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号教室:基于数据研究的教师伙伴研修基地

2018-12-10 09:27陈馨
江苏教育研究 2018年25期
关键词:教师发展

陈馨

摘要:南京市金陵汇文学校小学部通过数据研究,切合教师发展需求点,服务教师发展关键期,激发教师发展内驱力,建构了包括全员研修、职初教师培养、骨干教师培养、卓越教师培养的教师伙伴研修体系,打造了“1+N”研修共同体、卷入式校本研修、校本课程开发行动等教师伙伴研修平台。

关键词:伙伴研修;教师发展;数据研究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8)09A-0024-04

南京市金陵汇文学校小学部创办之初只有6个班,十几位教师,我们把第7间教室留给了教师,“7号教室”教师校本研修基地由此诞生。建校十年后,学校已有五十多个班级,一百多位教师,但7号教室一直是学校校本研修的基地。

7号教室的任务主要有:获取最前沿的教育信息,采集较客观的教育数据,实施能操作的教育实验,推荐有意义的教育成果。目前,7号教室开展了教师发展数据研究,构建了教师伙伴研修体系,开发了教师伙伴研修平台。

一、教师发展数据研究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学校建立数据研究中心,更广泛地搜集数据,更深入地了解教师,进行有效的教师团队跟踪监测,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尽可能科学、精准的个性化指导和帮助,推动全体教师的成长。每学年,数据研究中心都会面向学生、家长、教师开展二十多项问卷调查,发出和回收的调查问卷达上万份。

1.数据研究,切合教师发展需求点

每学期学校都会对全体教师进行“人和书约活动前期调查”“‘名师点课问卷调查”“教师讲坛的资源调查”等问卷调查,根据教师的需求,安排一系列教师研修活动。开学第一周,每位教师实名填写问卷,推荐开设教师讲坛、执教“名师点课”、做专题讲座的教师和活动的主题,并且在写出推荐理由。学校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根据得票数各选取2位教师开设教师讲坛、执教“名师点课”。这些研修活动基于数据调查,切合教师需求,深受教师欢迎。

数据研究中心的数据统计显示,每学期的教师讲坛教师投票最多的两个专题分别是教师能力培养专题和教师视野拓展专题,教师能力培养专题内容主要包括项目分享、培训分享、妙招分享、公众号分享等,教师视野拓展专题内容主要包括电影分享、好书分享、旅行分享、才艺分享等。

“名师点课”活动开展了6年,数据统计发现:前三年,语文、数学两个学科的点击率合计高达83%。学校于是对全体教师进行了全学科教育、跨学科学习以及学科整合等观念的引导,并且全方位地推介各个学科的骨干教师的教学特色。后三年,语、数之外学科教师被点课的比例明显增高,每学期都不低于50%。说明教师对“名师点课”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综合化。活动开展至今,在“名师点课”中开讲座和上课的骨干教师占全体教师的40%,教学内容涉及所有学科。教師们通过全学科的观课研课,对课堂教学有了更多的深度思考。

2.数据研究,服务教师发展关键期

学校把教师分为入职教师、职初教师、骨干教师和卓越教师四个发展阶段,并对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特别是处于发展关键期的入职教师和职初教师,开展有针对性的数据调查。每学年,学校都组织新教师所在年级组、学科组的教师对新教师进行“入职教师满意度调查”,在任职五年内的职初教师任教班级的学生、家长、教师中进行“职初教师综合评价”抽样调查,并组织各年级学生对所有任课教师进行“全体教师教学评价调查”。每学年,上述调查都要发放问卷两千多份,通过问卷调查、课堂观察、教师和学生访谈等途径,对教师职业行为进行客观、综合的评价。

基于调查数据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关注与培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试以学校职初教师的发展为例:对于教师而言,入职的前五年非常重要,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师发展的质态。基于调查数据,学校通过常态培养、阶段考核、优师引领、团队帮扶等一系列方法和措施,帮助职初教师实现专业发展。2016—2018连续三年,学校均有青年教师在南京市职初教师考核中获一等奖,其中2018年更是取得了语文、数学、科学学科三位教师同时获得一等奖的佳绩。

