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明 曹延中 洛 岩
内容提要:“中国威胁论”,是美国等西方国家歪曲抹黑中国形象的论调,国际反华势力遏制中国发展的惯用战略手段,在我国由大向强发展的关键时期和阶段再度泛起。新一轮“中国威胁论”呈现出传播范围更加广泛、表现形式更加多样、主从关系更为明显、侧重点更加突出等特点,是国际战略格局深刻调整的现实反映及国际矛盾和地区冲突的集中体现,旨在为其政府对华采取敌视和强硬政策创造舆论环境,干扰阻滞我国际影响力、软实力发展及和平发展、民族复兴进程。
“中国威胁论”,是基于冷战思维、文化偏见、双重标准对中国形象刻意进行负面解读、歪曲抹黑的一种论调。在国际战略格局深度调整、大国战略竞争日趋激烈、我国由大向强稳步发展的背景下,新一轮“中国威胁论”再度泛起。
自2010年开始的新一轮“中国威胁论”,是以往“中国威胁论”的升级版,在传播范围、表现形式等方面出现新的特点。
从2010年以来,“中国威胁论”的传播不再局限于美、法、英、澳、日等西方国家,我周边部分国家(地区)也相继加入炒作行列,拉丁美洲地区和中东、北非地区一些国家也跟风炒作。据各国主流媒体刊登的相关文章数量统计,我周边国家和地区,有18个进入前50名,拉丁美洲地区有7个国家进入前50名,中东和北非地区有7个国家进入前50名。
各国主流媒体“中国威胁论”相关报道涉及政治制度、意识形态、经济、军事等各个领域,论调表现形式趋于多样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崩溃论”“中国责任论”“中国膨胀论”“中国妖魔论”都曾多次上演。近年来,随着中国逐步由大变强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中国与世界接触、碰撞的频率不断增多,这些论调再次抬头且具象化趋势日益明显,相继演化出“科技威胁论”“生态威胁论”“环境威胁论”“软实力威胁论”“网络威胁论”等论调。
欧美国家是新一轮“中国威胁论”的始作俑者,明显处于主导地位。而其他对我有经济、安全等各种顾虑或忧虑的国家,在这场大潮中也发挥着联动传导、推波助澜的作用。宣扬“中国威胁论”较多的主要是西方国家,宣扬“中国威胁论”较多的媒体也主要是西方媒体。而我周边国家(地区)以及拉美、中东和北非国家是“中国威胁论”重要传播地区。相关统计表明,报道量居前20位的媒体有4家是我周边国家和地区媒体。报道量居前50位的国家和地区中,美国等西方国家占16个,我周边国家和地区有14个,中东和北非国家9个,拉丁美洲国家8个。
“中国威胁论”涉及领域广泛,但各国媒体关注重点有所不同。其中,各国对“经济威胁”和“军事威胁”最为关注。欧美国家媒体侧重宣扬中国“经济威胁”,军方强调中国“军事威胁”。印度、日本等周边国家(地区)更关注中国的“军事威胁”,消极解读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中巴亲密关系、中国海外基地建设等事件。美国皮尤研究中心2017年的一项民调印证了媒体关注点对于民众的影响。在受调查民众中,52%的美国人表示担心中国的经济实力,36%担心军事实力;64%的日本人和44%的印度人担心中国军事实力。广大拉丁美洲地区和中东地区国家,主要转载西方及中国周边国家(地区)报道,与国家利益相关各类威胁都有关注,也各有侧重。
“中国威胁论”并非凭空产生,有其深刻的历史和现实根源。新一轮“中国威胁论”,有人制造,有人传播,有人接受,根源在于中国与美国等西方国家之间的理念性冲突和结构性矛盾,以及与其他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新老矛盾。这些矛盾在西方实力衰落、中国实力上升的背景下酝酿发酵,经各类政治势力推动操纵,形成了一股危险的潮流。
新一轮“中国威胁论”产生的最大现实因素是,中国的快速发展与西方的相对衰落及其所带来的国际战略格局的深刻变化。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加速发展与西方遭遇发展困境形成鲜明对比,成为“中国威胁论”急剧发酵的注脚。“西方中心论”和“历史终结论”者向来把西方模式奉为社会发展的“终极模式”,由巨大“现实反差”而产生的疑惧情绪日益蔓延,进而把“另类”的中国发展模式视为“西方模式”及其价值体系的严峻威胁。“自己有病,让别人吃药,最后还能把自己的病治好”,是西方霸权国家典型的行为思维方式。面对内政外交的逆境挫折,为回应选民诉求,满足国内政治需要,美国等西方政要必须寻找替罪羊,转移视线、转嫁矛盾,而中国因素则是“最好”的借口。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始终保持在30%左右,承担了更多的国际义务,提供了愈加丰富的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而中国日趋增长的实力和影响却被视为对西方主导国际格局的重大挑战。
