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患者的急诊护理研究

2018-12-10 09:15刘崇崇
糖尿病新世界 2018年13期
关键词:急诊护理护理效果心肌梗死

刘崇崇

[摘要] 目的 探讨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患者的急诊护理效果。 方法 以该院收治的110例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时间分布为2016年11月—2017年11月,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急诊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非典型胸痛、胃肠道反应、意识障碍等临床表现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36%,对照组为78.18%,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2.73%,对照组为52.73%,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死亡2例,53例患者治疗后病情稳定出院;对照组中,死亡9例,46例患者治疗后病情稳定出院,观察组患者的预后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患者采用急诊护理,效果显著。

[关键词] 心肌梗死;糖尿病;急诊护理;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8)07(a)-0120-02

糖尿病患者通常会伴有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其中较为严重的心血管并发症之一是急性心肌梗死[1]。糖尿病患者丧失劳动力甚至死亡的主要原因就是并发急性心肌梗死。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患者病情复杂多变,临床症状不明显,起病隐匿,具有很高的病死率,给病情的观察和护理带来困难。该研究于2016年11月—2017年11月选取该院收治的110例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患者的急诊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该院收治的110例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5例患者。其中,对照组中,男36例,女19例,年龄分布为37~75岁,平均年龄为(51.56±7.61)岁,病程5~11年,平均病程(8.56±2.82)年;观察组中,男35例,女20例,年龄分布为36~76岁,平均年龄为(51.72±7.51)岁,病程6~12年,平均病程(8.71±2.52)年。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急诊护理,具体如下:①密切观察病情。及时观察患者的血压和心率的异常变化,专人持续的心电监测及生命体征,保证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并备好抢救物品、仪器及药品。对不明原因的烦躁休克、冷汗、恶心呕吐、急性呼吸困难、突发晕厥、面色苍白的糖尿病患者,护理人员要高度警惕心肌梗死的可能性,对患者生命体征的變化密切观察,注意预防并发症,熟练掌握心肺复苏和电除颤等技术,对患者的各种病理改变及心电图有无心律失常严密观察,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告知医生进行检查确诊;②加强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熟练各项护理操作,与医生配合默契。护理人员要做到态度亲切热情,减轻患者的焦虑及恐惧,耐心指导家属参与心理护理,对患者及其家属宣教,理解患者的感受,增强患者抗击疾病的信心;③预防感染。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患者早期需要绝对卧床休息,糖尿病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合并心肌梗死会导致患者病情加重,且易并发感染,而感染又诱发血糖升高,会对患者的预后造成影响。因此,护理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无菌操作,定期帮助患者翻身拍背,保持患者身体清洁,维持病室内温湿度适宜,注意室内通风。对于咳嗽痰多者可采用雾化排痰,保持其咽喉湿润;④严格控制血糖。对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患者,有效控制血糖尤为重要。研究显示,患者的血糖应控制在7~9 mmol/L。有条件的可检测血液动力学变化。心力衰竭与血糖的波动幅度大有密切的关系,严重者可发生酮症酸中毒,甚至直接导致死亡。要注意避免各种能诱发心力衰竭的因素,如叮嘱患者避免过量使用地戈辛类药物,忌便秘,保持情绪稳定,使用扩血管药物时要注意防止血压下降[2]。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要对糖尿病导致的大小血管病变密切监测。严密监测患者的血糖,患者控制血糖可以静脉输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根据患者情况定时检测患者血糖。此外,还要注意患者是否存在低血糖状况。可建议患者及家属学会胰岛素的注射和血糖的测定方法[3]。

1.3 观察指标

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和预后。护理满意度采用该院自制调查问卷进行评估。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比较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血糖分别为(6.11±0.68)mmol/L和(8.56±0.62)mmol/L,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754,P=0.000)。观察组患者的非典型胸痛、胃肠道反应、意识障碍等临床表现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36%,对照组为78.18%,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2.73%,对照组为52.73%,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的预后比较

观察组中,死亡2例,53例患者治疗后病情稳定出院;对照组中,死亡9例,46例患者治疗后病情稳定出院,观察组患者的预后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49,P=0.026<0.05)。

3 讨论

糖尿病在临床上比较常见。糖尿病是一种内分泌的代谢障碍性疾病。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会导致病情加重[4]。近年来,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为了降低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的死亡率,加强该病的急诊护理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5]。

该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非典型胸痛、胃肠道反应、意识障碍等临床表现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2.73%,对照组为52.73%,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死亡2例,53例患者治疗后病情稳定出院;对照组中,死亡9例,46例患者治疗后病情稳定出院,观察组患者的预后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一结果说明,急诊护理的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综上所述,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患者采用急诊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预后,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可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袁利娟.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患者的急诊护理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2015,19(8):222-223.

[2] 李娜.探讨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患者的急诊护理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24):166-167.

[3] 冯霞.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的护理[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5,44(4):492-494.

[4] 贾玉杰.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观察及护理[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11(4):179-180.

[5] 刘洋,刘恒亮,耿国英,等.急诊PCI对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影响的研究[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16,11(8):577-581.

(收稿日期:2018-04-07)

猜你喜欢
急诊护理护理效果心肌梗死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舒适护理模式在小儿急性哮喘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
主动脉夹层患者应用急诊护理临床效果分析
老年急腹症患者就诊特点和急诊护理干预
综合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救治过程中的护理效果评价
中医药防治心肌梗死:思考与展望
替格瑞洛在老年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自我保健在预防心肌梗死复发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