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艳丽 于丽萍 谭季麓
摘 要 网络技术的发展为传统教学模式的变革提供了可能性,本文从网络与教育教学结合的优势,大学物理教学内容及方式随之产生的变化几方面进行了思考,以探索更好的教学模式提升大学物理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关键词 新环境 大学物理教学 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大学物理是理工科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对学生的思维训练和能力形成有很大影响,在人才培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传统的大学物理教学存在着它的一些弊端,使得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和学生自主性能力的培养受到了制约。而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网络技术与教育的结合作为一种开放式的教学模式,为多样化的教学过程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因此,如何结合时代发展优化物理教学,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创新能力的提升,是作为一名大学授课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1网络技术用于教学的优势
现代学生已对互联网有了或多或少的接触,他们比较喜欢从网络上查询获取知识,也更习惯于通过网络来交流互动。顺势而为,可以借助互联网的平台,比如QQ,微信,手机移动app等形式,让学生在上面提问题,讨论问题,形成一种新的便捷的学习方法,这种方法更契合现代学生的心理和学习特点。
借助网络的教学并不是简单地把工具用于授课过程,而是运用互联网思维实现技术和教学的融合,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网络教学可以使师生交流更加便利,不受时间地点限制;网络教学的内容更加形象直观。同时运用网络,便于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关系,教师做好组织引导者的角色,便可以将教学中重难点内容或学科发展前沿与学生一起交流讨论。为人师者所学所知内容有限,而网络平台正提供了一个供学习者学习的环境,借助这一自主的、开放的学习平台,大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身学习喜好来自主地增强专业领域知识的学习,既可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实现个性化教学与学习,也利于教师协作型教学的开展。
2网络时代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变革
2.1教学内容的调整
大学物理的学习有利于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为祖国各专业领域输送专业化人才。由于科技的飞速发展,其相关的新工艺与新材料的应用层出不穷,使得知识相对稳定的大学物理的内容也要随之变化,要求与社会的需要紧密相连,顺利完成大学物理的教学目标。
因此,新形势下在有限的课时内,大学物理的内容应结合专业前景设置模块化教学,同时,在授课中也应注意将实验合理的运用到教学中,跟学生明确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关系。大学物理理论性较强,高等数学集中运用,中学所学物理与大学有很大不同。在教学中,要注意加强基础实验中基本仪器的使用和基本实验方法的掌握,充分调动学生的动手能力,促进理解实验过程及设计原理,同时配合以工程见习,了解认识基本的零部件及设备的组装调试。教学中教师也应注意将物理理论与生活实际结合讲授,用更多的工程实例阐释学科理论,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形成。
2.2教学方式的转变
大学物理以“讲与听”为主的传统方式可以考虑与网络结合来开展教学。如蓝墨云班课,教师可以利用这一平台可在课前上传课程学习计划、教学课件等资料供学生预习,课堂上运用班课平台进行课堂管理,如学生出勤,课堂测试、提问、师生互动的课堂表现等,通过后台大数据对学生答题情况的记录和技术分析,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实现个性化评价;课后还可将知识拓展的内容,如物理学史、科技发展前沿专题、“慕课”等教学视频资源的链接,及典型习题上传。这种教学方式的转变,可以方便教师教学进度的控制和学生的自主学习,缓解了大学物理课时紧张的问题,同时使面对面的教学成了精讲课堂,也為小组探究式学习方式提供了操作的可能。
另外,大学物理的学习还需要做大量的实验,而传统的实验课堂,在学生动手操作前教师先要完成实验原理和实验操作的讲解,留给学生充分做实验的时间比较紧张,实验效果会打折扣,也没有时间做其他想法的验证。而借助互联网平台可以通过观看网上微课、微视频的方式来展开教学,或进行虚拟试验,使学生在课前就可以对实验有较充分的认识和准备。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可以实现开展“教学个性化”发展目标,提升实验学习效果。
3结语
新形势下以网络为载体的教学方式已逐渐成为各大高校的教学模式,大学物理教学内容及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变革,但需要注意的是,网络教育技术仅是辅助,并非能完全替代传统的教育模式,也并不是所有大学物理的内容都适合以网络教学的方式。在与网络技术结合的教学中,教师应做好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此契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有效获取信息的能力,更好地致力于物理学科的教育。
参考文献
[1] 刘毅,王振力.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物理课程模块化教学改革研究[J].职业技术,2017(10).
[2] 彭川来.民办高校大学物理实验模块式教学改革与探索[J].大学物理实验,2018(03).
[3] 朱宏雄.物理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