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微时代下如何促进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

2018-12-11 09:54令莉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50期
关键词:落实微时代

令莉

摘要: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的核心素养为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四个部分。微时代的精彩为学科教学提供了更多的方式和可能,本文主要谈如何在微时代环境下来促进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

关键词:微时代;高中信息技术核心素养;落实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50-0252-02

一、问题的提出

2016年,新一轮课改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定为我国基础教育的总目标,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的核心素养由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四个方面组成。高中信息技术学科作为信息素养培养的前沿阵地,受到很多客观因素的影响,使培养效果不尽人意,新的核心素养的发布,引发了一线教师广泛的学习和讨论,而讨论最多的是在学科教学中将核心素养如何落实的问题。

微时代是以微博作为传播媒介代表,以短小精练作为文化传播特征的时代。它具有流动的、迷你的、瞬时的、扁平化的传播特点,对于信息接受者而言,消化信息的时间短,而信息内容与数量却异常丰富。随着微时代的到来,它给人类传播活动带来的变革,给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更多的渠道、方式、资源和平台,来促进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究竟如何利用微时代环境来促进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就是本文要探讨的主要问题。

二、微时代的新媒体特点

随着微时代的不断发展,微信、微视频、微课、微电影等新媒体也日渐成熟。它们共同的特征是:扁平化瞬时性传播,冲击力大,突破时空局限,极速吸引受众,符合人们“快餐式”的文化消费方式。

以上各种新媒体各具特点:微博是一种“点对面”传播,社会化信息网络,用户关系多向度错落,信息内容开放扩散,差时浏览。微信则是“点面结合”的互动沟通方式,它基于个人社会化关系网络,构建双向、对等信息交流平台。包含微视频、微课、微电影在内的微视频则带有鲜明的“普众化”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将各种新媒体各尽所长,促进学生信息素养培养,是我们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三、微时代下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根据信息核心素养培养要求,结合微时代新媒体的特点,本文探讨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促进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一)微时代能够促进学生的信息意识

本文认为要提高学生对信息的敏感度和信息价值的判断力,必须具备较丰富的信息获取渠道,能够经历大量的信息冲击。微博这种媒体平台运行形式和信息量可以满足这一需求。教师可通过微博的某一热点话题,让学生全面查看该话题的前因后果,相关衍生报道以及大众评论,进而将自己从中获取的信息和同伴们进行讨论分析,然后形成自己的观点,最后针对这一话题展开课堂交流。开展这样的活动,一是能够引导学生学会使用快速的海量的信息源,对微博为代表的信息源大数据有感性认识。二是有助于增强学生信息研判可靠性、准确性的能力,不断改进信息查询,筛选,分析处理的方法。三是通过讨论,合作促进信息传播,团队成员及团队间共同分享信息价值。

例如,在讲授信息获取这一章内容时,首先,布置学生在课下进行一个探讨活动:以近期的“2017年韩国总统大选”为主题,通过网络和微博查看韩国总统大选活动的前因,大选的候选人特点,大选过程和结果,讨论最终人选能够当选的原因,以及大选结果对中国会有怎样的影响。这样的方式使学生利用课下的碎片时间进行信息的获取、整理、判断、加工,然后再利用有限的上课时间进行交流、讨论,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信息意识的培养。

(二)让微时代成为培养学生数字化學习能力的帮手

笔者对所在学校学生进行了调查,92.82%的学生对微信的基本功能能够熟练操作,将微信运用于教学中已经具备了基础和条件。课前教师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将图片、音频、视频素材上传至素材库,然后运用素材制作成图文、语音和视频信息,完成之后推送给学生。这样的方式能够保证给学生的知识内容是新鲜的和有质量的,符合学生学习需求,对学生的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培养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另外,教师还可以将按照学生的程度推送不同的课程,利用微信的“自动回复”功能,将一些重点难点知识和学生易错的部分进行提前编辑,学生只要回复关键字,系统自动回复学生,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能为教师减负。微信平台的“面对面建群”等功能,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协同工作、知识分享提供了非常便捷的平台。例如,《IP地址及其管理》一节,属于理论概念型,动手实践比较少,学生兴趣没有那么浓厚,但知识内容却很重要。笔者结合微信移动学习这样进行了设计。课前:教师用Camtasia制作微视频讲解IP的格式及分类,将视频上传腾讯视频。登陆微信公众平台群发图文和视频链接,学生再通过建立微信群进行小组讨论学习完成自学任务单,通过微视频的学习心得和存在的问题通过微信与他们共享或者寻求帮助。

