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宏如 徐森磊 顾一煌 董勤
摘要:《针灸治疗学》课程的传统教学模式存在弊端,不能满足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临床实践能力的需求,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习是知识的社会协商”,学习共同体成为教育领域的新诉求。本文针对《针灸治疗学》课程“学习共同体”的建构进行探索以求对本课程的教学有进一步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针灸治疗学;学习共同体;小组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52-0145-02
《针灸治疗学》是高等医学院针灸推拿学专业的重要课程,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运用《经络腧穴学》和《刺法灸法学》中所学的基本知识技能来防治疾病的一门临床学科,是本专业学生从理论走进临床的桥梁,本课程的教学对于针灸推拿学专业学生提升临床操作能力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针灸治疗学》仍以教师的系统化教学为主,采用灌输记忆模式传授知识,忽视了临床实践的培养[1]。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热情与临床实践能力是《针灸治疗学》的重要议题。
学习共同体与建构主义中“学习是知识的社会协商”相对应,强调知识的社会属性,认为知识分布或存在于团队/共同体中[2]。学习共同体注重学习者对教师的模仿及学习者之间的协商合作,鼓励学习者之间的对话及多层次的参与,强调社会文化上的连续,重建学习者的社会身份,是对“以教师为中心”和“以学生为中心”的两种教学组织方式的超越[3]。
一、学习共同体
博耶尔[4]首次提出“学习共同体”的概念:“学习共同体是所有人因共同体的使命并朝共同的愿景一起学习的组织,共同体中的人共同分享学习的兴趣,共同寻找通向知识的旅程和理解世界运作的方式,朝着教育这一相同的目标相互作用和共同参与。“即学习者之间相互交流、协作和探究来完成真实任务的一种学习方式。学习共同体有两个关键特点[5]:分布式专长;相互欣赏。
二、学习共同体的建构探索
1.成员评估。《针灸治疗学》要求学生同时掌握中西医知识和技能,但是基础知识学习较早且缺乏复习,学生常常会遗忘,然而已掌握的知识技能将会直接决定学生能不能从学习共同体中受益,因此有必要评估学习共同体成员的知识和技能。学习共同体不要求学生一起学习相同的内容,重视每个人的分布式技能以及思维过程。与传统教学不一样的是,学习共同体不追求竞争式学习,每个学生擅长的领域不一致,都有自己的特长,发展每个学生的个性,追求学生之间的互相尊重、取长补短的学习氛围。
2.明确教学内容。主动形成认知结构是学习的实质[6]。依据实习大纲的要求,结合课程理论知识,挑选有典型表现的临床病例,让学生直观感受并对临床产生兴趣。明确学习共同体的目标,主要包括疾病诊断、辩证分型、鉴别诊断以及针灸治疗方案。选择教学内容应遵循以下原则:①教学内容要有价值,能够回答临床问题,能够提高学生的兴趣;②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活动。问题的提出可以由教师和学生在教学内容內自由提出;③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有现实性,必须符合学生的水平,考虑教学资源的客观条件,同时也要照顾到教师的教学能力。学生不是为考试而学,要培养学生形成主动、独立学习的能力,主动形成认知结构。
3.组织分组。让学生依据自身情况自由分组,依据各个班级人数来确定小组人数,一般1各组可有4-6人,教师在初步的分组情况上,结合性别、学习情况做进一步地调整。小组的核心主要是合作学习,组织小组时有以下原则:(1)男女混合,可以激发合作思维;(2)依据个人意愿随意分组;(3)不设立小组组长,组内自由平等;(4)小组学习要适时规律。
4.组织协作。在教师指导下小组成员自由分工协作,确定各自职责。各小组成员及时汇报分工合作情况,教师在合作技巧上要辅助学生。推荐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材料,组内自主决策,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主人翁精神。如:教师在上课1周前通知下次教学内容,组长据此安排组内分工,1人负责查看中医相关书籍,1人负责查找西医相关内容,1人查找相关病例,组内适时交流各自掌握的资料,并据此采用模拟试诊法[7]对病例给出针灸治疗方案,教师给予指导和点评。这种方法能够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并通过模拟试诊法体会医患之间的感受和需求,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分析及医患沟通能力。
三、学习共同体的关键要点
学习共同体强调学习者之间相互合作、协商、承担责任,分享各自的想法和信息,促进学习者更深层次地理解学习内容,在构建《针灸治疗学》课程的学习共同体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关键要点:
1.教师职责的转变。课堂革命的前提是教师自身的变革[8]。教师不应该只做一个知识的“权威者”,不能总是将确定答案的知识传递给学生,而是要做一个学习者,和学生共同探讨学习,称为学习活动的指导者。教师在学习共同体的《针灸治疗学》的课程学习中要关注不能很好参与小组学习的学生,应该保证每一个人都能参与到学习共同体的学习中来。对于难以展开谈论的小组,教师要适时指导合作学习。此外教师还要成为一个研究者,对学生、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活动进行观察,不断改进教学活动。
2.学习共同体的组织形式是小组学习。有共同学习目标的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利用学习资源和工具相互交流、协作学习,主动去进行有意义的知识构建,完成既定的学习目标。教学要以学习为中心,主张教师与学生的合作。弥补班级最差学生与一般课堂水平之间的差距主要依靠小组的合作学习[9]。学习形成的基础是差异存在[10],因此学习小组中不需要组长,不强求学习的一体化。我们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培养其各自的主体意识,追求每个学生之间的平等,鼓励学生自由思考的多样性。小组成员之间强化共享的观念,共同分享学习的感受和结果,相互受益,可以促进知识的获取,从而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某个问题,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学习。
四、结语
《针灸治疗学》课程“学习共同体”的构建有助于打破传统枯燥的教学环境,创造了一种更贴近临床的教学环境,提高了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同时师生、同学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并建立自信,通过交往和互动发展学生的语言与社交能力。学习共同体的构建探索对当前的《针灸治疗学》课程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值得推广,从而为培养新一代针灸人才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卞镝.针灸教学改革创新探析[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6(3):243-4.
[2]赵欣纪,高希言.强化针灸临床技能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9(15):114-5.
[3]张威,郭永志.学习共同体学习模式的实证研究[J].教育科学,2012,28(5):32-6.
[4]RETALLICK J,COCKLIN B,COOMBE K.Learning communities in education?:Issues,strategies and contexts[J].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
[5]钟志贤.知识建构、学习共同体与互动概念的理解[J].电化教育研究,2005,(11):20-4.
[6]胡俊霞,冯毅.在针灸临床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14):79-80.
[7]陈力.论针灸临床教学创新[J].中国针灸,2011,(9):834-6.
[8]钟启泉.从课堂失范走向课堂规范——兼评《学校的挑战:创建学习共同体》[J].全球教育展望,2011,40(1):17-21.
[9]佐藤学.学校的挑战:创建学习共同体[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10]佐藤学,钟启.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