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教学探索与实践

2018-12-10 10:25李益杰郭华鸿桑立群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18年10期
关键词:概论理论课政治

李益杰 郭华鸿 桑立群

[摘 要] “概论”课开展实践教学,是国家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制度性规定,也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要坚持课内与课外、集中与分散、与现代技术手段相结合等教学原则。笔者采取课堂实践教学和课外实践教学密切结合的教学模式,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教学;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8) 10-0104-03

长期以来,党和政府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高度重视。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思想政治教育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沿用好办法,改进老办法,探索新办法,不断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親和力。[1]实践教学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目前,“概论”课在实践教学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方面还不尽人意,还应努力探索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新途径、新方法,充分发挥实践育人的作用。

一 “概论”课开展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一)开展实践教学是国家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制度性规定

国家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有制度性的规定。从2005年2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到2017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都明确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应把社会实践活动纳入教学计划。实践教学是“概论”课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概论”课教学必须贯彻党和国家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制度性规定,把实践教学这个“短板”补起来。

(二)开展实践教学是“概论”课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途径

理论联系实际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原则。“概论”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时代性和理论性,而大学生缺乏社会实践活动经历,难以深入理解课程内容。他们只有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才能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增强社会责任感。

(三)开展实践教学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渠道

中宣部等部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指出:“要把实践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巩固理论教学成果的重要环节,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概论”课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强的特点,通过开展实践教学,既可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增长才干,提高认识社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可帮助学生提高撰写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和科研论文的能力。

二 “概论”课实践教学坚持的原则

根据党和国家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要求和本课程特点,“概论”课在实践教学中需要遵循下列原则。

(一)坚持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原则

课堂教学是“概论”课教学的主要阵地,课外实践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两者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2015年10月,中宣部、教育部联合印发了《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明确提出:“努力强化实践教学,建设与课堂教学相互促进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二课堂教学体系”的任务。[3]课堂教学在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与课堂教学相比,课外实践活动更能帮助学生在某些重要方面的成长,因为课外实践活动更加生动有趣、更加贴近个人生活。因此,比课堂教学更容易留下深刻持久的印象。可见,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都是“概论”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相互促进。我们只有把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相结合,才能取得最大的教学效果。

(二)坚持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原则

所谓集中,是指教师组织所有学生到实践基地参观、调研,它具有全面性、效果好的特点。但由于“概论”课学生多,全员组织困难以及经费限制等因素,往往只有部分学生参加实践活动。所谓分散,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选定实践题目,自主进行社会实践。它是集中实践活动的必要补充。“概论”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确定实践活动形式。

(三)坚持实践育人原则

“概论”教师要牢固树立实践育人的思想,把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实践能力作为基本任务。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提出,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养成相结合,整合各类实践资源,丰富实践内容,创新实践形式,拓展实践平台,教育引导学生在亲身参与中增强实践能力、树立家国情怀。[4] “概论”课教师要积极探索,丰富实践内容,创新实践形式,拓展实践平台,扎实推动实践育人。

(四)坚持与现代技术手段相结合原则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强调:“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1] 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也提出,要创新推动网络育人。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信息管理系统共建与资源互享,加强师生网络素养教育。[4]互联网是大学生生活的重要阵地,“概论”课教师要善于运用新媒体新技术进行实践教学,不断增强实践教学的时代感和吸引力,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活起来,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三 “概论”课程实践教学的形式和方法

笔者对“概论”课的实践教学进行探索,深入挖掘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途径和方法,认真落实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千方百计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实践教学的途径和方法上,采取课堂实践教学和课外实践教学密切结合的教学模式。课堂实践是“概论”课实践教学主渠道,课外实践是“概论”课实践教学重要途径,两者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多渠道、开放式地开展实践教学,增强教学实效。 这一部分内容,笔者已有文章探讨,不再阐述[5]。这里介绍笔者举办“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实践活动的情况,本次活动是“概论”课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同时,还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为了使青年学生更多地了解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重大意义、深远影响,进一步凝聚起青年学生支持、参与全面深化改革的思想共识,继续沿着改革开放的康庄大道奋勇前进,从而为实现两个百年目标而努力奋斗。笔者以新时代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积极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以进一步提高思政课教学现实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决定开展“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实践活动。

