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护理中细节管理的施行意义评定

2018-12-10 09:15黄淑绸陈扬眉
糖尿病新世界 2018年13期
关键词:细节管理血液透析护理

黄淑绸 陈扬眉

[摘要] 目的 探讨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护理中细节管理的施行意义。 方法 将该院于2016年5月—2017年12月收治的58例行血液透析治疗的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依据各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每组29例,对照组施行血液透析常规护理,研究组在该基础上施行细节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高血压、低血压、低血糖、感染以及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均要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是93.1%,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是7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护理中施行细节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护理;细节管理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8)07(a)-0146-03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的多见并发症的一种,其发生和长期血糖持续高水平情况下,导致代谢紊乱和肾脏损伤,若不及时进行治疗和给予有效的护理,甚至可进展成为终末期肾病,会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影响[1]。临床对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的主要疗法是血液透析、血液灌流等,但是该疗法时间比较长,且在透析期间患者会出现程度不一的副作用和并发症,导致患者疗效受到影响[2]。因此必须重视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过程中的合理有效护理[3]。该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护理中细节管理的施行意义,特选择该院于2016年5月—2017年12月收治的58例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予以临床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次研究对象是随机选择该院行血液透析治疗的58例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该次所选患者均满足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糖尿病诊断与分型标准》中关于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诊断标准。依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及研究组分别有29例患者。对照组中,13例女性患者,16例男性患者;患者年龄在33~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9.8±4.4)岁;患者病程2~10年,平均病程为(5.5±0.6)年。研究组中,11例女性患者,18例男性患者;患者年龄在34~6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9.2±4.7)岁;患者病程3~10年,平均病程为(5.8±0.5)年。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29例患者施行血液透析基本护理方法,如:护理人员对患者血压、呼吸以及心率等生命体征的定时监测;加强和患者的交流沟通,提高患者血液透析治疗的信心,让患者始终可以保持积极、乐观心态面对血液透析治疗;此外还必须加强和患者家属的交流沟通,加强患者家属的作用,通过家属的帮助来让患者享有家庭的关怀与温;护理人员要保证治疗室的清净、卫生以及温馨等,定时通风换气,保证室内适宜的温湿度。研究组29例患者在血液透析常规护理中施行细节管理,具体护理方法有以下几方面。

1.2.1 血液透析前的细节管理 ①患者在接受血液透析治疗前,因对血液透析疗法缺乏了解,易出现焦虑、抑郁、抵抗以及恐惧等不良心理,不愿自觉配合治疗,所以护理人员必须为患者仔细、耐心地讲解透析流程、注意要点和透析目的、作用等,并通过健康教育,让患者能够了解发生不良情绪对疾病治疗的危害性,针对不良心理具体原因采取有效的干预方法,以此舒缓患者不良心理,加强患者治疗依从性;还可组织相同疾病的病友同患者予以交流,邀请病友同患者分享自身的诊疗经验,以此让患者愈发配合血液透析治疗和护理;②术前护理人员需要针对患者病情差异来对血管进行选择,应选择粗直血管,确保血管有良好的弹性条件,若血管条件不佳需要在术前2周进行锻炼,如握拳训练,以保证血管充盈度良好。

1.2.2 血液透析中的细节管理 为了对患者的血液透析治疗效果进行改善,必须建立优良血液通路,患者的静脉穿刺部位和动脉穿刺点的距离应当超过9 cm,动脉穿刺点和连接口的距离应当超过5.5 cm,且动脉穿刺点和静脉穿刺点不能在同一血管上;为了缓解患者的穿刺痛苦应尽可能一次性穿刺成功,并且需要不断更换穿刺位置,以有效保护血管。嘱咐患者避免剧烈运动和避免内瘘碰撞,透析时不宜在内瘘肢体进行输血、输液、血压测量等操作,告知患者休息时避免对内侧肢体进行压迫,维持内瘘皮肤清洁;护理人员操作必须严格规范,保证护理环节的细节化、数据化、人性化以及精细化,改善血液透析治疗效果;护理人员应定期参加院内与院外关于该护理操作技巧的培训,更新自己的护理理念,让护理操作更加舒适与准确;密切观察患者在透析期间产生的不适症状,且要及时通知医师处理。

