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维武
现实题材是文艺创作的主要内容和创作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并强调“加强现实题材创作”等论述,包含了中央对加强现实题材文艺创作提升文艺作品水平的深刻研判。因此,如何深化现实题材文艺作品创作是新时代文艺工作应该研究的新课题。
文艺作品是社会生活的反映,马克思恩格斯对神话、史诗等作品和社会生活的联系进行了论述,指出在《奥德赛》中可以看到特里曼殊是怎样打断他母亲的话,并迫使她緘默,在《伊利亚特》中可以看到野蛮时代高级阶段的全盛时期,文艺是生活的镜子。正如在《歌德谈话录》里歌德提到“我的全部诗都是应景即兴的诗,来自现实生活,从现实生活中获得坚实的基础。我一向瞧不起空中楼阁的诗”。鲁迅在《文艺与政治的歧途》中提出“我以为文艺大概由于现在生活的感受,亲身所感到的,便影印到文艺中去”。周扬在《新的现实与文学上的新任务》中提出“作家是借助形象的手段去表现客观真理的,而形象又是必须从现实中,从生活中去吸取”。关于文艺创作与现实的重要性,列宁、巴尔扎克、雨果、别林斯基、荀子、杨雄、梁肃、老舍、周树人、毛泽东、周恩来等都进行了论述。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一切艺术创作都是人的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互动,都是以艺术的形式反映生活的本质、提炼生活蕴含的真善美”。
把反映现实生活作为文艺创作的主要题材和途径,被广大文艺工作者广泛运用,创作出大量富有内涵的经典作品。纵观古今中外,如,世界上著名的文学作品《荷马史诗》《神曲》《人间喜剧》《威尼斯商人》等,国内古典文学中《三国演义》《红楼梦》《弹歌》《关雎》《敕勒歌》《木兰诗》等,近代文学《创业史》《平凡的世界》《白鹿原》《人民的名义》《鸡毛飞上天》《安居》《欢乐颂》等众多经久流传、被人们认可的文艺作品,都是以现实为题材进行创作的。
关在象牙塔里不会有持久的文艺灵感和创作激情。离开现实,文艺创作必将生机枯竭,再华丽的文艺作品也将毫无价值。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文艺创作存在着“有数量缺质量;机械化生产、千篇一律;胡编乱写、粗制滥造、牵强附会;热衷于所谓‘为艺术而艺术,只写一己悲欢、杯水风波,脱离大众、脱离现实”等等问题。分析这些问题原因,是在架空现实和历史环境中创作,是在“为什么人”问题上发生了偏差,是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了方向。
因此,创作富有内涵的文艺作品,必须深深扎根现实土壤。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文艺要服务人民,就必须反映人民生活”“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把握时代脉搏,承担时代使命,聆听时代声音,勇于回答时代问题”“只有永远同人民一起,艺术之树才能长青”“离开火热的社会实践,在恢弘的时代旋律之外茕茕孑立、喃喃自语,只能被时代淘汰。”“只有扎根脚下这块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文艺才能接住地气、增加底气、灌注生气,在世界文化中站稳脚跟。”文艺创作的方法不管有多少途径,必须有现实生活的根基,身入现实、心入现实,读懂、读透现实,从现实中积累创作素材、汲取艺术滋养,用艺术创作反映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反映时代发展中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反映“大家”和“小家”共同谱写的时代乐章。要对现实题材进行创作提升,捕捉时代发展规律,通过现实的不断变化推动文艺的不断创新,为文艺创作提供永恒的生命力。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根据新的实践对文化建设作出理论分析和政策指导,对文艺发展以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具有重大指导和引领意义。现实题材文艺作品创作要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具体要从三个层面理解和把握。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思想。对于文艺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在八个方面对如何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进行了布局和要求。以人民为中心是创作方向。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进行创作是根本途径。创作重点上要加强现实题材创作,提升文艺原创力。创作原则上要坚持“三精”,即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创作风气上要坚持“三个倡导、三个抵制”,即倡导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抵制低俗、庸俗、媚俗。创作环境上,提出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创作人才上,“要加强文艺队伍建设,造就一大批德艺双馨名家大师,培育一大批高水平创作人才”。创作最终目的是,“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十九大报告第七部分“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全面论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指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具体可以从指导思想、实践途径、工作性质、原则和目的五个方面理解,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途径是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文化。性质是社会主义文化。原则是“三个根本”,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是根本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根本方针,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根本方法。目的是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报告用“八个明确”和“十四条基本方略”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行了概括。