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探讨

2018-12-08 11:41胡美玲
商场现代化 2018年17期
关键词:调整

摘 要:现阶段,我国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村地区的劳动生产率大大提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于农村地区的竞价发展而言,虽然也可能存在一些不成功的尝试,但是总体上看还是具有很大的积极作用的。本文就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分析出发,探究新时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农业劳动生产效率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劳动生产率

现阶段,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迅速,在党和国家的政策指引和帮助下,农村地区产业结构得到了有效调整,农村地区也能发挥区域优势、特色产品优势、文化资源优势、品牌优势等等,实现农业劳动生产率快速提升。虽然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但总体发展趋势良好。

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分析

近年来,我国正在不断推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帮助农村地区实现产业转型和发展,取得了突出成效,帮助广大农村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促进了农村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

就拿贵州省镇远县来说,近年来,该县紧紧围绕省、州关于农业结构调整暨产业扶贫工作的安排部署,按照“五步工作法”的要求,牢牢把握农业产业革命“八要素”,持续优化产业结构,产业扶贫深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成效。目前,建设各类作物示范点97个,其中县级示范点5个,乡镇级示范点50个,村级示范点42个。共调减籽粒玉米4.12万亩。其中:种植烤烟4.28万亩;种植蔬菜9万亩,调减玉米0.99万亩;种植花卉1.1万亩,调减玉米0.45万亩;种植水果6.67万亩,调减玉米0.73万亩;种植中药材2.28万亩,调减玉米0.6万亩;种植茶叶1.65万亩,调减玉米0.06万亩;种植食用菌350亩,调减玉米0.0071万亩;种植花椒、牧草、杂粮等其他经济作物3.29万亩,调减玉米1.28万亩。出栏生态禽50.65万羽、禽蛋468吨、优质肉牛8676头、生猪6.8万头。

各地农村结合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大做农文旅一体化融合文章。按照地区旅游的产业布局,倾力打造旅游观光产业带,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推动农业产业“接二连三”深度融合发展,更多农民群众吃上旅游饭、发上旅游财、享受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硕果。

二、新时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农业劳动生产效率的有效对策

1.强化宣传工作,实现部门联动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要发挥对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积极影响,必须首先要突出宣传发动,强化氛围营造。通过召开会议(以会代训)、走村串户等方式向经营主体发放《地区(扶贫)产业结构调整宣传手册》。组织召开县、镇、村、组四级宣传动员培训会,提高群众积极性和参与度,扩大宣传面,提高知晓率,让更多的农户了解生产种植技术,知晓扶持政策。

此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还要体现部门联动,强化协作配合。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已开展业务培训,培训县级农技人员、乡镇农业技术骨干。县督办督查局牵头对十乡镇及相关县直部门开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专项督查。县生态文明局(林业绿化局)已开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种植图斑勾绘培训。通过多部门联动,切实提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效率,促进农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升。

2.推动产业化进程,发展龙头企业

当前,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要以重点产业为突破,加快产业化进程。按照产业全覆盖和“一县一业、一镇一特、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思路,大力发展生态家禽、油茶、蔬菜、精品水果、食用菌、中药材重点产业。抓好基地样板建设,强化产业龙头带动。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发展要求,集聚资源优势,综合运用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以地区农业示范园区、生态园、产业示范园区和高酿稻田养鱼示范园等建设为引领,加快推进地区蔬菜产业园区、坪地和其他农业产业基地建设步伐,积极推动优势特色产业上规模、上水平,把地区特色产业做大做强。

3.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产业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要结合地方的地域和气候特点,因地制宜的发展农业,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实现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发挥地区的农产品发展优势,实现地区农业产业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例如,贵州省黔西县地区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要实现农业老公生产率的提升,可以大力发展经果林产业。以种植李子、猕猴桃、樱桃为主,重点布局在高速公路、成贵铁路沿线、旅游景区周边及重要水源地附近,计划种植10万亩,遍及全县14个深度贫困村,可带动贫困户12000余户48000余人,目前已建立县乡级示范点49个,完成种植9.1万亩。蔬菜产业也是该地的特色产业。以种植香葱、大葱、食用菌为主,主要布局在主要公路及县、乡、村公路沿线,集中打造连片种植规模5000亩以上的金碧镇香葱、林泉镇大葱2个核心示范基地。目前已建立县乡级示范点38个,完成种植5.01万亩。黔西县还可以依托地区的优势,大力发展种草养牛产业。以种植皇竹草系列、紫花苜蓿为主,主要布局在贵毕公路、国省和县乡道沿线,规划种植牧草8万亩,主要采取“2+1+3+1”模式发展,即种植2亩高产牧草加1亩优质牧草养3头牛带动1户农户发展。目前已建立县乡级示范点17个,完成种植7.77万亩,恒大集团援建的9个养牛场,由县平台公司运营管理,第一批3927头黑安格斯母牛已运抵养牛场。该县的中药材产业也比较有名。以种植丹参、葛根、百合、何首乌、前胡为主,主要布局在钟山、新仁、洪水、重新、素朴、永燊等乡镇,由公司或合作社负责实施,目前已建立中药材类示范基地4个,完成种植0.65万亩。此外,还可以继续大力发展高粱产业。规划种植酒用高粱6万亩,主要布局在贵毕公路、国省和县乡村道沿线。目前已建立高粱示范基地11个,种子、化肥、农药、地膜等物资已准备到位,整体完成率达100%,已开展育苗工作。

通过因地制宜的开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要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是切实可行的,各地要以地区的特色农业生产模式为基础,打造特色生态农业,促进农产品竞争力不断提升。

4.加快土地流转,推动规模化经营

目前农村地区的农业产业结构比较分散,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不足,对此,政府要进一步推动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推动规模化的经营模式发展,积极转变农业经营方式,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集中流转土地,以地区农业发展特色产品等优势产业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多渠道推进农业产业化、集约化发展,着力提高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带领群众走致富路。

近年来,随着土地流转的加快,农业生产正加快从小农经济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变,出现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也催生生态农业、观光农业、设施农业等许多新业态。地区专业合作社可有效地整合土地种植特色农作物;开办集种植、养殖、观光旅游、休闲娱乐为一体的休闲农庄,打造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风向标,土地和人力资源的高效整合,促进土地的利用率和劳动力输转,带动农户脱贫致富。

三、总结

现阶段,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正在稳步开展,农村地区要抓住产业调整的机遇,加快进行产业转型发展,提升农业产业生产率,才能有效提升经济效益,提升农业经济发展水平,促进产业化发展,打造农业产业品牌,实现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成德宁,李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J].经济问题探索,2016(11):148-153+172.

[1]王乔乔.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农业经济增长[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7(21):20-20.

[3]刘后平,邓霞.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劳动生产率增长的效应分析——基于四川省数据的实证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6(5):1336-1342.

[4]黄敬然.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學, 2016.

作者简介:胡美玲(1982.10- ),女,汉族,山东济南人,研究生,职称:讲师,研究方向:财税理论与政策、税收筹划

猜你喜欢
调整
工位大调整
本报调整刊期
起动燃油调节装置调整钉调整量对流量的影响试验报告及外场调整规范
股指强势上行 逢调整继续增持
股指震荡调整 创投概念兴起
两市主要成份指数中期成份股调整
突遇倒春寒 市场全面调整
沪指快速回落 调整中可增持白马
农网配电台区三相负荷不平衡度优化算法
关于调整体育本科专业运动人体科学类课程设置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