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惠莉 林志鹏 廖凌悦
摘 要:阅读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流畅性阅读者。而自然拼读作为一种科学有效的英语启蒙方法,通过使学生建立单词中音、形、义的关联,不仅可以让学生较快掌握发音规则和拼读技巧,更能够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文章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充分发挥自然拼读和英语绘本教学的作用,探讨以培养学生阅读素养为目标的流畅性阅读教学。
关键词:流畅性阅读;阅读能力;自然拼读;绘本教学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英语阅读素養受到密集的关注。阅读素养由阅读能力和阅读品格两大要素构成[1]。阅读能力的概念被赋予更为丰富的内涵,解码能力和阅读流程度成为阅读能力的要素。解码能力指读者自下而上读取文本信息的能力,具体包括文本概念、音素意识、拼读能力和阅读流畅度[2];阅读流畅度则体现在阅读者能够迅速、准确、有表现力地阅读文本内容的能力[3]。
英语是表音文字,自然拼读有助于学生在无需借用其他表音符号系统的情况下就能“见词能读,听音会写”,轻松实现单词的自动解码。英语绘本因为其选材丰富,语言鲜活的特点,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思维空间,让学生感知不同文化的差异,这有助于促成完整的阅读体验。初中英语初始年级,教师可每周安排一节绘本阅读教学课,力图通过词汇的自动解码实现英语的流畅性阅读。本文将以《自然拼读亲子故事会》中“twin sister”一课为例,探讨自然拼读与绘本阅读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一、教学内容
绘本的故事内容围绕着一对twin sister展开,讲述双胞胎姐妹的异同。姐妹虽然五官长得相似,但却有不同的性格。此绘本故事也比较贴合现在国家的“二孩”政策,越来越多的孩子有了自己的兄弟姐妹。通过绘本阅读,笔者希望学生能学会尊重他人的个性,学会与兄弟姐妹相处,与他人相处。
二、教学目标
(1)学生能通过语音输入分辨字母i在闭音节中的发音,并能尝试自己总结发音规则。
(2)学生能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绘本小故事进行语言输出,做到见词能读,听音能辨、能写。
(3)学生能在阅读完绘本后理解绘本内容意义,产生情感共鸣,并得到思维品质的培养。
三、学情分析
课堂的授课对象是初一学生,有了一定的语音基础知识和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学生对英语绘本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对国家的“二孩”政策有所了解,也在平时的小组活动中培养了初步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并希望能表达自己的观点。
四、教学过程
Step 1: Preparing
活动一:课文导入。
学生观看由BBC Cbeebies 出品的自然拼读动画片Alphablocks或朗读自编的chant。
利用生动有趣的动画,学生不仅很快投入课堂中,还感知了目标字母的发音及自然拼读组合的规律。学生高声朗读教师自编的chant,读到发音部分时,轻拍桌面。有押韵感的歌词朗朗上口,并配合学生的手部操,既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也为自然拼读课做了良好的铺垫。
活动二:神奇游戏。
一是快速抢答,为了让学生进行拼读的训练,教师设计了固定元音变化辅音的游戏。在幻灯片的中间出示字母i,分别在字母前后两边加上不断变化的不同辅音,例如可以加上尾韵,构成ib,it,in等;还在字母i前面加上首韵,构成si,bi,di,si等;甚至把前韵、尾韵加在一起拼读,这就形成了音节。
二是听音组词,每位学生手里都有一张写着不同字母的卡片。教师随机读单词,学生们根据听到的单词发音,举起卡片走到讲台,和其他同学手中卡片的字母一起构成单词。
利用英语是表音文字的特点,这些游戏可以帮助学生识别字母与发音之间的规则及关系。学生能将看到的字母转换成脑海中的音素,并将音素结合读出单词。反之,当学生听到单词时,亦能将听到的单词分割成若干音素,并顺势联想到相应的字母。
活动三:单词拼读。
教师读pig,kiss,ink,six等单词,幻灯片上出现相应单词的图片作为提示。学生根据听到的发音和图片的提示写出相应的单词,之后教师帮助进行核对及订正。结合听音写词和看图写词的方法,让学生练习拼写。通过音、形、义相结合的训练,学生们在第二步见词能读的基础上继续做到听音能写。
活动四:读出句子。
展示带有目标元音和不同辅音组成的单词,这些单词组成了有意义的句子或韵律诗,并配有相应的图片,学生根据自然拼读法读出单词,并根据图片及语境推测出这些单词及句子的含义,实现从单词到句子的飞跃。这不仅强化了学生们的拼读能力,进一步巩固了新知,也逐步提高了他们的语言综合能力。
教授自然拼读时,教师应在平常多收集、整理和归纳教学资源,让自己手中的自然拼读资源丰富起来。比如,在传授字母i的闭音节发音时,就可选择性地利用相关资源(如图1)。
Step 2: Understanding
活动一:看图说话。
通过引导学生识别、观察和分析绘本标题、插图、作者等,培养学生的预测能力。学生对绘本主题和内容有了整体的感知,引发思考,对绘本提出问题并形成阅读期待。具体做法如下:
T:Do the two girls in the picture look the same?