“八个明确”和“十四条基本方略”构成了系统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既明确又具体,这不仅是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和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行动指南,也是新时代文化事业建设和文艺创作的行动指南。文艺创作要坚持党的领导,体现党的意志,贯彻党的主张,执行党的决定,维护党的权威,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遵循和指引。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文艺创作的奋斗目标。要充分展示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新发展理念落实、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和改善民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国家安全观、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十四条基本方略”在实践中的奋斗成果。
(一)党的领导是现实题材文艺作品创作的根本保证。要把牢文艺创作的政治方向,当前社会文化多元多样多变,必须把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坚定自觉地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向党中央决策部署看齐,发挥文化引领作用,推动全党全社会一起向党中央看齐,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贯彻到文艺创作、文艺活动、文艺评论等各个方面;要满腔热情地讴歌党的领导,展示工作新动态、新成就,唱响“四个全面”建设最强音。要把准文艺的意识形态属性,密切关注社会思潮和社会心态,主动拿起文艺的武器与否定社会主义道路、否定党的领导、否定改革开放等错误言论进行斗争,维护国家的文化权益和意识形态安全;要实事求是地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在不同文化交流合作中,展示社会主义中国的良好形象。要把好宣传文化部门的责任关,各级党委和宣传文化部门要加强对文艺工作的领导,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党的文艺方针政策,做好对文艺工作的宏观指导和规划,加强文艺队伍和文艺阵地建设,统筹传统文艺创作模式与网络文艺协同发展,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构建社会各方齐参与、各种手段同传播的新格局,引导创作更多彰显正能量的优秀作品。
(二)以人民为中心是现实题材文艺作品创作的导向。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根本方向,实施主题文艺和精品文艺创作工程,通过制定创作规划、策划重点选题、汇聚优秀人才,引导文艺创作,推出一批弘扬中国精神、反映时代风貌、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要发挥宣传文化部门引导作用,要紧紧依靠文艺工作者,尊重作家艺术家的创作自由和作品风格,通过组织实地感受经济民生发展成果、开展“深入基层、扎根人民”活动,点燃文艺工作者创作的激情和热情,推动创作人员深入群众中,摸实情、取生活生产发展的真经,推出一批反映群众身边事、符合地域文化特色的优秀文艺作品。要处理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通过举办业务素质培训、政策形势培训、先进人物报告等形式,让广大文艺工作者认清担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自觉追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自觉追求文艺精神价值与现实效益的统一。
(三)中国精神是现实题材文艺作品创作的灵魂。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的新论断。开展文艺创作必须用中国精神来铸就文艺作品,这样的文艺作品才不至于苍白无力,才会拥有属于这个时代的鲜明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才能更好地实现量和质的协同发展。文艺创作要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尊重历史,大力讴歌民族英雄,倾诉家国情怀;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和崇洋媚外;不断拓展爱国主义题材表现形式,激发每一个中国人的荣誉感和自豪感,增强人民群众的爱国主义情怀。要坚持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紧扣改革开放40年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紧扣脱贫攻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高质量发展等正在推进的各项事业,为新时代发展放歌抒怀,引导人民群众发现和感知时代发展之美、生活生产之美,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要弘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人民生产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实践,用生动活泼、贴近生活的文艺作品进行还原和弘扬,诠释和传播“三个倡导”的“24字”价值理念,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心态。
(四)守正出新是现实题材文艺作品创作的推动力。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在浙江考察时强调,“只要传承历史、守正出新,海纳百川、兼收并蓄,就一定能够实现建设文化强省的目标”(2015年5月30日《浙江日报》)。“守正出新”这也是文艺创作不断繁荣发展的关键。“守正”是恪守正道,对于文艺创作则是用辩证取舍的原则,摒弃消极因素,继承弘扬积极思想,把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文艺创作源泉,把传统文化中优秀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在新时代条件下进行传承和弘扬,传承中国精神优秀基因,展示中华文化永恒魅力,激发传统文化内在生命力。“出新”是创新,结合时代发展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与时俱进的转化、发展,用新的表达方式、新的载体、新的语言、新的阐释,推动各种艺术要素融会贯通,提升文艺创作水平,引领社会主义文艺发展。“守正”与“出新”相辅相成,“守正”是“出新”的根本,“出新”是“守正”的延伸和补充。
(作者单位:山东沂南县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