(一)“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实践活动的组织

本次系列实践活动由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 2016级、2017级各班班委会及学术交流协会、绿动协会及创行团队等学生社团协办。

(二)“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实践活动的主题

1 以小见大,彰显成就,坚定自信。 以“我家(家乡)这40年(5年、10年、20年皆可)”为主题,采用以小见大的采写方式,从某一个角度如家乡出行之便、乔迁之喜、丰衣足食、多彩生活、生活保障、创新创业及其他各种家乡风貌变迁,体现改革开放40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家乡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全面从严治党等方面所发生的历史性变化和取得的巨大成就、成功实践、经验启示等。

2 冷静观察、实地调研、理性建议。以独特的视角深入调查、理性分析家乡建设中存在的某些问题,并提出建设性的对策与建议。

(三)“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实践活动的形式和要求

1 系列实践活动的形式

(1)进行社会实践调查。本次活动时间从2018年3月至5月,调查结束提交报告一份。社会实践调查活动的形式,以调查小组的形式进行,每组5~6人,最多不超过8人。社会实践实践的内容,以“我家(家族或家乡)这40年”为主题,采用以小见大的采写方式,从某一个角度,如家庭几代人之间生活条件的变化、衣食住行的变化、环境的变化、街道的变化、教育条件、家乡特色及其他各种变迁,分析变迁的原因与经验,思考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性的建议等。各任课教师将各班提交的报告进行总评,评审组由学院主管领导和任课教师构成,最终评选出各级奖项。

(2)举办摄影图片展。举办本活动宗旨是引导青年学生通过拍摄家乡的人文风情、城市风貌、乡村振兴等场景,感受家乡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诸多变化或存在的某些问题,深刻理解国家改革开放政策在实践中的演变和发展,在具体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乡土情结,激发学生热爱家乡、服务家乡、奉献家乡的热情,并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美丽乡村和城镇化建设。活动的主题是以“家乡巨变”为主题,使用数码相机、手机等摄影工具进行拍摄,形成一个系列图片,展示衣、食、住、行及其他某个方面的变化,或者以独特的视角挖掘家乡建设中存在的某些问题与自己的思考与建议。作品的要求是,自己拍摄,不得抄袭。谢绝提供电脑创意和改变原始影像的作品(照片仅可做亮度、对比度、饱和度的适度调整,不得做合成、添加、大幅度改变色彩等技术处理)。要求主题突出,角度独特,积极健康。每组作品数量不超过20张,尺寸不限。每组作品必须附有名称、主题以及说明。统一为JPEG格式,黑白照片、彩色照片、老旧照片均可。

(3)举办微视频征集活动。其要求是,参赛作品必须以“改革开放40周年”为主题进行创作。参赛作品不限题材和类型,可以为故事片、纪实片、公益宣传片、动画片等形式,但须主题突出、主线清晰,剧本结构完整,故事情节设置合理,内容积极向上、真实感人。人物表演情感饱满,镜头画面丰富生动,突出全新创意和独特视角。每部参赛作品片长设定在8~10分钟,画面清晰连贯,有完整的片头片尾,同时,须配上清晰的字幕。参赛者可使用照相机、摄像机、DV机、手机等多种设备进行录像拍摄。视频格式为avi,mov,mp4,mpg格式,像素要求分辨率为360P以上。所有申报参赛作品均需为参赛者个人或者团队的原创作品,且未在相关媒体上发表过,无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参选作品如涉及名誉权、肖像权、著作权等法律责任的,均由原创人负责。

(4)举办征文活动。以“我家(家乡)这40年(也可以是5、10、20或30年)” 为主题,采用以小见大的采写方式,以小角度切入,从希望的田野、乡村蝶变、我的高考、出行之便、乔迁之喜、丰衣足食、多彩生活、生活保障、我家的创业、我家的精彩人生等方面,讲述普通家庭在这些年发生的可喜变化,体现老百姓越来越充盈的幸福感。或者以独特的视角挖掘家乡建设中存在的某些问题,并提出建议或对策。文章理论联系实际,主题鲜明,观点正确,突出事实分析和理论思考,要有时代特点、有独到见解,可读性强,题材不限。获奖作品择优编辑成册,并推荐到报纸杂志公开发表。

