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工学院 江西南昌 330108)
我国高校扩招以来,高等教育逐渐大众化,少数民族学生进入内地高校学校的数量日益增加,其主观幸福感以及心理健康情况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就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大学生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提升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是创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部分。内地少数民族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是各个民族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从社会大环境方面来讲,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期,各种竞争空前激烈,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致使他们在工作、生活方面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从个体自身的发展来讲,学生在生理和心理方面逐步走向成熟发生在大学阶段,也是从简单的校园生活到复杂的社会生活的过渡阶段。与成人相比,这一时期青少年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使他们更容易产生各种心理行为问题,加上一些外在因素的刺激,使得现在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成为了一个频繁出现的、重要的社会问题。因此,如何有效提高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变得至关重要。[2]
少数民族大学生是我国社会的一个重要群体, 对这一群体的主观幸福感进行科学可靠的测量 , 不仅有助于高等院校的少数民族心理工作者,根据学生的情况及时安排心理辅导工作, 而且其测量结果也可作为有关教育部门制定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的参考。
国内有些学者虽然对如何提高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进行了一些探讨,但是一般都是从学校、家庭、社会等外因出发,通过外部干预来改善和提高大学生的幸福感。然而从大学生自身着手,通过调整自我来达到比较良好的精神状态将是本文研究的一个重点。[3]
利用调查研究法,按所在南昌工学院学校的学生感受设计35道试题,针对健康满意度、环境满意度、友谊满意度、学业满意度、自由满意度五个维度设计问卷。选取大一本地学生和少数民族学生各100名,填写问卷,收集试卷,统计累加各维度包含的题目的分数,然后回收整理、统计和研究,对比分析本地大学生与内地少数民族学生的身体、心理变化,分析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从而提出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途径与措施。[4]
利用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总体幸福感量表,提出设计方案,根据观察、记录、测定本地大学生与少数民族学生的成长发展,以主观幸福感发生的变化来确定条件与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从而说明学生积极应对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
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们虽然能够体验到幸福感但各地区之间有略微的差异。 以下主要是从五个维度出发,在少数民族大学生主观幸福感问卷调查中大致了解和分析主观幸福感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调查发现,内地少数民族学生要比本土大学生环境满意度要偏弱一点,不满意度高了0.7%。友谊满意度也比本地大学生偏低9.8%,自由满意度也低于内地本土大学生0.4%。健康满意度与学业满意度相差不多。
表一 大一少数民族大学生与内地本土大学生满意度调查
(1)身体适应方面
通过调查发现少数民族大学生由于新换了陌生的环境,大多数是从边疆地区以及熟悉的少数民族集聚地来到内地高校学习。睡眠质量不高,早上也起不来床,同时对食堂饭菜的满意度较低。环境的变化、饮食的变化,睡眠的变化会降低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甚至部分少数民族大一新生来学校没多久水土不服,有些会中暑,感冒等小症状不断,也进一步影响他们的主观幸福感。[5]
下面是调查表中有一项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对食堂饭菜的调查结果:内地本土大一新生比内地少数民族大一新生对食堂饭菜的满意度高出7%,内地少数民族大一新生要比内地本土大一新生对食堂饭菜的不满意度高出10%。[6]
