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萍 柳铭心
摘 要:校园欺凌是一个群体现象,欺凌情境中的参与者包括欺凌者、受欺凌者、强化者(含协助者、起哄者)、局外人和保护者。对于校园欺凌的教育与干预应当结合不同角色的不同行为特征,有针对性有重点地实施。
关键词:欺凌事件;角色;校园;教育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校园欺凌事件的频繁发生,不仅损害了校园这方净土,降低学生对校园安全和社会的信任感,也对卷入事件中的学生身心产生严重的消极影响。对于校园欺凌现象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干预不能只关注欺凌者和被欺凌者,而是必须认识到校园欺凌是一个群体现象,除了欺凌者和被欺凌者,往往还有若干不同状况的旁观者。应当结合不同角色在欺凌事件中不同的行为特征,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对校园欺凌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干预。
一、欺凌事件中的不同角色及其特征
本文采用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将欺凌情境中的参与者划分为5个角色:欺凌者、受欺凌者、强化者(含协助者、起哄者)、局外人和保护者。其中,欺凌者发出和实施欺凌行为,受欺凌者是欺凌行为的对象,强化者、局外人和保护者都属于旁观者。
(一)欺凌者及其特征
欺凌者往往以自我为中心、控制欲强;不善于控制负面情绪、自制力差、容易冲动;敏感多疑、对人心存敌意、缺乏同情心;攻击性强、道德感弱。欺凌对于他们而言是一种自我表现的方法,通过欺凌产生高人一等的感觉。
根据其心理状态,欺凌者可以归为两类:焦虑型欺凌者往往缺少家庭温暖,家长关系不和谐,内心充满孤独感,缺乏安全感,缺乏自信,有较高的焦虑水平,他们通常学习成绩较差或者品行较差,在同伴群体中较不受欢迎,在学校里体验不到成功感;自信型欺凌者对自己有积极的认识、自信、充满安全感,通常身体强壮、喜欢攻击,这类欺凌者的同伴关系呈现出两极状态,他们讲究朋友间的哥们义气,在自己的交际圈中拥有崇拜者追随者,同时又被另一部分同学拒绝和排斥,认为他们粗暴、野蛮、以强凌弱,是“坏孩子”。
(二)受欺凌者及其特征
个体遭受欺凌既有客观原因又有主观因素影响。其中,个性特点和人格特质是个体遭受欺凌的内在易感因素。受欺凌者一般性格懦弱,自我评价较低,自卑感较重;容易焦虑,具有不安全感,比较内向安静,谨小慎微,容易神经过敏;存在某些“缺陷”,比如有不良行为习惯、身体弱小或肥胖等;缺乏社交技巧,不懂得如何与他人相处,比较孤独,缺少朋友,同伴接纳程度较低;不懂得以正确的方式表达自己,常以哭、退缩等消极方式,被贴上“好欺负”的标签等。
研究表明羞怯是预测个体受欺凌的一个重要变量,易害羞的个体容易受到欺凌。当个体对于受欺凌的反应则倾向于采取屈服、哭泣等方式,不敢向家长、教师等报告,会进一步激发和强化欺凌行为。
(三)强化者及其特征
强化者包括协助者和起哄者两种人。协助者事先不知情,并未发起欺凌事件,但事发过程中协助欺凌者、折磨受欺凌者。协助者是欺凌中最大的帮凶,帮凶越多,欺凌行为的发生频率就越高,持续时间就越长,造成的伤害就越大。换言之,因为加入了欺凌行为,协助者实际上也成为了欺凌者。
与协助者不同,起哄者没有直接帮助欺凌者实施欺凌行为,但通过一定的煽动性语言、姿势或行为而鼓动欺凌者,比如在旁边大笑,鼓掌。起哄者表面看来没有参与到欺凌行为中,但是实际上,他们为欺凌者提供了正面反馈,激发了欺凌者的表现欲,让欺凌者变得更加具有攻击性,从而在客观上加强了欺凌行为。
(四)局外人及其特征
局外人是指在面对欺凌行为发生时什么也不做,既不支持又不劝阻欺凌行为的人。他们可能回避、离开欺凌情境,不介入将要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校园欺凌事件,表现消极。
“当雪崩发生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大量研究發现,根本没有完全意义上的“局外人”,每一个围观者都是校园欺凌的“参与者”。Lewis 和Orford 认为:围观者的不作为实质就是对欺凌行为的宽恕或支持。局外人的消极旁观与漠视,对欺凌者来说无形中是一种默许和推动,不仅刺激了欺凌者的表现欲,更使得受欺凌者的无助感、恐慌感持续增加,导致欺凌行为的升级。
