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战略是否真的有助于中国经济结构转型?

2018-12-10 07:30杨帆孙祎婉
中国经贸 2018年21期
关键词:产业转移贸易战一带一路

杨帆 孙祎婉

【摘 要】“一带一路”战略给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同时也蕴含着风险。作为促进结构转型的方案,产业转移比产能输出更为有效。在此基础上,中国企业需要通过吸取过往的失败教训,学会科学决策,珍惜并利用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以及中美贸易战带来的启示,才能成功实现国内产业转移,推动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关键词】“一带一路”;经济结构转型;产能输出;产业转移;贸易战

一、引言

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正式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将其纳入中国未来10年发展战略计划中。该倡议涵盖64个沿线国家,占全球经济总量的29%,且其中多数为发展中国家。中国利用自身优势,积极参与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当中。

在“一带一路”战略版图中,中国作为发起国与核心参与国,为沿线国家带来了不可多得的发展机遇。而反过来,这对于中国自身的发展有何益处呢?依据当前的主流观点,“一带一路”建设将有助于加速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具体而言,一方面通过输出过剩产能,减少中国结构转型中因存量过剩造成的阻碍;另一方面通过将部分传统产业转移至周边国家,促进国内产业结构转型。

然而,“一带一路”战略是否真的能有效促进中国经济结构转型?本文认为不能一概而论,具体分析如下。

二、“一带一路”战略下的中国产能输出

1.中国产能输出面临的问题

中国经济在经历快速发展阶段后,已经步入了新常态。在国际经济疲软以及国内部分国有企业尚处在转型过渡时期的大背景下,我国许多产业都面临着产能过剩的局面。按照主流观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部分为发展中国家,经济水平较低且有一定的发展潜力,适合接收来自中国的过剩产能。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未必正确。笔者将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若将运输成本计算在内,则产能输出未必是一项合理的交易。虽然我国过剩的产能中也包括以光伏产品为首的高技术含量商品,但其余大部分还是诸如水泥、钢材、塑料(PVC)等低价值的传统商品。这类商品的运输成本较高,商品价值量又不高,需要仔细权衡成本与收益才可决定是否输出至周边国家。

其次,将上述产品销售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或将极大地加速东道国基础设施建设,挖掘当地的经济发展潜力。但是,如此大体量的产品贸易将对当地相关企业形成技术和产量上的双重冲击,不利于当地产业的发展。在此基础上,若当地政府采取贸易保护措施,制定反倾销对策,则贸易双方都将蒙受巨大的损失。显然,由于相关风险过高,中国顶层决策者和生产商都需慎重考虑。

最后,若中国的产能输出计划不仅涉及国内存量产能输出,还考虑让国内相关产业继续生产并售至国外,则这显然违背了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初衷,既不符合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要求,也无益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发展。

2.解决方案

针对上述问题,应该从多方面入手,寻找可能的解决方案。对于运输成本问题,最直接的解决方案便是发觉中国西部地区的运输潜力。通过在中国西部地区升级现有的公路、铁路等运输通道或建设新的交通设施,将我国与中亚、西亚以及欧洲直接相连,既能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商品贸易缩短运输距离,从而降低成本,又能为沿途地区提供就业岗位,带动周边地区发展。显然,这对于我国发展以及丝路贸易而言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在此基础上,剩下的便是成本收益核算的问题了。然而,从商品性质来看,这终究并不会解决相关贸易成本较高而收益较低的问题。

针对“倾销”问题,最重要的仍是沟通与协商。通过与当地政府和企业保持良好沟通,合理管控銷售规模,避免与之形成恶性竞争。然而,依笔者之见,上述方法知易行难,相关风险仍然较高。

由最后一个问题可知,产能输出或许是解决中国经济结构问题的方案之一,但存在着诸多问题。以我国经济结构转型为目标,无论基于成本、销售抑或生产模式的考量,通过商品贸易的方式输出我国过剩产能都并非明智之举。因此,应着重考虑从产业转移的角度利用“一带一路”战略加速我国经济结构转型。

三、“一带一路”战略下的中国产业转移

1.中国进行区域间产业转移的必要性分析

产业转移,即通过直接投资的方式,将发达区域的部分产业转移到具有一定比较优势的欠发达地区,实现互利共赢。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提升,将部分产业转移至其他国家和地区有着相当的必要性。

