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学文
重庆建工第三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重庆 400000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结构是十分重要的施工内容,如果采用传统浇筑方式,则耗时比较长,对此,可采用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方式,有利于缩短施工周期,保障项目顺利完成。因此,对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进行深入研究迫在眉睫。
在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中,需要将已经制作完成的混凝土结构作为建筑施工的重要构件,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可采用装配、连接、浇筑等施工方式,进而形成完整的、具有较强稳定性的混凝土结构[1]。根据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装配化程度,可以将其分为以下两种形式: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中的混凝土构件均是在工厂中事先生产完成的,然后通过运输车运输至施工现场,并应用于建筑施工中。
在半装配式结构中,部分混凝土结构是由工厂制作的,而另一部分混凝土则是在施工现场制作,然后再进行混凝土浇筑。具体的施工步骤如下:第一,工作人员结合施工实际需要,对混凝土构件用量进行准确预测,在施工现场加工一部分混凝土构件,这一阶段即预制阶段。第二,工厂运输,对于工厂已经加工完成的构件,组织运输车将其运输至施工现场,即加工阶段。第三,对混凝土构件进行统一安装。
为提升本文研究的实践价值,本文选择了某民用商品房纯住宅综合型高层住宅小区作为研究对象,该小区共由7栋建筑组成。整个小区二层及以上全部采用现浇楼梯,装配整体式施工工艺,二层(阳台叠合板从三层开始)至三十(三十三)层阳台、阳台造型柱均采用预制构件。楼梯、阳台、造型柱的安装采用塔吊进行吊装,塔吊中心至最远构件距离约为44m,实际吊装距离约42m。在本工程施工中,选用了TC7035B-16型号塔吊与TC6015型号塔吊[2]。
在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的应用中,PC构件的运输属于其中关键组成,而在具体运输前,施工单位采用回弹法开展了预制构件的强度检查,由此保证了运输、吊装过程的PC构件强度在设计值的75%以上,材料进场前需要采用肉眼观察的方式确定预制构件是否存在破损、开裂问题。值得注意的是,为保证PC构件的运输质量,运输人员需小心进行预制构件的装货与卸货,采用硬质橡胶作为缓冲材料将较好避免PC构件表面划伤,使用钢丝绳固定、提前勘察道路保证运输车辆行驶稳定也将大幅提升PC构件运输质量。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应用中的吊装前准备可细分为三部分,具体准备如下所示:①现场总包准备。需提前3d通知构件安装时间,提前1d进行场地和支垫的木垫块准备,本文研究的高层建筑工准备了8根0.53m常的100*100木方、14根1.8米长的100*100木方。此外,还需要提前1d放出建筑标高线和构件安装水平定位线。②专业分包准备。需提前2d熟悉安装现场,并开展安全操作和安装技术交底,提前1d进行构件安装所需设备、辅助材料的准备,并做好塔吊使用时间的沟通。③起吊工具准备。需结合实际情况选用起吊工具,本文研究的高层建筑工程选择了5.3t重的吊梁、150kg重的吊具。
高层建筑施工中的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应用流程可以描述为:“楼层混凝土浇筑完成→墙柱钢筋绑扎→吊装下层PC楼梯→吊装PC构造柱→安装梁板铝模→板底筋绑扎→吊装阳台叠合板→面筋绑扎→安装水电→验收→楼层混凝土浇筑”,结合上述流程可直观了解吊装施工在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应用中所占据的地位。例如,以本文研究的高层建筑楼梯吊装为例,施工人员需首先进行构件质量的逐一检查并填写验收表,吊装前还需要进行吊具的全方位检查,需重点检查吊点位置是否存在开裂,起吊环节需在完成所有准备和检查后进行,为保证吊装施工质量,吊装过程需关注风向和风速的影响,并派专职安全员进行全程监督,而考虑到吊装楼梯的特殊性,需采用一头为固定、一头为吊重葫芦的吊装方式,楼梯定位则需要使用钢管做导管,并做好定位尺寸检查工作。
为更好保证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应用质量,施工单位还需要做好质量检查与灌浆封堵,其中质量检查需严格控制预制构件安装位置偏差,如楼梯安装的水平位置、标高偏差需控制在±5、±3,同时成品保护也将直接影响建筑质量;灌浆封堵需结合图1进行,原材料检查、基层处理、钢套筒检查等环节也需要得到高度关注[3]。
图1 灌浆封堵示意图
预制装配式建筑以其优越的性能已逐渐得到推广应用,对于施工环境的污染比较小,施工过程快速,有利于掌握施工质量、提升施工效率。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要求对各项施工工序进行控制,并加强施工技术的研究和创新,提升预制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