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中外联演宣传 塑造我军良好形象
——中国-东盟“海上联演-2018”舆论宣传研析

2018-12-10 12:29:02李华敏
国防 2018年12期
关键词:联训宣传报道舆论

李华敏 高 毅

内容提要:新时代,随着中国与其他国家进行联演联训的力度不断加强,中国军队走出国门、亮相世界舞台的频率越来越高,舆论宣传作用愈发凸显。中国-东盟“海上联演-2018”活动的舆论宣传做到了准确把握宣传报道主基调,确保舆论宣传的正确方向;大胆创新运用新媒体平台,提高舆论宣传的传播效力;发挥外宣外媒传话筒作用,向外传递我方的立场声音;优化整合专家与媒体力量,提升宣传报道的深度层次——全面展示我军威武文明之师的风采。

2018年10月22~28日,为期7天的中国-东盟“海上联演-2018”在广东湛江及其以东海空域举行。此次联演,综合运用平面媒体、广播电视、网络新媒体和融媒体,形成了媒体动态跟进、专家深度解读、视频现场直播、民众热议点赞的良性局面,在国际国内形成了强大的舆论声势,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有力展示了中国与东盟军事交流的积极成果,有力展示了中国和东盟共同维护南海和平稳定的愿望决心,有力展示了我军开放自信的良好形象,实现了通过舆论宣传促进落实中国-东盟防务高层共识、深化我与东盟防务安全互信合作、经略塑造周边等目的,得到中央军委机关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外交部、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分别在10月份例行记者招待会上称,中国-东盟“海上联演-2018”取得了丰硕成果。总结梳理此次联演的舆论宣传工作,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经验与启示。

一、准确把握宣传报道主基调,确保舆论宣传的正确方向

充分理解和坚决贯彻上级决策意图,注重统筹考虑国内外形势和相关方向安全环境,才能确保中外联演联训舆论宣传积极稳妥、方向不偏。此次联演,既是东盟首次与单一国家进行联合军演,也是我军首次与东盟各国军队开展海上联演,还是南部战区首次牵头组织的多国联演活动,政治性强、外界关注度高,如把握不好报道原则和宣传基调,极易引发外界炒作,造成国家政治外交被动。

坚持客观报道联演情况。统筹设置分组采访,建立联演新闻素材共享平台和数据库,确保所有记者都能深入联演现场采写新闻稿件,都能用事实说话,用现场素材呈现联演盛况,确保宣传报道主题不虚构、不拔高,宣传报道内容不编造、不妄议。

坚持正面解读联演意义。结合联演岸港活动、海上联演、演练总结三个阶段,解读中国与东盟致力于共同维护南海地区和平与安全的信心和决心、解读中国与东盟各国海军务实海上安全合作关系、解读推进《海上意外相遇规则》运用完善的重要意义,确保报道议题和内容的积极正向。

坚持报道不针对第三方。宣传报道内容,既不针对任何第三方,也不对比中国与东盟各国军队优劣,更不过细展示我与东盟参演舰艇武器装备性能,重点宣传报道我与东盟举行海上联演重要性,积极探索海上联合搜救响应机制、方式方法和运行模式,充分展示中国军队开放自信的良好形象。

二、大胆创新运用新媒体平台,提高舆论宣传的传播效力

打破以往传统媒体“独步天下”的惯例和现状,充分利用新媒体、融媒体传播更新速度快、信息容量大、受众层面广和超文本互动性强等特点,把新媒体、融媒体作为提高舆论宣传效力的新增长点,最大限度提高中外联演联训舆论宣传的影响力、穿透力。

精心策划网络直播。结合联演方案计划,寻找挖掘吸引受众、影响力大、积极正面的直播亮点,先后与央视直播间、央视新闻移动网、中国军视网、今日头条视频,以及“当代海军”“南海舰队”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联合策划了军事文体活动交流、舰艇开放、海上实兵演练现场等5场网络直播,推出了《看中外潜水员水下作业》《舰艇开放,近距离领略各国战舰风采》等网络直播新闻,引起广大网友高度关注,累计在线观看人数达三百多万次。

精心制作新媒体产品。在联演结束前,组织央视直播间、中国军视网、“南海舰队”微信公众号等团队,围绕增进我与东盟国家互信、深化我与东盟国家务实合作等主题,全面梳理联演视频图片素材,制作了《震撼!一张图带你回顾中国-东盟“海上联演-2018”精彩瞬间》《全景式回眸联演难忘画面》《友谊的小船欢迎乘坐》等新媒体产品,实现两微一端全覆盖,点击率达2.5亿次,进一步增强和深化舆论宣传效果。

精心组织融媒体推送。针对参与联演报道媒体单位多、传播渠道广等特点,积极与权威新闻单位沟通协调,力争对每条新闻进行整合报道,通过资源融、内容融、宣传融,确保联演报道不断推陈出新。先后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中央电视台和几大上星卫视等融媒体矩阵上,推出《六国军舰同时集结在这里所为何事?》《在联合演练中深化互信》等有影响、有深度、有质量的新闻,浏览量均突破10万+,取得了超出预期的宣传效果。