首先,基于全球价值链(Global Value Chains,下文简称GVC)理论,中国有必要通过转移低端产业,实现其经济结构向高端产业的转型。在由欧美等发达国家主导的GVC中,各参与国利用自身比较优势,在商品的生产、加工、组装等环节进行分工合作。而作为WTO的正式成员,中国利用自身的资源禀赋和要素价格等优势,成功加入到了全球价值链中的一环。然而,由于中国企业大都从低端制造业做起,其在全球价值链中处于附加值较低的环节。根据相关理论,长期处于低附加值生产环节的国家极易被发达国家“锁定” (刘志彪、张杰,2009),即被迫停留在低端的分工层次上。也因此,中国虽然获得了“世界工厂”的别称,却没有掌握核心技术,更不用说产生国际大品牌了。不仅如此,“低端锁定”的背后还有着更加危险的隐患——由于低端产品可替代性强,“中国制造”可能存在被其他国家取代地位的情况。因此,中国需要尽快摆脱上述“锁定”,向高端产业过渡。而建立并主导区域价值链(Regional Value Chains, 下文简称RVC)正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途径。通过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贸易与投资,将中国部分低附加值产业转移至要素价格较低的发展中国家。在这一价值链中,中国可以维持主导地位并将自身定位于高附加值环节,以此实现国内产业结构的转型。因此,基于价值链理论,中国应该进行产业转移。

其次,中国经济在新常态下积累了过剩的产能。以水泥、钢材等传统产业为首,由于国内市场疲软导致需求不足,即便在数次政策调整后供给仍然过剩。因此,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投资建厂,挖掘国外需求,是一个非常十分有效的方案。

最后,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部分传统产业属于对环境污染较大的重工业产业。在强调“质量”与“绿色”的当代中国发展战略中,此类产业是不可持续发展的。因此,将其转移至国外显得尤为必要。

2.中国进行区域间产业转移的可行性分析

首先,中国进行区域间产业转移有着诸多优点,其一便是产业转移不具备产能输出的缺点。第一,针对产能输出的运输成本,直接投资的方式很好地避开了相关问题。第二,对于产能输出可能存在的“倾销“等问题,产业转移则通过与当地政府或企业合作的方式,在东道国建厂,与本土企业公平竞争,因而不会对本土企业造成难以承受的直接伤害,更不至被当地政府制裁。第三,产业转移本就是将部分传统产业转移至周边国家,保留符合发展要求和环保要求的优势产业。总而言之,与产能输出方式相比,产业转移回避了前者全部的不足。

其次,中国具备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产业转移的现实条件。基于区域价值链理论,不同经济体之间建立区域价值链的前提条件是,区域内各经济体的竞争性较弱且互补性较强。魏龙、王磊(2016)通过实证检验出,中国在纺织业,服装制品业以及电气和光学设备制造业上竞争力较强,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采掘业和石油等燃料加工业上竞争力优于中国。因此,中国与沿线国家可以建立RVC。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的相关研究发现,中国的产业结构在RVC中处于相对高端的环节,这对于在RVC中获得并维持主导地位而言十分重要。

综上所述,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区域间产业转移是可行的方案。

3.中国产业转移现状与未来

近年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额增长迅速。仅2016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便达到1961.5亿美元,同比增长34.7%。中国企业在海外扩张的过程中,有成功也有失败。

在成功案例中,中海油在印尼的并购较为经典。2002年,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中海油) 以5.85亿美元收购了西班牙瑞普索(Repsol-YPE)公司在印度尼西亚五大油田的部分权益,成为印尼最大的海上石油生产商,并在其中三个油田担当作业者。如今,印尼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参与国,与中国的经贸联系比以往更加频繁。通过在印尼进行直接投资,并购当地企业,可以在提升当地经济总量与就业水平的同时,满足中国对石油等燃料的需求,可谓互利共赢。

与此同时,失败的例子也不少。2009年,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建)承建沙特阿拉伯的轻轨项目。然而,因自然环境恶劣、拆迁工作等原因导致项目中止,中铁建承担全部损失。显然,这是由于缺乏经验,且没有经过严格的实地考察与审核步骤,导致决策失误,最终浪费了巨额国有资产。

类似的案例折射出中国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活动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通过前文分析可以得知,以我国经济结构转型为目标,产业转移的方案显然优于产能输出方案。然而,在前者的实践过程中,上述问题也因此最大的阻碍。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我国也应认真吸取发达国家过去在产业转移上的经验教训,以史为鉴,去其糟粕,学其精髓。在此基础上,我们才能更好地面向未来。

