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禄苑 谭坤元 李校原
摘 要:电子商务专业“课赛证”融通教学模式是为适应高职院校教育发展要求,根据广东工商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工商学院)电商专业发展的现状,为保证学院电商专业“两双递进式工学交替”人才培养学模式实施而提出的。“课赛证”融通主要体现为“课岗对接,课证融合,课赛融通”。通过对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内涵和实施关键的探索,实现课程体系与职业岗位,课程内容与职业证书,课程模块与职业大赛三融通发展。
关键词:课赛证;融通;工学结合;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8.33.077
0 前言
肇庆作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基于肇庆和粤港澳大湾区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需求,传统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社会亟需应用型、实战型电商人才。
近年来,电子商务专业紧跟行业发展,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积极推动创新教学方法,破除传统的教学方法,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新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积极参与教学过程。2015年,电子商务专业提出了新时期的教育教学模式:“课赛证融通、工学结合”。其理念核心内容是将深化“引企入教”改革,促进企业需求融入人才培养环节,通过引进校企合作企业的竞赛项目,同时将电子商务专业技能证书考试复习大纲与课程教学大纲相衔接,使课程与岗位和职业证书融通;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参与电子商务技能、电商运营项大赛,实现课赛结合,实现课赛证三融通。
1 教学改革现状
1.1 社会市场需求
肇庆市十三五规划指出:以“互联网+”引导新兴服务业加快发展。出台扶持鼓励政策支持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发挥肇庆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效应,重点在端州区、肇庆新区、四会市东南部地区等地布局建设电子商务相关产业。肇庆市是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基于肇庆和粤港澳大湾区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需求,社会急需技术技能型和应用型电子商务人才,而专业原本的一些教学模式不能满足现实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1.2 专业建设发展需求
电子商务专业经过十二年的发展建设,已初步形成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特色,可概括为“两双递进式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所谓“两双”指校企双主体、双环境;“递进式工学交替”即工学交替的时间分布在基础合作、深度合作、专项合作的三层合作中,工学交替内容定位于不同的课程目标与需要。电子商务专业“课赛证”融通教学模式的提出是为了保障专业“两双分布式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顺利卓有成效实施。
电子商务专业在2009年就开始实施以证代考,这是“课证融通”在专业的初步形成.在2010年起就营造起技能竞赛的职业教育氛围,开始进行“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训”的教学改革。近年来在每届学生的专业教学中尝试推行“课赛证融通 、工学结合”创新教学模式,把课堂还给学生进行专业学习和实践。而“课赛证”三融通的新模式是在之前的“课证融通” 和“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训”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也是目前比较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模式。
2 教学模式改革的措施
2.1 依托行业,构建“课赛证”三融课程体系
“课证赛”三融通中,“课”即课程,“证”即证书,“赛”即技能竞赛。电子商务专业“课赛证融通 、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具体内涵是: 通过引进校企合作企业的竞赛项目,收集来自行业企业一线专家对电子商务专业相关岗位的素质能力要求标准,梳理课程教学大纲,同时将电子商务专业技能证书考试复习大纲与课程教学大纲相衔接,把跨境电子商务师中的考核的知识、技能和素质要求贯穿于 “跨境电子商务”课程中,使课程与岗位和职业证书融通;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参与电子商务技能、电商运营项大赛,实现课赛结合。挖掘竞赛项目与课程群之间的内在关系,建立以竞赛项目为驱动、打造与竞赛项目相配套的专业课程体系,在课程群的主干課程中引入“竞赛项目”,进行理论与实践配套教学,提高企业服务能力的同时,也有力的促进了学校的课程教学。具体做法:
一是网络营销课程与网络营销师考证及网络营销技能大赛相融通。
二是电子商务基础与实务课程、电子商务师(三级)考证、网店装修运营项目竞赛、职业院校电子商务技能大赛相融通。并引头狼电商集团进课堂,提升学生网店装修运营及跨境电商业务技能。
三是跨境电子商务课程、跨境电子商务师考证、校企合作的跨境电商平台运营项目创业大赛相融通(如图1)。
寓证于课、寓课于赛、课赛证相融通,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将典型性工作分析、职业化课程、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竞赛有机融合在一起,通过教、学、做三个环节的努力,实现 “学中做,做中学”,使学生将课程学习、竞赛、专业考证、岗位实践融合一起,提升学生的职业综合素质能力。