3.数据研究,激发教师发展内驱力

制订个人发展规划是促进教师成长的有效途径,但调查显示,教师制订个人发展规划往往流于形式,难以得到落实。针对这一现象,笔者认为:(1)青年教师大多把成为市、区级骨干教师作为自己的努力目标,但有些成熟教师因没有明确的发展目标而缺乏后续发展内驱力,亟须引导这些教师确立努力方向。(2)教师发展需要内力与外力相结合,其中内驱力对于教师发展尤为重要。(3)学校的教师发展工作应更深入地了解教师个体的发展困惑与需求,这样学校提供的帮助与指导才更为切实有效。(4)学校的发展需要充分挖掘每位教师的潜能,积极调动每位教师的积极性,而不应倚重部分教师的脱颖而出。

根据教师发展的实际情况,学校重新设计了《教师个人发展三年规划表》,规划表除教师基本信息外,还包括个人规划、现有基础、成长途径、目前存在的困难、希望学校给予的支持等板块。教师结合自身情况,在厘清自己发展基础和发展愿景的基础上,制订个人发展规划。数据研究中心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为教师制订和实施发展规划提供个性化指导和服务。借助数据调查,教师对自己专业发展现状的分析更客观,专业发展方向的选择更明确,专业发展着力点的定位更精准。

二、教师伙伴研修体系

为了更好地激发教师的内在需求,学校根据教师队伍的实际情况,面向全体教师开展分层研修,构建针对不同群体、不同层次的“T”型教师研修体系。该体系以全员研修、职初教师培养、骨干教师培养、卓越教师培养四大板块为横轴,开展分类研修;以不同层次教师群体深度研修为纵轴,组织分层研修(如图1)。

现对其中的研修项目择其要介绍如下:

1.教师讲坛

教师是既是教育工作者,又是普通人。作为教师,他们尽心尽力、积极探索,积累了教育经验,掌握了教育技巧;作为普通人,他们热爱生命、享受生活,培养了自己的兴趣爱好,形成了自己的生活品味。教师讲坛的主题比较宽泛,可以是旅行之感、茶艺之道,也可以是管理妙招、教学心得。教师讲坛一直深受教师们的喜爱,在这里,既可以领略教师们的教育风采,也可以分享他们的美好生活。

2.名师点课

学校成立了多个名师工作室,在邀请专家来校指导,促进名师成长的同时,也让名师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不断辐射出能量,助推教师的成长。为了更好地发挥名师的引领与辐射作用,每学期学校都会进行“名师点课”小调查,根据教师的意愿,组织名师开设观摩课,开放课堂,分享经验,共同研究,从而促进教师群体的整体提升。

3.师徒结对

师徒结对,充分发挥经验丰富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是青年教师培养广泛采用的一种方式。学校尝试采用了多样的师徒结队方式,如一徒多师、一师多徒、亦师亦徒、团队协作等。学校在强化名师引领的同时,注重发挥团队的辐射作用,让青年教师在“帮学智囊团”中集众家之长,促自我成长。

4.“微”言大义

学校OA平台上,我们开发了“‘微言大义”栏目,教师可以通过手机客户端随时随地登录,分享所学、所思、所见。分享的内容可以是一本书、一篇文章,也可以是一张图片、一段视频。成熟教师可以分享专业的教学经验;骨干教师可以分享前沿的研究成果;青年教师可以把平时工作中遇到的困惑在这里提出,小伙伴们会纷纷支着,实现团队分享、碎片化学习。这样,不管是在家、在路上、在车上,打开手机,“微”言大义就成为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互帮互助、彼此温暖的港湾,也成了他们彼此学习的神器,7号教室的学习空间延伸至网络平台。

5.伙伴成长营

《学记》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教师的专业成长,除了需要自身的不懈努力,也离不开伙伴之间的切磋琢磨。学校针对不同的学科,建立了不同的伙伴成长营。学科教师们聚集在一起,就某一个问题共同探讨,互相学习,实现共同成长。

6.名师1+1

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充分发挥名师引领作用。名师1+1,即学校邀请校内外的名师,或一位特级教师指导一位卓越教师,或一位卓越教师指导一位骨干教师,或一位卓越教师指导一个教师团队,通过观课议课、沙龙研讨等方式,促使教师形成教育特色、教育风格。“名师1+1”不仅能促进骨干教师、教师团队的成长,培育卓越教师,而且也能发挥教学相长作用,让卓越教师在指导骨干教师、教师团队的过程中实现自我成长。