之所以这样,可能与局外人的心理成本最低有关。大多数局外人面对他人的痛苦能够产生同情心,但却为了自我保护而选择无视和沉默不语。他们缺乏自信,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制止这种行为,惧怕自己也因此遭受欺凌。他们对周围环境和人信任度不够,认为学校并非安全之所,家长和教师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有限。他们有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却没有做出道德行为,内心会产生负罪感。
(五)保护者及其特征
保护者也称防卫者、捍卫者、帮助者,是指面对欺凌采取积极行动的人。他们站出来制止欺凌事件,并保护、帮助、安慰、支持受欺凌者。他们可能通过喝止、肢体阻挡等方式直接制止欺凌,也可能以求助师长、警察或语言劝阻等间接方式制止欺凌。
保卫者具有坚定的信念,明确反对欺凌,并且他们相信自己的能力,具有较高的自我效能,也具有更强的社会竞争力。汉金斯(Hankins)等的调查也显示,只要旁观者积极干预,在57%的情况下是能够有效制止和结束校园暴力与欺凌的。同时,保卫者的积极行动给受欺凌者提供了心理支持,有助于缓解受欺凌者的无助感,让受欺凌者不再忍气吞声、消极逃避,而是鼓起勇气反抗。
但十分遗憾的是,真正站在被欺凌者一边,为被欺凌者提供实质性帮助的保护者在围观群体所占比例很小。研究显示,仅有11%的旁观者采取了直接干预欺凌的措施。
二、针对欺凌事件中不同角色的教育和干预
一旦发生校园欺凌事件,我们一定要及时进行处理和干预,尽量将伤害降到最低。但同时要充分评估欺凌现象的复杂性,不能简单地以暴制暴。正如《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2017年11月教育部等十一部门印发)中所指出的,按照教育为先、预防为主、保护为要、法治为基的原则,健全预防、处置学生欺凌的工作体制和规章制度,形成防治中小学生欺凌长效机制,确保把中小学生欺凌防治工作落到实处,把校园建设成最安全、最阳光的地方。
(一)对于欺凌者,给予批评处罚,教育转化的重点是调整认知,树立正确的是非善恶观
欺凌发生之后,欺凌者应受到某种制裁,对构成违法犯罪的学生,应根据《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予以处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但从轻处罚不等于不处罚。对实施欺凌的学生,学校和家长要进行严肃批评教育和警示谈话,情节较重的,公安机关应参与警示教育。学校可视具体情节和危害程度给予实施欺凌学生纪律处分,将其表现记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同时,我们必须认识到欺凌者同样也是学生,对他们的改造还要充分了解其行为动机和深层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引导和帮扶,给予其改过机会,避免歧视性对待。帮助和转化欺凌者的重点在于调整其消极偏差的认知,引导他们认识到通过欺凌并不会抬高自己的形象,引导他们去理解和感受别人的痛苦,对欺凌行为感到内疚和罪恶;让他们走出“自我中心”,当遇到挫折、委屈时,要减少敌意归因,学会冷静,学会更多非攻击性的解决问题的方式。
(二)对于受欺凌者,及时开展心理辅导,促使他们尽快走出心理阴影,回归正常学习生活,重点是帮助他们恢复安全感和信心
校园欺凌行为是对受欺凌者生命的不尊重和践踏。除了身体方面的治疗,更要重视受欺凌者的心理急救。受欺凌者如果表现出恐惧、焦虑、紧张,要了解这是遭遇创伤后的反应,不要急于改变或回避这种感受;有些受欺凌者由于对外界的安全感和信任感遭到破坏,可能需要在家里调整一段时间,这时候尤其需要成人的安慰和陪伴,要耐心倾听和接纳,助其疏导和化解负面情绪,并重新建立对他人的信心;当校园欺凌事件特别严重,学生的情绪和心理受到明显影响时,需要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和治疗。
研究发现,学生所拥有的朋友数量与他们所受到的欺凌次数成负相关;即学生的朋友群体越大,遭到欺凌的可能性就越小;而朋友越少的学生越有可能遭到同龄人的欺凌。因此,切实帮助和改变受欺凌者,除了增强他们的自信自尊,对自己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提高自我评价外,要引导他们克服闭锁心理,主动参加团体活动,锻炼社交技能,营造和谐的同伴关系。
(三)对于强化者,除了视其情节轻重给予批评处罚外,教育帮助的重点是唤醒和增强其同理心
如前所述,强化者包括协助者与起哄者。其中,协助者由于直接参与了欺凌行为,所以要受到和欺凌者基本相同的严厉的批评处罚,以消除他们协同作恶的侥幸心理。
起哄者间接参与欺凌行为,对欺凌行为起到了实质性的推波助澜、扩大伤害的作用,所以也要对其批评教育,视其破坏程度给予处罚,让他们认识并改正不当行为。
