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2018-12-13 11:14胡美兰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18年10期
关键词:阅读体验自主阅读高中语文

胡美兰

【摘 要】 阅读教学是高中学语文教學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获得更多知识和方法的途径,因此指导学生正确有效地阅读是高中语文教学的关键,本文就阅读教学作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自主阅读;阅读体验

阅读本身不是目的,只是一种手段或途径,它的目标是有益于学生获取更多知识、身心健康发展。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从而构建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

一、当前教育现状

多年来,我们一直致力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反思和总结,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纵观当前教学实践,阅读教学并不乐观,还存在很多误区。例如,教学观念陈旧,教学目标偏离,忽视和轻视学生阅读的主体性地位,一直沿用教师讲、学生听,学生与文本对立的“二元”教学模式;教学过程简化,教师不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教法单一,教师往往拘泥于课文、局限于课堂、偏重于考试,未能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和能力。阅读教学中的这些误区直接导致了学生阅读主体地位的动摇和削弱,与新课标“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和创造性阅读能力”相背离,影响了语文教育的效果。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创新阅读教学呢?以下是我的一些思考和做法。

二、创新阅读教学的方法和建议

(一)因势利导,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笔者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的实际,采用灵活多变的方式调动学生阅读的兴趣,因势利导,让学生明确读书的目的。学生是阅读活动中的主体,能否进行探究性阅读教学,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学生。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把学生的内在动力激发出来,一切都会水到渠成。

(二)培养探究能力,发展主体性人格

语文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知识文化积累,通过对语文知识、能力、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要素的融汇整合,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其中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对当前语文阅读被动、封闭、功利性的学习方法的否定和扬弃。所以,我们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与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主动探究未知领域的过程,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和学习的习惯,重在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人格。

(三)重新定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应该对自己的角色有一个新的认识、新的定位,必须尽快完成从解析者、传声筒、训导师到参与者、指导者、组织者的角色转化。这就要求我们要树立民主意识和人本意识,通过参与对话,根据课文内容及特点,积极采用表演式、“以点带面”式、体悟式、探究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设身处地感受和体验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形象与情感。

总之,阅读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学习与不断付出的过程。教师应在教学中传授学生易于接受的阅读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阅读的自主性,注重培养学生阅读的整体性与创造性,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整体阅读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 胡君.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教学[M].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2] 岑世赘. 浅论高中语文阅读趵作用与方法[J]. 科教文汇,2008(6).

[3] 黄建生. 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J]. 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6(6).

猜你喜欢
阅读体验自主阅读高中语文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传统出版突围:构建出版核心竞争力
个性化定制环境下的自动排版研究
让个性化阅读焕发生命的活力
给学生带得走的智慧
探究小学语文自主阅读教学策略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