Wha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girls?
Do you want to have a twin brother or sister?
活动二:教授生词。
教学different这个单词,可以通过展示两个不同女孩的对比图(如图2),询问学生:“Are they the same girl?”学生回答:“No.”教师接着引导道:“Yes,they are not the same. So we can say they are different. Different means not the same.”对于初一学生来说,different这个单词可能有些难度,而且影响到对绘本阅读的理解,教师就可以对该词进行突破教学。
活动三:默读与思维导图。
引导学生默读绘本课文,然后找到故事的关键词制作流程图、时间线、细节顺序图、角色对比图和因果关系图等的思维导图,为学生总结大意、内化语言搭建脚手架。具体做法如下:
(1)What is the story mainly about?
(2)Can you tell me how many aspects of difference are mentioned in the story? Can you give me some key words?
活动四:问答练习。
教师为绘本量身设计一些阅读题目,通过问题的设置带动学生对绘本内容的理解。除了寻找特定具体信息的阅读题,也可以设置半开放式的题目,融入绘本传递的为人处世的内容,教会学生如何与他人相处,培育学生团结友爱的人文素养,构建文本与世界的联系。比如,让学生回答以下四个问题:
(1)What is Judys favorite colors? And what about Amys ?
(2)Do you have a brother or sister? Do you get along well?
(3)Do you think its good to have a twin sister or brother? Why?
(4)Are you happy if your brother or sister is different from you?
Step 3: Sharing
活动一:小组合作。
让学生讨论他们最喜欢的图片、角色或情节。让学生可以对绘本有个性化理解,并形成批判性思维。
活动二:角色阅读。
通过默读理解绘本内容,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自读、领读、齐读、组内分角色分段落朗读等多种方式进行绘本故事的有声朗读,为学生提供一个充足、完整的阅读体验,加强其对目标音素的感知,并提升阅读流畅度。
活动三:言语表达。
教师可以创设不同的语境,通过读后写、读后演、读后画等方式,设置写人物评价、续写或改变故事等环节,引导学生对故事的感受进行创造性的表达,促进语言的迁移使用,达到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为此创设以下情境:
One day, Judy and Amys school is going to have a society and club recruiting fair. Guess what kind of club they are going to take part in, and give me the reasons.(有天Judy和Amy的学校要进行社团纳新,猜猜她们将报名哪个社团,并给出原因。)
五、结语
有的教师将自然拼读和阅读剥离开来,曲解了自然拼读的作用,只教学生如何读单词和背诵单词,把自然拼读处理为语音教学课。但实际上,自然拼读与英语绘本阅读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学会自然拼读是进行绘本阅读的基础。自然拼读有利于单词的流畅性记忆,但不只局限于单词层面,其目的应该是帮助学生学会流畅性阅读,从词到句再到语篇的飞跃。而英语绘本最大的功能就在于它的艺术性、文学性和语言的地道性。绘本的图文并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观察能力、想象力、创造力,并为潜移默化的情感教育提供了有用的抓手。学生在阅读英语绘本的过程中,除了可以检验单词自然拼读的掌握程度,还可以对自然拼读起到练习和巩固的作用,并达到阅读素养的培养。
参考文献:
[1]王 蔷,敖娜仁图雅.中小学生外语阅读素养的构成及教学启示[J].中国外语教育,2015(1):16-24,104.
[2]王 薔,敖娜仁图雅.中小学英语绘本教学的途径与方法[J].课程·教材·教法,2017(4):68-73.
[3]董桂娟,董文芳,王文静.英语阅读流畅性教学的有效开展[J].中国教育学刊,2013(7):5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