2 系列实践活动的要求

以上四种活动形式,所有2016级、2017级学生必须至少参加其中1项,至多参加2项。参加形式可以个人形式,也可以团队形式参加(团队成员最多不能超过8人,参加征文活动成员最多不超过3人)。所有活动须经过报告活动计划、组织实施活动、总结撰写活动成果等环节,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有上交材料须附统一封面格式。上交活动成果必须是原创,如适当引用须特别备注说明。如发现严重雷同甚至抄袭,活动成果作废,取消参赛资格并取消本学期思政课考试资格。

3 系列实践活动的考核与评奖

本次活动既是为 “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而开展的一次大型社会实践活动,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考核占比20%,各任课教师根据学生参加活动的实际情况,将此次活动纳入“概论”“纲要”课程形成性考核,并做好佐证资料搜集整理及成绩记录。每项活动设置单项评奖与优秀组织奖。每项各设一等奖5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20名,并颁发学院获奖证书与奖品。对于整体获奖率比較高的班级颁发优秀组织奖获奖证书。对于特别优秀的获奖作品学院推荐参加国家、省市等相应比赛或推荐给相应报刊发表。

“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实践活动得到学生的热烈响应,踊跃参加,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他们纷纷组织团队,深入家乡、社会、工厂、街道调查研究和拍摄活动,获得一手资料,撰写调查报告和征文,编辑图片和微视频,参加比赛。学生的作品从多个角度反映了我国改革开放40年所发生的历史性变化和取得的巨大成就,进一步了解了国情、民情,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理论、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同时,也锻炼了学生,他们在社会实践中,提高理论认识水平,特别是加深了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和宣传,增强了团队协作能力,培养了学生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

四 “概论”课程实践教学的保障

为了保障“概论”课实践教学的顺利进行,需要一定的前提条件和物质保障。

1 学校领导和教务部门要高度重视,要将实践教学列入人才培养方案,建立实践教学正常的经费投入保障制度。参观访问、实地调研、成果汇编、优秀调研成果的奖励、教师实践工作量补贴等方面,都需要经费支持。

2 思政课教学部门要加强对实践教学的指导和管理,加强制度建设。要建立实践教学指导小组和规范的管理制度,包括教学质量考核、工作量核算办法,使“概论”课实践教学规范化、制度化,保障教学质量;建立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为教师开展实践教学提供便利。教研室要制定实践教学大纲和编写实践教学的教材,明确实践教学的目的、任务、方式和考核办法,规范任课教师进行实践教学的具体要求,保证实践教学有序进行,减少实践教学的随意性。

3 任课教师要敢于担当,增强责任心,克服畏难情绪,认真编写实践教学授课计划,把实践教学落到实处。同时,要加强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完善知识结构,丰富社会阅历,不断提高理论素养和社会实践能力,提升教学水平、创新能力和敬业精神,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五 “概论”课程实践教学的考核

科学的考核评价,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实践教学效果的重要保障。学生实践活动效果评价,必须制度化、规范化。笔者在组织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高度重视,热情高涨,积极投入,实践效果明显。对学生的评价应坚持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根据学生在实践教学活动中的参与情况给出客观、公正的考核成绩。笔者的做法是: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读书报告(含经典阅读报告)各占总评成绩的20%,新闻播报、出勤、课堂讨论、演讲等诸多方面,占总评成绩的20%,期末闭卷考试成绩占总评成绩的40%。笔者力求每一项评价都能客观、合理地反映学生实际的学习状况、能力及表现。

党的十九大开启新时代新征程,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对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提出更高的要求,我们思政课教师要根据我国发展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深化教学改革,以全面提高人才能力为核心,坚持立德树人,完善培养模式,把理论育人和实践育人紧密结合,以培养更多更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做出新贡献。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09(01).

[2]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R].中青联发[2005]3号,2005.

[3]中宣部,教育部.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R].教社科[2015]2号,2015.

[4]中共教育部党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R].教党[2017]62号.

[5]李益杰,郭华鸿,桑立群.“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課教学方法创新与实践[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8(2).

猜你喜欢
概论理论课政治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青铜器辨伪概论
《速勒合儿鼐传》(Sulqarnai-yin tuguji)研究概论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电冰箱节能与发展概论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