中国的快速发展与综合实力的大幅提升,对既有国际秩序和地区格局客观上带来不同程度的冲击,激化了一些国家的战略焦虑和抗拒情绪,这些矛盾和误解以“中国威胁论”的形式集中表现出来。美国等西方守成大国不希望出现一个脱离其控制,甚至能与其分庭抗礼的新兴强大国家。对中国控制掠夺的战略野心、争霸传统形成的思维定势,以及面对日渐强大对手的危机感,是美国等西方国家炮制并宣扬“中国威胁论”的共同思想基础。与我有领土和海洋权益争端的国家、与我有竞争关系的国家、与我有历史积怨的国家、有地区战略野心的国家以及有独立倾向的地区,成为“中国威胁论”的重要市场。另外,随着中国海外利益加速向全球拓展,在拉丁美洲及中东和北非这些传统大国利益交汇、激烈竞争的地区,一些国家(地区)受西方舆论的误导和影响,视中国为打破当地既有利益格局的重要外来因素,进而成为“中国威胁论”的重要传播市场。
有关国家(地区)反华力量极力鼓吹“中国威胁论”,为其政府采取敌视或限制中国的政策制造舆论,其背后往往隐藏着维护各自集团既得和预期利益的考虑。“中国威胁论”是某些利益集团捏造的恶意标签,打着理论研究的旗号“妖魔化”中国,培植仇华情绪,构建遏华联盟,干扰、迟滞中国的发展进程,弱化和消除中国发展对其利益可能构成的挑战。鼓吹“中国威胁”是日本右翼势力延续扩张性防卫政策,修改安保法案的重要政治策略;渲染“中国威胁”也是印度国内政治力量转移国内民族宗教矛盾,加强军备建设以及干涉周边国家内政的重要借口。在拉丁美洲和中东、北非地区,“中国威胁论”还成为当地传统既得利益集团向政府施压,排斥和限制中国力量进入本地的有力工具。
新一轮“中国威胁论”出现在我由大向强发展的关键期和我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关键阶段,具有很强的目的性和针对性,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和高度警惕其恶劣影响和严重危害。
一位西方人士曾指出,中国未来发展的最大问题不是经济,而是被扭曲的国家形象。美国等西方反华势力炒作“中国威胁论”,把中国形象作为发力点,恶化我“朋友圈”,就是试图在世界各国民众心目中制造敌视中国的观念,在心理层面强化其他国家对中国的排斥感,构建针对中国的心理防线,从而削弱我外交效力,为中国发展与其他国家友好关系增加难度。目前,美国等西方媒体掌握着全球90%以上的新闻信息资源,近70%的海外受众是通过美国等西方媒体了解中国的。而一些反华势力不顾事实负面炒作“中国威胁论”话题,恶意丑化和“妖魔化”中国,导致西方国际媒体对中国负面报道很多。反华势力常常把西方核心价值观作为“常理”,恶意解读中国与西方国家存在的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上的差异,把我国和平发展的意愿和政策贴上“谋取霸权”的标签,在国际上恶意塑造我国“霸权形象”。美国等西方大国执意认为,中国模式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中国通过掠夺其他国家资源、窃取其他国家知识产权,以及使用欺骗等不道德商业行为实现的”,把我在国际上正常开展的文化交流与经济合作曲解为“文化渗透”“经济掠夺”“债务陷阱”等等,不断演绎中国的负面形象。
以美国为例,当其政府对华采取较为敌视或者强硬的政策时,“中国威胁论”相关报道便积极跟进,推波助澜。
一是奥巴马政府时期,“中国威胁论”的传播基本围绕对华政策渐趋强硬而展开。奥巴马政府时期,全球互联网技术迭代发展,“中国威胁论”相关网络信息量剧增,并在其执政的中、后期大幅上升。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超过日本,全球媒体关于“中国经济总量或超美国”的报道纷至沓来。奥巴马政府随后于11月正式推出“亚太再平衡战略”,意在遏制中国崛起。《纽约时报》《纽约客》、CNN等美主流媒体“中国威胁论”报道量大幅走高。
二是美国面临政策选择之时往往也是“中国威胁论”上升时期。2011年,“中国威胁论”报道量在美国媒体中下降到较低水平。2012年,美国进入大选年,“中国威胁论”报道量在此年经历了两个波峰。2013年奥巴马政府连任后,对华态度更加强硬,“中国威胁论”报道量攀至峰值。此后,再次回到较低水平。2016年美国大选,竞选双方都大谈“中国威胁”,相关舆情再次升高。
