成园区间的恶性竞争并导致内部相互蚕食。以“互联网”经济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经济正在成长为助推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大量创投资本涌入该领域。成都市各类产业园区的规划,关注点毫无疑问地也聚集于了当下热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而非结合地方实际对当地基础产业和长期产业发展所积累起来的优势生产要素进行分析和筛选。这样的结果直接导致了在产业选择上的过度同质化,因此各大产业园区的目标定位和功能特色难以界定,缺乏核心竞争力。同时,各大园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争夺将引发恶性竞争,容易引起产能过剩,不利于新兴产业的健康发展。

(2)以产业聚集区建设为先导的发展模式受限。当前政府财政收入增速呈现稳中趋缓的态势,限制了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的速度。对比成都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发现各产业区都投入了相当一部分资源和资金在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上,但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政府的财政支持方式正从以往的“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因此,以产业集聚区建设为先导吸引优质战略新兴产业项目的产业孵化模式将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政府财政收入变缓的冲击。

(3)“招才引智”优惠政策带来恶性竞争风险。人才作为对新兴产业的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4],近年来得到大力引进,当前各级政府对“招才引智”的争夺正陷入新一轮恶性竞争的风险。各个地区为了吸引尖端人才到本地创新创业,制定了诸多人才优惠政策。这一做法对吸引人才和发展区域经济具有一定的正向促进作用,但由此带来的恶性竞争风险也不容忽视,既不利于政府财政资金的合理使用,也不能保證引进的人才和项目的质量。

4 成都市特色小镇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路径

特色小镇是从产业园区经济到城区经济转型的产业政策,给地方政府进行产业空间建设提供了产业要素集聚的思路。特色小镇建设要从本地实际出发,因地制宜,落实供给侧改革宏观政策,应承担起扭转城镇化进程中资源错配的任务,要改革产业资源配置和塑造物质空间形态。

(1)汇集能够形成磁力的优质生产要素使特色小镇成为城市格局中具有吸引力的一极。

“流”的走向因特色小镇塑造的磁极而改变了其走向,城市空间格局得到重新的分布。在城镇化的推进进程中,特色小镇作为城市的一极,将吸引部分城市内部和外部资源。特色小镇作为城市的一大磁极随着吸附作为磁石的优质资源的增多而吸引力逐渐增强,而吸入的资源要素增多将导致特色小镇内部产业生产要素的重新分布,特色小镇的磁极也将随之改变。特色小镇的建成在一个区位形成了磁极,使得城市的资源要素得到重新合理配置。

(2)建设特色小镇要从园区经济转变为城区经济。当前,特色小镇的建设正从以往的园区经济向城区经济过渡,主要聚焦于城区经济活动产出和旅游资源分布两个层面。为了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将国家发布相关政策提出产城融合发展理念,对产业新城的定位从以往单一的生产功能区转为能够发生各项经济活动的綜合城市区块。在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做大城镇化的增量以优化资源配置结构这一路径选择随着特色小镇的发展得到了更好的激励,对提高“城区经济”的打造速度、提升居住环境、发展实体商业和创新型产业都具有积极意义。

(3)建设特色小镇应深刻分析小镇各类人群需求, 注重良好生活体验的构建。 特色小镇提出具有包容性的产城人文指导思想[6],强调地方性产业模式与生活方式相融合。国内特色小镇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在建设之初满足居民生产生活的物质条件已基本具备。在特色小镇的后期打造中,需要着重突出“特色”和“小镇”。系统的规划设计特色小镇的产业、文化、人群等各类资源要素使之满足“特色”的要求;构建各类资源要素合理配置相互联系作用、人人参与互动的“小镇”生活空间。这样打造出的特色小镇能够实现各类人群全面自由发展的最高层次自我追求。

(4)建设特色小镇应实现对小镇居民的充分定位。特色小镇的建设先要对小镇居民进行充分的定位,小镇的社区功能要与居民需求相适应,形成别具特色的文化,以独特的魅力吸引外部资源。特色小镇关键应定位好小镇居民将是什么样的人,基于对小镇居民需求的分析,政府提供相匹配的公共服务。

参考文献

[1] 汤宁.经济新常态下产业聚集区转型发展的机遇与路径[J].经济研究,2018(2):57-58.

[2]吴海宁.创意产业园区升级过程中资源整合与双元能力演化路径——M50纵向案例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7,34(14):52-58.

[3]李燕晴.基于产业集聚的城镇化建设研究[D].芜湖:安徽工程大学,2017.

[4]吴斌.突出招才引智助推产业集聚[N]. 泰州日报,2011-12-12(005版).

[5]韩昊英,王蓓绮,罗俊颖.特色小镇建设如何实践供给侧改革——一条推动资源要素有效配置的新型城镇化道路[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18(2):32-40.

[6]李秀云,李俊杰,康丽滢.国内外特色小镇建设中“产城人文”融合对河北省的启示[J].全国流通经济,2017(19):56-57.

基金项目:2018年成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项目编号:2018L09)。

作者简介:徐姣姣(1985—),女,四川南充人,硕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房地产经营管理、城市管理。

猜你喜欢
产业集聚特色小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发展“特色小镇”,核心在哪
与特色小镇文化共建:高职院校文化建设新途径
学习习近平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 扎实推进淮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