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 莉,葛平新,王亚宁
(1.潍坊学院 教师教育学院,山东 潍坊 261061;2.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山东 青州 262500)
职业教育作为素质教育手段多元化中的一种形式,已经越来越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重视。如今,西方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非常强调学生对岗位变化和职业转变的适应性,将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视为一个整体。针对我国特有的国情,教育部门也在不断摸索、创新,尝试调整教育的目标和方式,力求培养出适应现代社会的职业人才[1]。一些学者通过研究发现,职业院校学生为了更好地胜任未来工作,不仅要掌握职业技能,还要在职业规划、心理素质和人际能力方面具备一定的适应力[2]。因此,为了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本文试图从职业能力、社会能力和自我概念三个方面对其能力倾向进行调查,并通过对结果的分析提出相应的教育建议,以便对日后的职业院校教育提供可参考的信息。
在潍坊市选取了4所高职院校和3所中职院校的212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所有问卷调查均严格按照流程,在相应院校的班级中进行。回收有效问卷2006份,具体人数见表1。收集的数据运用SPSS17.0进行计算和分析。
表1 中高职院校学生问卷调查统计表
本研究的调查问卷有三个模块,分别是职业能力、社会能力和自我概念。每个模块又有各自的维度。
职业能力包含职业探索策略、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认知三个方面。其中职业认知为1-9题,职业生涯规划为10-17题,职业探索策略为18-27题。
社会能力包含生活能力、工作适应能力、人际能力和闲暇生活能力四个方面。其中生活能力为1-5题;工作适应能力为6-10题;人际能力为11-18题;闲暇活动为19-23题;反向计分题为4、15、20、21题。
自我概念包括生理自我、学业自我、心理自我、家庭自我和道德自我五个方面。生理自我为1、2、16题,家庭自我为5、8、13、15、20题,学业自我为4、11、12、17、24题,心理自我为3、6、7、9、15、19、23题,道德自我为10、14、18、21、22题。
表2 职业倾向的描述统计
通过对职业院校学生职业倾向的调查分析发现:学生的能力倾向依次是:职业能力、社会能力和自我概念。其中,职业能力成绩最高,自我概念成绩最低。
表3 职业倾向性别差异检验
注:P<0.001***。
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社会能力和职业能力的性别差异达到显著性水平,且女生高于男生。但是自我概念性别差异不显著。
表4 中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倾向差异检验
注:P<0.001***。
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中职学生和高职学生在自我概念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其他方面能力的差异均不显著。
表5 社会能力四个维度的方差分析
注:P<0.001***。
通过方差分析发现:职业院校学生社会能力四个维度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性水平。其中人际能力排名第一,其次是工作适应能力、生活能力和闲暇能力。
表6 职业能力三个维度的方差分析
注:P<0.001***。
通过方差分析发现:职业院校学生在职业能力三个维度上差异显著。其中成绩最好的是职业探索策略,其次是职业认知,最后是职业生涯规划。
表7 自我概念五个维度的方差分析
注:P<0.001***。
通过方差分析发现:职业院校学生自我概念的五个维度差异显著。其中最突出的是心理自我,其次是学业自我、家庭自我概念、道德自我和生理自我,成绩最低的是生理自我。
通过表2可以看出,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能力最突出,这说明学校教育最重视这一项。职业能力包含职业探索策略、职业认知和职业生涯规划。学生在职业探索策略方面得分最高,主要表现在,他们明确自己未来的职业内容,能够通过咨询有经验的人或参与相关实践活动来提高自身的工作技能,并在工作实践中培养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这些能力都将有助于学生胜任未来的工作岗位。但学生在职业认知方面成绩稍差,这说明学生对所学专业和未来职业的匹配还缺乏认知,不知道自己目前学习的内容如何应用在未来的工作中,对自己的职业目标也不太确定,这种状态导致学生缺少职业生涯规划,因此,部分同学较少关注就业相关问题,对职业能力在日常生活中的训练也不够重视。
学生在社会能力方面成绩较低。社会能力包括人际能力、工作适应能力、生活能力和闲暇能力。学生在人际能力和工作适应能力方面成绩较突出,这与学生重视职业能力的倾向是一致的。可在生活能力和闲暇能力方面表现较差。生活能力反映的是学生安排自己生活的能力。闲暇能力反映的是学生在闲暇时光中是如何度过的。整体上看,学生能够安排好自己的衣食住行,将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条,但是对于突发事件还是缺少应对的能力,闲暇时光中,大部分学生是通过上网和打游戏的方式度过,很少阅读或参加体育锻炼,这样的生活方式,对学生的学习也有一定的消极影响。
学生在自我概念方面成绩最低。自我概念包含心理自我、学业自我、家庭自我、道德自我和生理自我几个维度。其中生理自我的成绩最低,说明学生存在睡眠质量不高,精力不足的状况,同时,有部分学生对自己的相貌不满,自我悦纳感低,因此出现情绪问题。但学生在心理自我这一项中成绩较高,说明他们虽然对自己有负面评价,但对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是抱有信心的。整体上讲,学生在学业方面对自己不太满意,存在情绪困扰,但他们认为自己能够恪守道德规范和家庭伦理原则,做到不随意发泄情绪,但这也会加剧学生的情绪负担,所以会出现睡眠困难和精力不足的生理症状。同时,学生可能为了减轻情绪压力,而在闲暇的时候通过上网来放松[3],这也可能是学生们经常上网的原因。总的来说,学生缺少对自我的理性认识,也缺少合理的宣泄途径。
3.2 职业能力倾向在性别和级别上的差异分析