三、教师伙伴研修平台

1.“1+N”研修共同体

学校积极尝试与教研部门、科研部门、高校、其他中小学联手,建立“1+N”研修共同体,通过教研引领、校际携手、集团共研、高校合作等方式拓宽研修的空间。学校先后与南京市教研室、南京市教科所、南京市教师培训中心、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南京晓庄学院、南京市拉萨路小学教育集团等单位合作,组建常青藤研课中心、“萤火虫”书社、教育书院、活力教师团队、“彩虹糖”阅读中心等各具特色的“1+N”研修共同体,以优化教师研修资源,拓宽教师发展路径,为教师提供了互相学习、交流、成长的平台。

2.卷入式校本研修

学校探索了以卷入式研修为主体的教师伙伴学习校本研修方式。卷入式校本研修以学校教研组为单位,以自下而上的方式聚焦问题,以全员参加、全程卷入为制度保证,以全程录像为技术手段,以“课例研究—现场互动—反思跟进”为研修路径,最终指向教师专业发展。以“卷入”的研修方式来聚焦问题、研究课例,真实客观,务实有效,每位参与者都投入其中,经历头脑风暴,迸发智慧火花,实现全程卷入、融合思考、共同成长。近年来,学校面向省、市、区开展了8次卷入式校本研修观摩研讨活动,搭建了教师“伙伴学习”的开放平台。

卷入式校本研修,讓所有参与的教师把自己真正放在一个研究者的位置,更认真地投入研修过程。和传统的教研活动相比较,卷入式校本研修关注的问题更有针对性,观课议课的目的更加明确,呈现的教学信息更加真实、具体,这就使得研修的过程更加客观科学。教师们在交流的过程中对问题的认识更加准确,体验更加深刻。经历研修本身就是一种成长,在卷入式研修中,人人都是主角,“卷入”成就深度。

3.校本课程开发行动

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主体,课程开发能够有效提升教师的课程能力,并进而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为了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驱力,也为了让儿童有更多元的学习空间,我们鼓励老师根据自己的研究专长和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各具特色、丰富多样的“I课程”(即“‘我课程”)。每学期伊始,学校都会针对学生的课程需求、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及校本课程实施情况,设计校本课程科目需求调查表、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调查表、学生和家庭校本课程实施情况反馈表、教师课程实施自我评价表等一系列研究用表。调查数据为校本课程内容的确定提供了依据,学校组织教师结合自己的兴趣、特长和学生的需求,自主申报校本课程。学校根据教师申报情况进行优化整合,组织教师独立或合作开发“I课程”。“I课程”开发基于教师自主、基于学科特色、基于年段特点、基于儿童需求,充分体现了“为了儿童”这一立场,需要有尊重和理解儿童的教育情怀、研究和发现儿童的教育探索、支持和发展儿童的教育行动。

学校教师开发的“I课程”多达50多门,主要包括两类:社团课程和拓展课程。社团课程有轻“羽”飞扬、游泳达人、轮滑少年、街舞奇迹、小金陵歌舞剧、叹为观“纸”、陶笛悠悠、创客小栈等;拓展课程有彩虹糖阅读、数学绘本、芽芽课程、成长地图、开心菜园、古法造纸等。这些课程具有如下特点:基于儿童需求,基于教师特长,基于学科融合;淡化学科性,重视创造性,强调整合性。

基于数据的伙伴研修点燃了教师自主研修的热情,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学校现有市、区级骨干教师44位,占全体教师人数的37%。教师承担的省、市、区级课题累计达65项,100%的教师参与省级课题研究,36%的教师有市级个人课题。

责任编辑:杨孝如

猜你喜欢
教师发展
应用型本科院校在职教师发展质量保障体系研究
农村学前教师发展困境及策略研究
如何提高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
教师发展自律动力问题探讨
民办本科院校教师发展现状、分析与对策
中国—东盟背景下广西地区大学英语教师教育与发展的问题和对策
选课制的推行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研究
提升幼儿园教师素养的策略研究
利用多元化评价方式,促进校本课程建设
教师专业成长需求和培训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