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桥之美》是著名画家吴冠中的一篇带有说明性质的小品文,该文章被选入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说明文单元中。但由于《桥之美》并不是一篇规范性的说明文,教师很难用说明文的基本知识来梳理本篇文章。对于《桥之美》一课究竟应该“教什么”,历来存在争议。本文依据搜集到的近20篇课例(包括教案、课堂实录、备课参考等),试图对《桥之美》在课堂教学中“实际上在教什么”做一个比较全面的述评。
关键词:《桥之美》 综述 评议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11-0041-02
1 综述
教学内容是教学的具体形态层面的概念,即“实际上教了什么”。从教的方面说,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呈现的种种材料所传递的信息。[1]纵观20个课例,《桥之美》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大多是定位在:(1)理解作者喜爱桥的原因;(2)赏析桥美在何处;(3)品味文章语言特色;(4)与《中国石拱桥》进行对比,分析二者有何不同。其中最后一点教学目标仅有6位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涉及。在课时安排上,由于本篇是自读课文,因此教师在课时安排上多为1课时,仅有1个课例为2个课时。1课时教学步骤大多是按照下列程序展开:(1)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2)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这篇文章的内容;(3)探讨“桥之美”美在何处?作者列举了哪些例子?在此过程中,品味赏析文章的语言。(4)教师总结,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外以“我欣赏的桥”为题,写一篇作文。2课时的课例,第一课时与前面大致相同,第二课时主要是引导学生比较《桥之美》与《中国石拱桥》在内容和写法上的异同点,学习并掌握两篇文章的语言特色。
从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所传递的信息来看,主要的教学内容可以大致归纳为以下几点:
第一,教师指导学生理解重要语句,意在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例如在汤胜老师的课中,在整体感知部分通过让学生寻找“美术工作者大多喜欢桥,我每到一处地方总要寻桥。”“除了造桥的工作人员外,恐怕画家见的桥最多了”、“虽然绿水依旧绕人家,但彻底摧毁了画家眼中的结构美,摧毁了形式美”这几句话,既让学生明白作者是以“美术工作者”、“画家”的角度来写这篇文章的,又训练了学生的感知和提取相关信息的能力。
在体会“桥之美”的形式美时,黄青老师引导学生找到“小桥流水人家,固然具有诗境之美……摧毁了形式美。”这句话,带领学生品味分析:作者先是通过“小桥流水人家”一句构成诗意画面,“固然”一词继续肯定诗句营造的意境美,“其实更”一词则是在前文的基础上强调桥的形式美。通过对这些词句的分析,让学生们感受到作家与众不同的写作视角,也进一步培养学生字斟句酌的能力。
《桥之美》一文在表现桥的美与不美时,列举了很多的例子,这20篇课例几乎都有涉及对重要语句的分析,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这些语段的品读、赏析更进一步了解文章的内容和作者独特的审美视角。
第二,教师指导学生理解重要语句,意在指导学生学习阅读的方法。带领学生体会《桥之美》一课的语言美,是本文学习的一个重难点。因此,很多教师在教学时会采用语境解读法,这一做法以代立然老师的教学过程为代表,代立然老师以文眼“美”字为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线索,设计了“桥之美——文之美——写之美”三个教学环节,在“文之美”的环节中,教师构建了“乌镇石桥之美”、“江南乡间石桥之美”、“长桥之美”、“山区风雨桥之美”四幅画,引导学生以品析画作的方式赏析这段文字。以赏析画作的方式品味语言文字之美,既增强了语文教学的趣味性,同时也加强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印象。
除此之外,在这20篇课例里,有6篇课例涉及到与《中国石拱桥》的对比阅读。《中国石拱桥》是一篇非常典型的事物说明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两篇课文进行对比教学,既复习了上一篇课文的内容,也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两篇文章的差别,同时还可以进一步学习比较阅读法。这一教学方式以王铁胜老师的课例为代表,王老师将本文的教学过程分为2课时,第一课时与其他老师的教学过程并无太大出路,第二课时则是着重比较《桥之美》与《中国石拱桥》之间的区别,在这一过程中,王老师引导学生从“说明对象”、“着眼点”、“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语言特征”等多个角度全方位地比较了两篇课文的不同之处。除王铁胜老师外,其他老师如陈树德、李文霞、黄青、陈饶等也涉及到两篇文章之间的对比,但都是在教学过程中涉及,并未单独做一课时讲解。
2 评议
2.1 关于文章的文体
《桥之美》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课文,在第三单元的单元提示中有这样一段话:“学习本单元,要注意课文怎样抓住特征来介绍事物,要理清说明顺序,了解常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准确、周密的语言。”从这一段话中,我们可以很明确的看出,这一单元主要是说明文教学,所选编的文本应当是说明文。而《桥之美》自然也应当是“抓住特征来介绍事物”的说明文。
同样的在课后“研讨与练习三”:“本文在内容和写法上都与《中国石拱桥》这种说明文有很大区别,是具体说明。”从该练习的设计上来看,教材编者应该也是觉得《桥之美》应该当作说明文处理。
但是,在与教材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中却有将其定义为“本文是一篇带有说明性质的小品文”。这就导致教师在教学设计的過程中出现明显而普遍的问题不明的错误。前一个问题明显是说明文的套路,后一个问题有明显涉及到散文赏析的套路。
更有甚者,有学者还将本文归纳为一篇结构严谨的议论
文。[2]认为《桥之美》是一篇有“论点”、“论据”、“论证”的完整的议论文。该学者认为,作者在第三段便提出了本文的论点:“不过,我之爱桥……的形式作用。”接着又在第四、五、六段分别从正反两个方面列举了大量具体的例子来论述观点。最后,得出结论:“凡是起到构成及联系之关键作用的形象,其实也就具备了桥之美”。
从以上论述中,我们明显可以看出,关于本文的文体,有非常明显的争议。许多教师即便在教学一开始将其当做一篇小品文或说明文,但在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设计方面也会不自觉地出现文体混乱的情况。这也印证了我们一再强调的立场:认识语文教学的问题,应该树立这样一个原则,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出现集体性问题乃至错误,一定不是教师个体素质问题,一定是语文课程研制。语文教材编制上的问题乃至错误。[3]
2.2 《桥之美》“美学知识”的详细解读
《桥之美》这篇课文是从专业画家角度进行阐释的,文本中渗透着多种美学专业知识,例如:意境美、结构美、形式美、形式作用、点线面块……对于八年级的学生而言,这些美学知识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对于这些知识的研究也会导致学生难以把握作者的原意。学生在阅读此文时,读不了几行就难有读下去的欲望,极容易进入“拒绝型阅读”状态。
新课标指出“应该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还应该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4]因此,在《桥之美》这篇课文教学中,教师应当力图回避对专业的结构美和形式美的科学解读,抓住文中的精致片段,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让学生读出语言之美,体会桥之美,这才是语文教学的使命。
参考文献:
[1] 张丽萍.《米洛斯的维纳斯》的教学内容述评[J].语文学习,
2006(05):23-25.
[2] 郭莉莉,董林.《桥之美》文体辨正[J].山东教育,2010(17):42-44.
[3] 王雪亘,王荣生.《人生的境界》教学内容述评[J].语文学习,2007(05):23-28.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1月第1版.
作者简介:卞敬慧(1995-),女,学历:杭州师范大学研究生,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