(三)微时代有利于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

笔者对所在学校进行了翻转课堂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通过实验,发现通过翻转课堂教学的学生制作的作品更有特色,主题更加丰富,技术运用也会突破教材的范围。能够运用时下最新的最便捷的软件工具、创作出符合大众欣赏水平和需求的作品,最后用当前最便捷的平台和方式发布交流,这样的创作流程能够提起学生对创作的热情。例如:《多媒体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一节,教师以创作微视频或者微电影作为任务,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定好主题,写好剧本,定好演员,用手机或者其他数码设备进行拍摄,用Camtasia、会声会影等软件进行后期编辑,最后通过微信、微博进行发布。教师用微信推送优秀微视频作品、剧本撰写的方法、拍摄的方法和技巧、以及各种软件的使用方法,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协作的方式掌握相关方法。笔者所在学校的学生历时一个半月做出了不同类型不同主题的微视频和微电影作品,当他们看到自己的作品在同学、家长、教师中的传播和评价,成就感和自豪感就写在他们脸上。这种方式虽然用时长一些,但所得到的收获往往比传统教学一个学期要多。

(四)微时代对学生的信息社会责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微时代信息传播特点对学生的信息社会责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微信诈骗,朋友圈的不实报道、不负责任的言论和“山寨”科学知识常有发生;微博中也存在很多为了博眼球和点击率的“标题党”,有很多喜欢发表“个人正义感”的“键盘侠”盲目跟风,成为他人利用的对象。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推广微博、微信的运用,也必须关注这些负面的内容对学生各方面的影响。

例如在《信息安全》这一章的学习中,推出一节以微信、微博使用注意事项和制定使用公约的课程。该课程在课前通过微信平台发布关于微信、微博使用情况的调查问卷,并向学生们共享该问卷调查结果。让学生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学生使用微信、微博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讨论整理使用微博、微信应该注意的事项,最后制定了使用公约分享在微信群里,并打印出来贴在教室和宿舍里,让大家共同监督和遵守。

四、结束语

微时代给教学提供了更多的方式、渠道、平台、资源,如果合理运用,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无疑帮助颇多。但由于移动平台的资源始终处于粒度划分不明确,以微视频为主,内容比較单一;高中学生普遍合作意识比较低,自制力也比较低;高中学校无线网络覆盖不完善等原因,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在高中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上,教师需要结合课程内容,认真分析各类新媒体工具的优缺点,合理的选择运用,更需要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积极的引导促进他们有效学习。高中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培养任重而道远,我们需要竭尽所能去尝试一切有利于这个目标推进的方法。

参考文献:

[1]李丽娟.浅谈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7,(08):165-166.

[2]吕高见.微信移动学习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研究[D].江苏师范大学,2016.

[3]黄洁.微电影广告在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J].文化学刊,2016,(05):89-91.

[4]朱建伟.如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落实信息素养目标[J].学周刊,2016,(20):146-147.

[5]任友群,隋丰蔚,李锋.数字土著何以可能?——也谈计算思维进入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J].中国电化教育,2016,(01):2-8.

[6]王千.微时代下的微整合教学模式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4,(50):261-262.

[7]徐桂兰.微博在教学中的应用思考[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30):23-25.

猜你喜欢
落实微时代
小学生如何通过自主管理来落实班级制度
微美学
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革新
“微时代”视阈下医德教育的变革、创新与坚守
微时代文化创意类创业现状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