三是“中国威胁论”与美国政府强硬政策交相呼应,以支撑其大国战略对抗为主线。美国政府采取对华敌视和强硬政策时,必然有“中国威胁论”舆论潮相互配合。2017年1月20日特朗普上台至今,“中国威胁论”相关舆情波浪状上升,并于2018年4月达到近年顶峰,美国媒体数据量超过万条。其间,“锐实力”①2017年12月初,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NED)发表了一份“锐实力”主题报告,副标题是“上涨中的专制主义影响”,首次提出“锐实力”(sharppower)概念。主要是指帮助威权政权绑架和操纵国外的观点。概念抛出后成为舆论炒作的重要推手。“中国威胁论”宣扬的论点之一,就是中国现在做的一切目的是取代美国的位置。因此,美国要从政治、经贸、军事、文化各个方向拉开架势与中国展开较量。目前,“中国威胁论”在美已经泛滥,对华采取强硬政策的立场得到大量认同。
美国等西方国家主导的“中国威胁论”在世界各地广泛传播和蔓延,对我国家发展进程构成挑战,严重干扰和阻碍我对外重大战略部署的顺利推进。
一是恶意反对我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可,但美国等西方国家对此并不认同,并且大加反对。美国等西方国家信奉丛林法则、弱肉强食、双重标准、“西方优越”“美国优先”,它们只要单赢,任何双赢都被视为“动了它的奶酪”,都是它要真心打击和消灭的①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张玉城博士与美国社会活动家安德烈·弗尔切克(AndreVltchek)就“当今国际政治结构下的大国博弈”展开的对话。https://www.sohu.com/a/214178184_100016235.。美国等西方集团内部虽纷争不断,但在宣扬“中国威胁”、反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方面却高度一致,根本目的就是反对中国方案,反对中国思想引导世界发展。
二是恶化我对外贸易和投资环境。新一轮“中国威胁论”明确提出,中国在经济特别是科技上超越美国只是时间的问题。美国等西方国家鼓噪的本轮“中国威胁论”,侧重点在“经济威胁”,目的是阻止我国经济建设特别是科技战略目标的实现。本轮“中国威胁论”代表人物班农毫不掩饰地警告:“中国崛起将主宰世界经济,美国必须加以抗衡。”说到底,就是不愿意看到一个经济发达、贸易繁荣、科技进步的中国。
三是干扰我“一带一路”倡议顺利实施。“一带一路”倡议,彰显了促进共同发展的中国方案、中国智慧和中国主张,西方媒体戴着有色眼镜、奉行双重标准,把“一带一路”曲解成地缘政治工具、中国的“马歇尔计划”、经济殖民扩张等,误导国际舆论,混淆视听,增加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疑虑和误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国情社情舆情错综复杂,民族和宗教矛盾突出、意识形态差异等较大,一些国家与我存在误解和矛盾,“中国威胁论”的传播,必然对我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产生消极、负面影响,阻碍“一带一路”的正常发展。
历史上,自1870年开始美国的崛起就不断遭到老牌欧洲强国“美国威胁论”的围堵和打压。20世纪80年代美国又主导发起“日本威胁论”,并以老牌欧洲强国对付美国的伎俩打压日本赶超美国之势,最终以“广场协议”迫使日本就范。如今面对中国的快速崛起,美国等西方国家又故伎重演,包装推送各式“中国威胁论”。特别是作为“美国威胁论”的受害者和“日本威胁论”的主导者,美国可谓“经验丰富”,手段老到,贸易战打谈结合、步步升级,军事威慑张弛有度、声情并茂。可以看出,以美国为主导的此轮“中国威胁论”动感十足、用意深远、危害性大,大有“不达目的誓不休”之势,绝不能掉以轻心。中国历来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从不靠威胁别人谋取自己的安全与发展;中国从不威胁别人,也从不屈服于别人威胁。应对新一轮“中国威胁论”,必须保持战略定力,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凝聚共识和力量,遵循“事实认同、利益认同、价值认同”规律,引导受众实现基于事实的积极认知,塑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从根本上铲除冷战思维、霸权思维、对抗思维得以滋生蔓延的土壤和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