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燕平 谢群英 陈联华 徐雪霞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在糖尿病合并甲状腺癌患者中采取优质护理干预对于术后血糖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该院接受治疗的甲状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选取时间段为2016年6月—2017年9月,病例数为128例。通过随机数字法分组分组,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接受优质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前后的空腹血糖情况以及并发症率差异。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护理后两组均显著低于护理前(P<0.05),同时护理后观察组空腹血糖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率为10.94%,对照组并发症率为18.7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针对甲状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模式效果良好,护理后患者的空腹血糖控制较好,并发症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血糖;糖尿病;甲状腺癌;优质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8)07(a)-0118-02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甲状腺癌是恶性肿瘤疾病。近年来,糖尿病合并甲状腺瘤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降低了生活质量,严重者甚至会有生命危险[1]。现阶段治疗此病的就是进行手术,对术后患者血糖值的控制主要依靠护理干预。有效降低血糖值,不仅对患者的术后恢复有所帮助,还能减少相关并发症的产生。为研究护理干预对术后患者的血糖值控制,该院于2016年6月—2017年9月选取128例甲状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为观察对象,分别对其采取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对比实验成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该院接受治疗的甲状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病例数为128例全体患者症状均与甲状腺癌症状标准以及糖尿病症状标准相符合,均签署知情同意书。通过随机数字法分组,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48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在45~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8.43±11.95)岁;观察组中男性患者42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在44~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7.36±9.67)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经分析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选取患者进行分组,分为常规组和优质组2组。对常规组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进行病房护理,心理护理等;优质组患者在采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具体如下[2]。
1.2.1 血糖监测 患者的身体在进行手术后,留有的一定创伤和麻醉剂的残留都有可能引发机体产生应激反应,过大的应激反应会刺激高血糖的发生。所以术后的血糖监测作用很大,详细的观察记录可以随时了解患者的血糖值,出现异常时也能在第一时间告知医生,做出合适的处理。
1.2.2 饮食干预 食物作为人体内糖类物质的重要来源,对其进行科学搭配,合理摄入即可有效控制血糖量。护理人员要对患者摄入的食物足够重视,劝导其少食多餐,建议摄入富含维生素和热量的食物,对钠离子和糖分的摄取要严格把控,可以适当的饮食脂肪,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上述把控要在保证营养达标的基础上进行。对于胰岛素用者,护士要劝导其合理控制胰岛素用量,以免过多使用导致低血糖的发生[3]。
1.2.3 切口护理 该病患者术后留下的手术切口较难在短时间内愈合,患者此阶段的抵抗力和免疫力也有所降低,所以术后一段时间内,创口很容易感染。因此,护士在进行护理服务时,要保证无菌操作,对患者创口进行频繁地观察,尽量保证切口不出血,若切口出现了渗血现象,护理人员要及时擦拭切口周围血迹,更换敷料,避免切口感染[4-5]。患者手术后大多需要卧床静养,护士要定时地帮助患者更改体位或者翻身,以免压疮的产生。尿潴留患者应实施导尿管协助排尿,否则可能会使细菌滋生,对切口造成感染。药物使用上护理人员不可滥用抗生素,一定要遵循医嘱合理给药,每天观察切口的愈合情况,记录患者体温。除护理人员的细致服务外,患者和家属也要听取医护人员的建议,注意自己的个人卫生,勤剪指甲,勤换床单,营造一个干净整洁的住院环境。
1.2.4 喉返神经护理 甲状腺癌患者在進行手术时,单侧喉返神经可能会因手术的影响,受到损伤。护理期间,护理人员要叮嘱此部分患者小心喝水,减少说话,使声带得到足够的修养,若病情较重,可以给予适量地塞米松,帮助恢复[6]。
1.2.5 出院指导 患者出院前1 d,护理人员要详细告知其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具体包括让患者掌握胰岛素的正确用法,定时更换注射部位确保胰岛素可被身体全面吸收;能够自行测量血糖,把握简易的应急处理方法等。另外,还要叮嘱患者在出院后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确保饮食的合理搭配,最好能进行适当的运动,促进身体恢复。患者要记好复查时间,做到及时复查[7]。
1.3 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患者护理前后的空腹血糖值, 同时观察并记录患者并发症情况。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率用[n(%)]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空腹血糖情况
研究显示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护理后两组均显著低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护理后观察组空腹血糖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分析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差异
观察组中患者存在有静脉血栓、感染并发症情况,观察组并发症率为10.94%,对照组中患者存在有静脉血栓、感染、心血管反应以及高血糖等并发症,对照组并发症率为18.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糖尿病作为一种代谢性疾病,其主要特征就是血糖含量高,在临床上的主要表现为“三多一少”,即多饮,多尿,多食和消瘦,还有部分患者存在乏力,肥胖等病症;甲状腺癌发病于甲状腺,是一种恶性肿瘤,临床表现主要为吞咽和呼吸困难,声音嘶哑等。近年来甲状腺瘤合并糖尿病的发病率日渐上升,也成为了医院医治的一个突出问题,给患者和医院都带来了较大的影响。手术是此病的主要医治手段,而术后的合理护理则可以有效控制血糖含量,促进患者的术后康复。糖尿病会影响患者的抗感染能力和术后修复能力,容易让代谢紊乱,不利于甲状腺癌手术的术后恢复。可是,通过优质的护理,多方面开展工作,可以提高甲状腺癌合并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有效控制术后血糖含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8]。
该次研究选取的128例患者,在经过不同护理方法的服务后,对治疗效果进行评定,结果显示:观察组的空腹血糖值为(8.21±2.08)mmol/L,对照组的空腹血糖值为(12.76±1.59)mmol/L,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前者并发症的发病率为10.94%,后者為18.75%,前者也要低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质护理以患者为中心,实行护理责任制,将护理工作的内涵进一步深化,提高了整体护理水平。无论是在工作思想还是医疗行为上,都首先考虑患者的利益,用最真诚的服务获得患者的信任,慢慢增加他们对治疗的依从性,最后达到积极配合治疗,提升治疗效果的作用。所以,在甲状腺癌合并糖尿病的术后护理工作上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能使治疗效果显著提高,值得各院所的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姜月秋.早期肠内营养在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的应用及护理对策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3):96-97.
[2] 李叶,吴丽萍.食管癌合并糖尿病老年术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与血糖监测的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6,33(3):65-66.
[3] 王绪清.分析控制血糖护理在老年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及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2):216.
[4] 陈仙芳,崔冬金,朱萍钗.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促进伤口愈合的护理评价[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9):149-150.
[5] 吴丽宫.肿瘤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护理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7(18):153-154.
[6] 金曼,郭巍莉,马巍,等.探讨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促进伤口愈合的护理效果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2017(15):107-108.
[7] 罗德富,李鸿.2型糖尿病合并甲状腺癌的发生率及预后相关影响因素分析[J].实用癌症杂志,2016,31(4):601-603.
[8] 李艳青,黄晓艳,李湘,等.1例老年甲状腺癌再次手术并发气管瘘及乳糜漏的护理[J].全科护理,2017(35):4461-4462.
(收稿日期:2018-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