因此,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使其幸福感降低的一大因素,没有健康的生活饮食,有规律的作息,没有健康的体魄,使得生理需要未被很好得满足,会增加消极情绪体验,身体状态不佳或生病会降低人的主观幸福感。民以食为天,吃饱肚子永远是满足个体生存发展的第一要素。只有当吃饭和睡觉得到基本解决之后,身体健康能够增加积极情绪体验 ,才能更好的实现社交、尊重、自我实现等需要。提升大多数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物质基础就是要适应新环境保存体力。
(2)社会支持方面
社会支持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得到老师、同学、亲戚的支持,不管是对经济物质上还是情感心理上的支持都对主观幸福感有很大的影响。
调查对象在“你的同学会不会尽所能帮助你?”这个问题中,绝大多数的大学生都会在朋友中获得归属感和情感,但是内地少数民族大一新生认为有同学会帮忙的比例要比内地本土大一新生要低5%。可以推断出主观幸福感减低的原因是环境的不熟悉以及对人的不信任感。不熟悉的环境,不熟悉的语言,老师和同学都是陌生的,这对一个少数民族集聚地来到内地的学生而言,一切都是胆怯的接触和尝试过程,所以大学生的人际关系会间接的影响主观幸福感。当际交往的需要和归属的需要 , 当这种需要得不到满足时, 人的负性情感就会增加, 幸福感就会降 。
(3)应对方式方面
在遇到困难挫折时是主动迎接挑战还是做个鸵鸟视而不见?大部分人都不喜欢积极应对,还有一些人不知道怎么应对。由于长期待在学校中,他们对社会的了解不够,缺乏社会经验,社交技巧不足,使得与人交往中希望获得别人的肯定。其中在调查对象 “觉得幸福是积极掌握在自己手中,还是由他人和社会的给与”这一项调查中发现:内地少数民族大一新生与内地本土大一新生所面对的选择相差无几。大部分人认为要靠自己的努力争取幸福,一部分人认为要考机遇,要借助别人的帮助才行。在与困难情境做斗争的程中,能够对困难情境适应良好,能够很快地从挫折中恢复过来,积极面对生活,体验着生活,主观幸福感显著增强。所以良好的应对方式有助于缓解精神紧张,帮助个体最终成功地解决问题,保护精神健康的作用。通过调整自身的价值系统、改变自己对挫折的认知和情绪反应,借以减少精神痛苦,维护自尊心,求得内心平衡,从而获得主观幸福感。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塞里格曼提出了一个幸福的公式:总幸福指数=先天的遗传素质+后天的环境+你能主动控制的心理力量。”据此公式,我们对内地少数民族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缺失提出三点对策。
第一,改变先天的遗传素质,增强自身体能,让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和实现。马斯洛根据他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是从低层次向高层次追求,当低该层次满足后,其主观幸福感就会提高,进而便会追求高层次的幸福。因此,想要提高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首先要满足大学生的生理需求,建议有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校要建设熟悉的饮食环境,建设清真食堂,辅导老师最好有熟悉他们语言的教师。倡导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和饮食习惯,保持身体健康,保证每天充足的睡眠,积极锻炼身体。
第二,跨出舒适区,扩大交际圈,适应陌生的环境。一方面学生之间建立相互信任、相互关爱,相互尊重的民主自由的交往关系,需要少数民族大学生扩大人际交往的圈子,不要局限于熟悉的老乡范围,多和汉族的学生聊天交朋友才可以获得较高的主观幸福感。另一方面社会交往技能缺乏,社会支持较少,使得大学生的生活满意感降低。学校要开展相应的技能培训班,提高学生交际能力。另外,学校、社会尽量健全完善安全保护系统,给给一个大学生安全感。
第三,拥有良好的心态,积极应对生活的困难。树立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幸福观,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健全的人格,使大学生形成崇高的人生理想和信仰。少数民族大学生应该积极改善社会关系,踊跃参加社会活动,积极进行社会交往,与他人进行信息交流和情感沟通。特别是对内向性格的学生引导其进行主动的人际交往,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他们的幸福体验。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给大学生提供展示青春个性和自我价值的舞台,肯定自我,获得自尊,融入集体。因此高校应当开设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鼓励学生积极表达出自身遇到的各种困惑,帮助学生正确处理汉民族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将生活中的各种不良影响及时排除,使学生能够认识到大学生活的美好,实现文化的升华。同时,应当加强对每个学生个体的关注,对出现的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措施,及时调整教学方案,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知识的学习和研究,帮助少数民族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提高主观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