三、发挥外宣外媒传话筒作用,向外传递我方的立场声音

摒弃以往我军面对外宣外媒不敢说、不能说、不愿说,甚至人为设置报道障碍的封闭式思维理念,主动设置议题、主动联动报道,充分发挥外宣外媒在中外联演联训中的国际传播力。联演开始前,积极与外事部门联系,了解掌握东盟国家媒体记者参加联演报道的情况信息,第一时间组织新闻中心骨干,对照舆论宣传方案,研拟外媒报道计划,列出报道清单,并迅速与相关国家负责宣传报道的新闻官进行沟通协调,明确了采访谁、怎么采访、什么方式、哪些内容等事项,为借助外媒扩大我联演活动在国际舆论场上宣传效果畅通了渠道、打好了基础、达成了共识。

宣传联演成果。坚持“外媒为我所有、外宣以我为主”原则,创新宣传思路、整合外界资源、完善协调机制,使外宣外媒步调一致聚焦报道联演预期成果。协调安排《中国日报》、新加坡《联合早报》等外宣外媒记者随舰出海,对参演舰艇《海上意外相遇规则》知识抢答、海上实兵演练科目等给予翔实的宣传报道。所有采写稿件都以我方立场、海外视角、世界表达的方式,向国际社会多维展示联演成果。东盟轮值主席国新加坡国防部专门发布消息,称赞此次联演成果丰硕、举办成功。

展示自信形象。使外宣外媒始终站在我方立场、支持我方观点、传递我方信息,全面客观地向国际社会介绍联演、说明联演、解释联演,借助外宣外媒传播力影响力,把联演打造成在国际舆论场塑造中国军队面向世界、开放自信的最重要窗口,有力争取了国际舆论对我与东盟举行联合演练维护南海地区和平稳定决心能力的支持和认同,有力回应了外界的关切和猜测。

增进友谊互信。组织多语种翻译官,配合《中国日报》、中新社等外宣媒体记者与各国参演官兵交流互动。利用舰艇开放日,联合采访新加坡“忠诚号”护卫舰舰长、我方“广州”舰舰长;在闭幕式上与新加坡媒体联合采访双方指挥员,通过报道参演国家舰艇上的普通官兵、舰长和指挥员等不同身份人员,以及他们对联演积极正面的表达阐述,多层次、多场景,声情并茂展现中国和东盟国家之间的互信、合作与友谊。

四、优化整合专家与媒体力量,提升宣传报道的深度层次

统筹外宣专家发言与媒体报道,使其融入中外联演联训宣传报道的全过程、全要素,既充分利用外宣专家在国际国内的影响力,又充分彰显新媒体的传播力,增强了外宣专家评论解读的多样性、权威性,避免了新闻报道的单一性、单调性,使外宣专家与媒体记者发挥作用相得益彰。

专家一线解读。由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宣传局指导,与海军政治工作部宣传局协调,邀请相关专家学者到联演一线,对演习的科目、目的、意义等情况进行全面系统地跟进解读,提高联演的透明度、知名度和影响力。

媒体跟进访谈。组织外宣专家和媒体记者面对面的沟通交流,消除对联演理解认识上的偏差,明确外宣专家与媒体的职责分工,搞好配合互动。各大媒体根据各自的版面策划、报道主题和稿件采写需要,列出问题清单,由外宣专家作解答,不仅提高了新闻稿件的深度和层次,而且弥补了某些新闻报道权威性的不足。

一体联动发力。主动设置我与东盟增进友谊互信、强化务实合作、推进《海上意外相遇规则》运用等议题,由外宣专家同步跟进解读、媒体记者在现场跟踪报道,坚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综合用力。这种外宣专家和新闻媒体相互嵌入、一体发力的宣传形式,对中外联演联训的舆论宣传起到了“画龙点睛”的功效。

猜你喜欢
联训宣传报道舆论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环球时报(2019-04-12)2019-04-12 08:19:01
精准扶贫宣传报道的创新路径
新闻传播(2018年15期)2018-09-18 03:20:00
把好节奏、踩准节拍,凝心聚力铸自信——浙报集团迎接十九大宣传报道中的探索
传媒评论(2017年10期)2017-03-01 07:43:19
突发性消防新闻宣传报道的相关思考
新闻传播(2016年9期)2016-09-26 12:20:36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谁能引领现代舆论场?
中国记者(2014年6期)2014-03-01 01:39:54
舆论引导中度的把握
声屏世界(2014年6期)2014-02-28 15:18:07
武器装备联保联训作用发挥问题研究
文山州注重加强应急应战军地联训联演
国防(2014年3期)2014-01-04 05:51:04
联保联训发展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