针对于强化者的过度自我中心,缺乏对人的同情与怜悯,应当着重训练他们的同理心,即共情他人的能力,可以通过组织他们体验情景和角色扮演,换位思考,认识到欺凌的严重危害,然后在团体内进行交流,体会别人的感受,特别是要能体悟别人的痛苦。研究发现,个体的共情水平越高,助人倾向越明显。
(四)对于局外者,要把勇于担当的价值观传递给他们,提高他们积极干预的意识,增强他们的责任心
局外者秉持“枪打出头鸟”“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等明哲保身的信条,这或许是他们成长过程中习得的消极的处事哲学。在对欺凌行为进行干预的过程中,教育者要把“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天下兴亡,匹夫之责”“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传统文化中强调人要奋发有为、勇于担当的积极的价值观传递给他们,启迪他们的道德情感,提升他们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
当然,我们绝非要将无限的道德责任附加给学生,而是希望他们知道“乐于助人”的品格,面对欺凌,不再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而是能够做出一些积极的行为反应。
(五)对于保护者,要在大力肯定表扬的同时,教给他们有效的救助技能
保护者的品格和行为十分难得而宝贵。一方面要把他们树立为大家学习的榜样;另一方面,应该传授应急事件的处理方法,教给他们有效的救助技能,使他们提高助人行为的成功概率。我们鼓励在保证自己安全的情况下采取干预欺凌的措施。如果不存在明显的危险因素,可以相机直接帮助被欺凌者,不能做出刺激欺凌者的举动;而如果遇到危机情形,像欺凌者人多势众、持有杀伤性器械等,应选择报警或者向老师、家长等成年人求援。应在对学生的生命教育和安全教育中融入校园欺凌主题的内容,培养他们临危不乱、自护自救以及化解冲突的能力。
上述干预和教育策略是针对于校园欺凌情境中不同角色的工作重点。作为成年人,我们在面对校园欺凌问题时要客观理性,要澄清事实,审慎妥善地处理矛盾冲突,解决问题要充满人性关怀,避免让事态扩大化。我们要对欺凌者进行处罚,要指导学生掌握应对校园欺凌的方法技巧,但更重要的是培育学生积极健康的人格品质,营造团结友爱的人际氛围。
参考文献
[1]Salmivalli,C. Bullying and the Peer Group:A Review[J].Aggression and Violent Behavior,2010(2).
[2]吴妮.旁观者群体对欺负行为影响的研究综述[J].中国校外教育, 2009(10).
[3]丁一杰.青少年校园欺凌现象及应对策略研究[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5.
[4]Cassidy,T.Bullying and victimisation in school children:The role of social identity,problem-solving style, and familyand school context[J].Social Psychology ofEducation,2009(12).
[5]谷传华,张文新.小学儿童欺负与人格倾向的关系[J].心理学报,2003(1).
[6]劉俊升,赵燕.童年中期受欺负与问题行为之关系:一项两年纵向研究[J].心理科学,2013(3).
[7]付美云,马华维,乐国安.职场欺负的旁观者:角色、行为与影响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2014(6).
[8]李洋.欺负情境中的部分角色行为与道德判断水平的关系[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9]Latane B,Nida S.Ten years of research on group size and helping[J]. Psycholo-gical Bulletin,1981(2).
[10]罗建河.国外中小学校园欺侮行为研究述评[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7(9).
[11]https://baike.baidu.com/item/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22300485?fr=aladdin.
[12]杨海,汪耿夫,肖勇等.初中生青春发育时相与同伴欺凌行为的相关性[J].中国学校卫生,2016(2).
[13]闫志英,张奇勇,杨晓岚.共情对助人倾向的影响:人格的调节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