2.2 对接企业,创建“标准融入、项目贯通”的实践教学系统
以企业实际项目为载体,实施“学做一体、分层递进”的实践教学模式。具体选择常见校企合作电商单位运营的一些项目,作为贯穿整个实践教学的总项目,以此项目为依托,结合学校专业课程理论教学,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让学生们参与项目并完成项目。再对总项目进行分解、重构和优化,形成从简单到复杂、从单项到综合、内容前后贯通、标准前后衔接、能力前后递进的实训项目群。在引领学生参与完成项目过程中,采用“学做合一”的教学形式,分步完成实训。体现为从简单项目实训递进到复杂项目实训,再到综合专业大赛;从单项项目实训递进到综合项目实训,从校内模拟实训递进到校内外跟岗及顶岗实习。
2.3 链接产业,搭建产品与课程作品融合平台
以企业具体产品为纽带,结合电子商务专业具体开设课程,根据企业产品特点和课程需要,搭建平台,让产品融进学生课堂教学和学习环节。主要做法是:教师下农场、产品进课堂、学生上赛场。比如针对某些农产品如德庆贡柑、肇庆裹蒸粽等,老师亲自下到农场进行参观了解,与果农对接,并与第三方企业洽谈。再根据自己的掌握情况,结合自身掌握的理论知识,在教学中融入项目元素,以掌握的产品为教学载体,对学生指定分派实训任务,教师与企业专家共同对学生进行双导师指导,以比赛的形式进行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这样,既使得学生在比赛实践中得到锻炼,同时在实践比赛操作中对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进行验证。与此同时,企业与院校共同创立教学评价体系,对比赛成果的转化与教学质量的评价建立新的评判标准。企业具有发言和评判的权利,促进了高校的教学。
2.4 “以赛促学,赛证融通”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以赛促学,赛证融通”,以项目为教学载体,开展提升各课程核心职业能力的技能竞赛,如跨境电商网店创业技能竞赛、网页设计技能竞赛、省电子商务大赛、全国高校“众创”电商大赛、“肇庆农村电商”挑战赛等。同时,将跨境电子商务师、助理电子商务师等职业资格认证考试内容融入教学活动中,建立起“课赛证”相融合的实践教学模式。根据竞赛等级和获奖等级进行学分的合理量化,对学生进行学分奖励,鼓励学生参与技能竞赛的热情。
通过技能竞赛的开展,促进学生的竞赛能力和项目实战能力的提升的同时,让学生对理论知识也进行了深一步的了解和掌握,为考证的顺利通过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3 改革成效
3.1 技能大赛成绩好
“课赛证融通、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不仅激发了学生们的课堂学习兴趣和热情,同时,在各项技能大赛中也取得了一些历史性突破。2015年、2016年、2017年电子商务学生连续三年参加广东省教育厅职业技能大赛电子商务赛项竞赛,分别获得两次二等奖、一次三等奖。
专业学生在创新创业大赛中也获得了较好的成绩。2015年专业学生参加“加博汇”杯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全省销售业绩第一和团体一等奖的佳绩,还获得了销售业绩铜奖。2017年专业学生获众创杯电商创业大赛项目创新奖多项。
3.2 服务社会能力强
“课赛证融通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改革服务社会效果显著。在联合知名行业企业成功举行的五届电商创业大赛中,不仅提高了师生们教与学的热情和兴趣,同时进一步提升了电子商务专业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如在“德庆贡柑电商节”中,专业师生服务德庆县农民电商技能培训及农产品电商销售推广,切实解决了贡柑线上销售一大难题。
3.3 专业建设成效显著
“课赛证融通、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不但夯实了专业建设,而且教师的混合教学能力也显著提高。通过系列大赛参与和企业的培训,教师的教学能力得到了提升,教师在教学上投入的精力增加了,课堂上师生互动也增加了,教学效果好转,学生对该教学模式改革的满意度较高。通过实施“课赛证融通、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改革,提升了专业学生的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对口率,提升了专业师生服務社会经济的能力,也提升了专业的品牌知名度。
3.4 专业技能证书效率高
通过实施“课赛证”融通教学模式改革,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双证书报考率和通过率达都明显提高。如2017年电子商务专业学生跨境电子商务考证,报考198人,通过率达93%。专业证书的取得不仅进一步夯实了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更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实操技能就业能力。
4 结论
“课赛证”三融通教学模式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对专业教师的业务能力要求更高,实施“课赛证”三融通教学模式改革,对专业的师资力量要求更高,因此迫切需要提高师资队伍的水平,完善现有专业教学考核标准体制机制。只有完善现有专业教学考核标准体制机制,改变以分数评论成绩的现状,“课、赛、证”相融合的教学模式才能更好实施和推广。
参考文献
[1]王宏兰,谢楠.“导游服务”课程“岗课证赛”融通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5,(9):39-42.
[2]葛立欣.基于“课证赛”融通的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体系创新与实践[J].软件工程,2017,(4):58-60.
[3]张彦,黄曦.电子商务专业课赛融通的实践探索[J].技术与市场,2017,(5):291-295.
[4]祝维亮,严从.以课赛融通为抓手探索电商人才培养新路[J].职教论坛,2017,(9):7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