通过表3可以看出,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能力倾向存在性别差异。女生在社会能力和职业能力方面显著高于男生。这说明女生在职业探索策略、职业认知和职业生涯规划方面都要优于男生;在人际能力、工作适应能力、生活能力和闲暇能力方面,也有胜过男生的表现。这就意味着女生在职业院校学习期间比男生更努力,对未来的目标更明确,这可能与女生相对早熟有关。虽然男生和女生在自我概念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别,但是他们在职业能力社会能力方面的差别,足以提醒教育工作者们要更多关注男生的内心成长。
表4反映的是中职和高职院校学生在自我概念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而社会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差异并不显著。这说明高职院校学生对自己的认识要相对理性些,能够更好地协调自己与学习的关系,协调自己与他人的关系。虽然高职院校学生依然存在情绪困扰和生理问题,但是他们的情绪调节能力相对更强,这与他们相对成熟的年龄有关。而且,中职院校学生正值青春期,还处在自我同一性的整合阶段,因此他们对自己的认识还不够客观,存在更多的理想化。
总之,职业能力倾向在性别上的差异主要是因为女生比男生成熟更早,而高职院校学生在自我概念方面得分显著高于中职院校学生,是因为年龄上比较成熟。所以,成熟是导致职业能力倾向在性别和级别上产生差异的最重要因素。
通过上述对职业院校学生职业能力、社会能力和自我概念方面的分析发现:学生普遍存在自我认知不清、目标模糊、学习和生活缺少规划的问题。为了改变学生的现状,可以从生涯规划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两个方面入手[4]。
3.3.1 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生涯规划能力
职业院校学生最关注的是对自身职业能力方面的培养,但是他们缺乏对自身的了解,对未来工作的目标也不明确,这就导致了学生只顾学习,却忽视了要怎样学习,学习什么样的内容。对未来职业缺少规划,也容易导致学生无法充分利用好现有的学习时间,所以在闲暇时光中通过上网或游戏虚度时间。这样的状况势必影响学习效果,也会降低学生的职场竞争力。因此,为了提高学生自身素质,迎接未来挑战,学校要加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途径有很多种,例如:
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课程:通过让学生了解自己,鼓励他们规划未来就业的路径,做好长久的计划,并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时间提升自己的能力,努力实现阶段性的目标。
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们利用见习、实习、实训和社会实践的机会,充分了解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也可以通过社会调研的方式了解已工作人群的现状和挑战,充实自己对工作信息的了解。
开展经验交流活动:邀请毕业生或相关行业工作人员为在校生分享工作经验与心得,让学生们对工作前景有更深入的了解,以便应对未来的职场挑战。
建立学习合作团队:定期交流和分享近期的学习经验与困难,通过互相帮助的方式鼓励学生努力学习。
有了以上的学习途径,学生可能会更加明确自己学习的内容和方式,并能更好地利用时间,但是设定未来职业目标还需要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因此,不仅需要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引导,还需要心理健康教育来帮助学生理清自我。
3.3.2 重视职业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通过对职业院校学生社会能力、自我概念方面的了解发现,学生们在处理自己与自己的关系中还存在问题,例如:不接纳自己的外貌。在处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中,缺乏策略,容易产生焦虑或愤怒的情绪。在处理自己与学习的关系时,负面评价很多,对自己的学习不满意。可是闲暇时光中,大多数学生都在上网或打游戏,很少有学生读书或体育锻炼,也就是说,虽然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和交往情况不太满意,但是他们更愿意通过逃避到网络的方式来消化负面情绪。并且学生在自我概念中的生理自我一项得分最低,表明他们有睡眠问题和精力不足的困扰,可是上网和打游戏并不能解决他们在现实中的实际困难[5]。
其实,学生出现这么多的问题与他们的非理性认知有关。他们对自己缺乏了解,对目前的情绪缺乏管理能力,因此会产生负面评价,而负面评价又会扰乱学生的情绪,这种恶性循环加剧了情绪的负担,最终让他们只想逃避到虚拟的网络世界里。所以,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6]。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可以多样化。
首先,心理健康课的开展可以帮助学生增强理性认识能力,帮助他们理解自己的情绪困扰,学习调节自身情绪的技能,找到合理宣泄的途径。
其次,心理辅导配合朋辈辅导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得到更多的心理支持,采用更合理的手段解决自身的情绪问题。
再次,通过举办各类活动的方式宣传心理健康知识,传播心理健康理念,让学生们知道自己出现困扰时可以寻求心理援助。
最后,成立心理团体小组,帮助学生自助、互助,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让他们有意愿、有力量去改变自己。同时也便于建立危机干预防护体系,防患于未然。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相互配合,从而发挥更大的功用。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高,对自己有清晰的理性认识就会为自己谋划未来,做出对生活和职业的规划。生活有愿景和规划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即便出现情绪困扰也会用更积极的方式去应对。所以,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都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