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源CT血管造影在糖尿病下肢动脉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2018-12-10 09:15薛云娇杜瑞宾
糖尿病新世界 2018年13期
关键词:诊断糖尿病

薛云娇 杜瑞宾

[摘要] 目的 探索双源CT血管造影在糖尿病下肢动脉诊断中的应用的价值。方法 选取该院2016年6月—2017年12月的52例糖尿病患者,并对这52例患者进行双源CT血管检查,把所有血管分为400个阶段,再检查后注重股动脉、腘动脉、足背动脉、胫前动脉、胫后动脉进行分析,同时还要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进行对比。结果 该次研究的52例糖尿病下肢动脉疾病患者双源CT血管造影正常、轻度狭窄9例(17.3%),重度狭窄11例(21.2%)明显比数字减影血造影16例(30.8%)、2例(3.8%),效果好(P<0.05)。结论 双源CT血管造影检查可以准确的检查出糖尿病患者下肢病变导致血管闭塞和狭窄,为糖尿病患者存在下肢病变的提供了更简便的检查方法,并为临床诊断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因此双源CT血管造影在临床上的应用是值得推广的。

[关键词] 双源CT血管造影;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诊断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8)07(a)-0184-02

下肢动脉疾病是动脉系统常见的且多发性的一种疾病,多发生的人群是在老年人。以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根据相关资料显示,糖尿病患者的下肢都出现不同程度上的动脉病变,主要包括动脉硬化跟动脉闭塞,同时还伴有心梗、高血压、脑中风、高血脂、神经病变等并发症。糖尿病病人比正常人更容易产生动脉粥样硬化,所以下肢动脉硬化和闭塞也是因为动脉的粥样化,并且发展迅速,从而导致冠心病、脑血管意外和下肢坏疽等[1]。随着对医疗事业的重视,也对相关医疗器械进行了革新,双源CT血管造影就是其中一种,也是目前较陈成熟的64层CT技术,加装的2个零兆金属球和两套控测仪器系统,实现了电磁直接驱动,还采用了先进的静音技术,以及特殊的放射线矫正技术,双源CT的扫描技术很快,但是图像的清晰质量也是有保证的,所以双源CT的临床应用,可以挖掘更丰富、更细微的和更本质的患者疾病信息[2]。因此为了得到双源CT在临床中的治疗效果和它与传统造影仪器的对比分析,该院对收治的糖尿病患者采用双源CT血管造影检查,并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下面就将2016年6月—2017年12月间该院收治的52例糖尿病下肢病变患者的诊断报道如下,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次研究选取了该院收治的52例糖尿病患者,其中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在35~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6.7岁,体重在52~80 ㎏之间,平均体重在70.6 ㎏,患者病程在5~30年,平均病龄为18.3年,患者合并高血压的有20例,患者合并下肢疼痛的有12例,患者合并高血脂的有32例,且都患有不同程度的下肢疼痛或者肤色苍白,麻木等症状。同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1.2.1 双源CT血管造影 对糖尿病患者采用西门子双源CT血管造影检查,具体扫描数据去下:螺距为0.7,进床速度为35 mm/周,机架旋转0.38 s/周,准直器宽度为15 mm×1.0 mm;双源CT的计量指数为5.54~6.62 mGy;管电压120 kV,管电流为240 mAs,层厚为64 mm×0.75 mm。在开始扫描时,将患者处于仰卧足先进的体位,由头侧向足侧扫描,主要观察患者的股动脉、腘动脉、足背动脉、胫前动脉、胫后动脉在主动脉的腹腔干水平,从而进行图像建立,并对这些图像进行分析[3]。

1.2.2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所有的糖尿病患者在采用双源CT血管造影后的2~3 d内,再进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诊断,患者体内的肌酐水平没有明显的变化,并且其中有30例患者穿刺右侧,另外22例患者穿刺左侧,然后进行骨骼总动脉造影以及下肢动脉造影。以后由专业的两位医师对这52例患者的造影进行分析判断,如果两位医师存在分歧就必须经过协商达成一致[4]。

1.2.3 图像分析和观察 将原始图像传送到工作站,采用二维最大密度投影和容积在现重新构建出患者下肢血管图像。然后在重点观察股动脉、腘动脉、足背动脉、胫前动脉、胫后动脉、腓动脉、足背动脉,共97个血管节段,分为3个阶段,即正常轻度狭窄、中度狭窄、重度狭窄。观察患者下肢血管有无狭窄,以及狭窄的程度、范围,跟血管管壁的钙化程度,侧支血管的情况。以及有无钙化斑块、官腔有无狭窄和官腔内有无血栓形成,特别是小腿动脉,再观察MIP图像,之前使用CTA发展下肢动脉狭窄和闭塞的情况是以传统的血管造影为标准,其敏感性和特异性都很高,但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医疗方面的技术得到革新后,大多采用MIP,一方面是为了减少不同显示技术诊断能力的认识存在的分歧,另外一方面是为了飞出更准确的数据,所以采用MIP技术,这种技术可以显示更多的小血管分支,能做出更准确的造影图像,因此,医学界的一些技术是必须要提高的[5]。