在近代历史上,一共发生过四次国际产业转移浪潮。其中,第三次和第四次产业转移与中国及周边国家息息相关。第三次国际产业转移浪潮开始于上世纪70年代,主要转移方向为美国和日本向东亚“四小龙”。其中,日本在亚洲地区的产业转移令其成功在亚洲区域价值链中占据了主导地位。日本先是将轻工业和重工业转移至东亚“四小龙”,其后将汽车等资本密集型产业转移至中国内陆。而后在第四次产业转移浪潮中,东亚“四小龙”将大量产业转移至中国内陆,使得内陆地区的制造业得到飞速发展,也使得中国得到了“世界工厂”的称号。与此同时,中国市场也受到了以美国为首的国际资本青睐。然而,对比美日两国的投资模式即可看出,二者有着很大的区别。其一,日本大多都是中小企业在中国进行投资,而美国则大都是大型跨国企业来华投资建厂,进行生产活动后销往世界各地,包括美国本土。以苹果公司为例,其在华建厂生产并组装后,再销往美国。从贸易的角度,这被算入中国对美销售额之内。也因此,中美贸易逆差作为当下中美贸易战的导火索,被部分地归咎于美企在华生产并销往美国的那部分商品。其二,美日两国在厂商经营方式上有所不同。美国企业在华投资时,对高精尖技术进行了严格保密,以此保持其垄断优势。而日本更多地选择与中国企业合资的方式,以此避免贸易摩擦。东风日产、一汽本田等汽车品牌便是很好的合资典范。

比较美日两种产业转移模式,本文更倾向于日本的做法。对于中国而言,通过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直接投资,与当地企业合资建厂,既能实现国内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又能扶持东道国本土产业,实现双赢。

4.中美贸易战带来的启示

从前文来看,中国经济结构转型是经济发展的必然阶段,而产业转移则是一条必要且可行的解决之道。当下,中国与美国正处于贸易战前夕,双方较量的结果尚未可知。然而,作为一场“世纪大战”,贸易战本身值得我们做出反思。我国的产业转移作为经济结构转型的重要一步,原本目的是重新调配资源,将有限的资源作用于具有更高价值的经济活动中。然而,贸易战提醒我们,经济结构转型的根本目标应该是激活创新意识与能力。只有通过创新积累核心技术,才能确保国家的安全;也只有将创新作为原动力,才能让中国保持其发展优势,在世界经济中独树一帜。

四、结论与展望

中国已经崛起成为世界经济大国,而在其前往经济强国的过程中,经济结构转型是其必经之路。“一带一路”战略在为我国带来机遇的同时,也暗藏着风险。通过前文的分析可以得出,中国要实现产能输出,需要仔细挑选其所输出的产品及目的地,并在开发新的运输通道的同时,注重与东道国政府和企业的密切沟通与合作。换言之,只有在“精打细算”后才有可能实现我国过剩产能的输出。而另一方面,产业转移显然是更好的选择。然而,这其中也暗含着风险与危机。在外投资的企業应注重东道国环境、政治因素等风险评估,避免重蹈覆辙。不仅如此,发达国家以往的产业转移经验和教训也值得我们借鉴与学习。在此基础上,通过科学合理的投资决策,成熟冷静地应对问题,才能成功实现国内产业向丝路沿线国家的转移,保持区域价值链的主导地位,最终促进我国国内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另外,中美贸易战中暴露出的问题也值得我们反省。在产业结构向高端产业过渡的同时,应通过创新,积累各产业链的全套核心技术,避免在危急时刻被外国“掐住脖子”,陷入被动。

参考文献:

[1]刘瑞, 高峰. “一带一路”战略的区位路径选择与化解传统产业产能过剩[J]. 社会科学研究, 2016(1):45-56.

[2]刘志彪,张杰.(2009)“我国本土企业制造业出口决定因素的实证分析,”《经济研究》 第 8 期 .

[3]魏龙, 王磊. 从嵌入全球价值链到主导区域价值链——“一带一路”战略的经济可行性分析[J]. 国际贸易问题, 2016(5):104-115.

[4]张明.直面“一带一路”的六大风险[J]. 国际经济评论, 2015(4).

作者简介:

杨帆(1995—),男,籍贯:湖南隆回,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经济管理研究院2017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宏观经济与金融学等。

孙祎婉(1995—),女,籍贯:吉林长春,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2017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公司治理、资本市场与风险投资。

猜你喜欢
产业转移贸易战一带一路
贸易战重压市场 等待企稳再低吸
如何争取中美贸易无战事(经济茶座)
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战略及关键问题研究
湖南加工贸易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企业生态视角下产业转移实证分析
外商直接投资与吉林省城镇化发展的相关性:一个文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