1.2.3 血液透析后的細节管理 ①预防低血压:护理人员应严格限制患者的水、钠摄入量,积极纠正低氧血症,并干预患者的贫血症状,遵医嘱给予患者服用相关的药物。如果患者已经出现低血压必须降低降压药剂量,密切患者病情变化情况;②预防高血压:患者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患者血压可能会大幅度波动,护理人员必须严格监测患者血压水平,防止血压突升,需要为患者耐心解释出现高血压的原因以及如何有效调整自身生活与饮食习惯,对于患者的水、钾、钠摄取量必须进行严格把控,且还要系统监控患者血压水平、血脂水平、血糖水平,合理用药,指导患者自行进行血压血糖等的监测;③预防低血糖:护理人员必须密切监测患者血糖水平,定时监测,以了解血糖控制的情况,并对于容易出现低血糖的患者加强护理和规避风险,并嘱咐其遵医合理饮食和外出随身携带饼干等食物,必须按时用餐,可以依据患者实际身体状况注射胰岛素,以免发生低血糖症状;指导患者学会观察低血糖前兆,若出现低血糖立刻给予葡萄糖静滴和吸氧等干预,并做好对患者的护理干预,如调整糖类药物剂量等;④预防感染: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抵抗力低下,易发生感染,护理人员应为患者选择最适宜其病情的运动训练方法,嘱其养成科学的生活、饮食习惯,对透析室的人流量进行严格控制,严格依据无菌原则消毒透析用物;⑤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在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患者较易发生高血压、低血糖、心力衰竭、心绞痛等并发症,需要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和指导,提高其保健意识和自我管理意识,规范自身的用药、运动和饮食等行为,从而有效进行血糖血压控制和改善机体营养。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出现以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情况。患者并发症主要包括高血压、低血糖、感染以及心脑血管疾病;应用该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估患者护理满意度,总分是100分,非常满意是80分以上,一般满意是60分~80分,不满意是60分以下。

1.4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分析处理,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研究组29例患者出现高血压、低血压、低血糖、感染以及心脑血管疾病的几率要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是72.4%,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是93.1%,研究组护理满意度要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50,P=0.037)。见表2。

3 讨论

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日常生活会受到病情的极大影响,临床一般是选择血液透析疗法治疗该疾病患者,但是在进行长期血液透析治疗期间,患者耐受力会不断减弱而发生系列并发症,甚至产生恶性循环,不利于患者病情恢复。因此医护人员愈发重视如何改善患者血液透析的治疗效果[4]。

细节护理属于新型护理模式,是一种以标准化成果与管理为指导的护理方式,具有较高护理安全性[5]。将其应用到患者透析前、透析中以及透析后,能够让护理工作更具预见性、针对性以及可行性,能够让患者树立正确观念,科学和系统地认知自身疾病情况,且还能舒缓不良心理,让患者始终维持积极、乐观心态接受血液透析治疗及护理,以此减少并发症的发生[6-7]。该次研究发现,研究组患者高血压、低血压、低血糖、感染、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都要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护理中施行细节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患者并发症明显减少,医患关系也愈发和谐,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芳,屈伟娇,陈青.细节管理在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护理中的临床应用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7,5(12):143-144.

[2] 王红伟.细节管理在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护理中的临床应用研究[J].现代养生,2017,18(10下半月版):102-103.

[3] 安琳.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护理中应用细节管理临床作用分析[J].心理医生,2017,5(23):211-212.

[4] 姜利.观察细节管理在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2017,14(27):179-180.

[5] 金玮.细节管理在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15(26):32,41.

[6] 吴美凤,关醒美.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护理对策[J].特別健康,2017,8(22):187-188.

[7] 蒋利华.细节管理在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18(33):30,37.

(收稿日期:2018-04-02)

猜你喜欢
细节管理血液透析护理
急腹症的急诊观察与护理
综合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深静脉导管并发症的影响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推行细节管理方法 提高综合管理水平
中医护理实习带教的思考
中西医结合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