1.3 观察指标

对这52例患者的动脉硬化和闭塞进行分段,把正常、轻度狭窄分为(0%~25%)的几率,中度狭窄的分为(30%~65%)的几率,重度和闭塞的分为(70%~99%),从而观察患者在治疗前后的动脉闭塞程度并进行分析。

1.4 统计方法

数据应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n(%)],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双源CT血管造影明显比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效果好( P<0.05),见表1。

3 讨论

为了在糖尿病患者中减少下肢病变的症状,所以在进一步的研究新的医疗技术,而现在广泛运用的双源血CT管造影就是比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更好的一种,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是一种电子计算机与X线相结合的检查方法,虽然它在造影时患者感受不到疼痛,但是它是由人去注入影剂,这就会导致有时的剂量不准确,所以,现在采用双源CT血管造影,它是一种通过两套X射线球管系统和两套探测器系统同时采集人体图像的CT装置。它的辐射剂量都是控制在一定的安全范围内的,并且具有较高的时间分辨率,能够在适当的时间里采集图片,在扫描速度、时间分辨率以及空间分辨率上有了更高的突破。根据研究表明,目前CTA、MRA、对于膝盖以上的动脉狭阻病變就具与DSA相似以及相等的诊断能力,但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都>95%,但是一些医院却不再将DSA作为单纯诊断下肢动脉狭阻病变来应用。所以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和非糖尿病性的患者具有不同的病变特点,糖尿病患者更多的是累积膝以下中、小动脉,呈狭窄且多发、程度不等之狭阻改变,这对于血管成像能够准确地、全面地显示病变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糖尿病患者多合并有肾功能损害的病变,安全应用对比剂减少肾毒性也是检查前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6]。因此,目前下肢动脉成像临床应用主要着重于以下几方面的研究:①在减少患者不必要医疗损伤的前提下合理减少对比剂应用以避免肾脏功能受损。②高膝以下及足踝部血管成像敏感度及特异度。③强诊断成像对治疗的辅助作用(也就是对治疗计划进行前瞻性治疗建议、预测疗效、并能够安全方便地进行随访复查)。并且通过下肢TAO的鉴别诊断来看,主要有以下情况:①下肢动脉粥样化硬化闭塞主要发生在患者年龄较大的患者身上,并且这些患者存在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粥样化等系统性的疾病,但是并无年龄差异;②下肢急性动脉栓塞,这种疾病主要是因为动脉壁脱落的血栓随血流流向细小的动脉分叉处所导致的情况;③糖尿病足,因为糖尿病患者大多是血糖很高,而下肢主要表现为间隙性跛行和湿性坏死,以至于不久之后患者的皮肤就会开是溃烂。而双源CT在临床中也具有很大的优势,它可以在短时间内大范围的扫描,适合躯干和肢体等长距离的血管检查,而且MPR、MIP等多种后续处理技术,能避免血管重合,可以清楚地显示血管及其官腔内的情况,其次就是在获得完整下肢血管图像的同时,可以将周围软组织和骨骼以及血管显示成三维立体图,图像的可重复性强,空间分辨率发大大提高,解剖覆盖面广泛,后处理功能强大,操作方便快捷,无创伤等特点,可以很大程度的对临床运用有更好的作用[7]。所以在临床中的应用是值得肯定的。

综上所述,双源CT血管造影检查可以准确的检查出糖尿病患者下肢病变导致血管闭塞和狭窄,为糖尿病患者存在下肢病变的提供了更简便的检查方法,并为临床诊断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因此,双源CT血管造影在临床上的应用是值得推广的。

[参考文献]

[1] 王路,张培毅,石英.双源CT血管成像对糖尿病患者的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研究[J].中国疗养医学,2016,25(2):184-186.

[2] 郑海.双源CT在下肢动脉阻塞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保健营养, 2016,26(19):131-132.

[3] 赵秀芳,司一民,李向辉.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血小板聚集功能的相关分析[J].现代医院,2016,32(55):236,257.

[4] 黄蓉,顾建平,殷信道.新双源CT在下肢动脉阻塞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CT和MRI杂志,2017,77(25):35,86.

[5] 朱宗明,张宗军,季学满.颈动脉粥样硬化老年患者的双源CT血管造影分析[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6,57(35):356,689.

[6] 赖振辉,李晚军,王昕冉.MSCTA在评价脉复生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临床疗效的应用价值[J].中国CT和MRI杂志,2017,36(58):236,789.

[7] 庄磊,甘继军,刘建军.双源CT血管造影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的临床价值[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17,77(23):456,325.

(收稿日期:2018-04-10)

猜你喜欢
诊断糖尿病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早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浅析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的运行诊断及其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