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元勇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孕育民族精神的思想母体。”因此,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离不开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这一“思想母体”,我们必须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中华文化经典是华夏五千年文化的精髓,《三字经》《弟子规》《百家姓》《千字文》“四书”“五经”等都是传统的经典文化名著,蕴含着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精髓,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严谨的道德规范,是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宝贵资源。通过开展诵读活动,有助于青少年提高思想道德素养,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按照规范办学要求,学校每天要安排不少于30分钟的大课间活动,因地制宜地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锻炼活动,但是大部分农村学校遇到雨天或室外场地湿滑并有积水时就无法开展大课间体育锻炼活动,这样安排的大课间就白白浪费掉了。
我校从2015年秋季学期起初步尝试把 “经典诵读活动”与”大课间”有机结合起来开展,以提高德育实效性。这样,让学生在读经诵典中培养德行、学会了做人,不仅丰富了知识,提高了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怎样做人;它像丝雨一样润物细无声地泫润着学生的心灵,使其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优秀的道德育品质也自然形成,同时了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1)学生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传统,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方面。我们的思想道德建设离不开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否则就是无本之木。党中央非常重视在青少年中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加快中小学生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的改进和建设,充分利用和整合各种德育资源,深入研究中小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和特点,把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有机统一于教材之中,并保证占有适当分量,努力构建适应21世纪发展需要的中小学德育课程体系。”把中华文化经典列入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重要内容。精心制订诵读计划,把经典文化编入德育教材《大屯中学学生经典诵读读本》,收录了《论语》《大学》《中庸》《弟子规》等中华文化经典篇目。
(2)每天在大课间中利用做完体操后5~10分钟时间进行“经典诵读”,通过经典诵读强化行为养成教育。若由于气候原因不能在室外进行体育锻炼,就让学生在教室里进行“经典诵读”活动,并适当增加内容。先由老师或学生领读,再讲解翻译,最后学生集体诵读。通过大课间的“经典诵读”活动,引导青少年诵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经典,通过文化熏陶引导其确立现代意义的“仁、孝、礼、义、勇、信、廉、耻”等观念,使广大青少年首先学会做人、学会接人待物,成为有素养、有品位和人格健全的人,进而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开展中华文化经典诵读对社会、对学校、对家庭、对个人都具有重要意义。站在中华民族振兴的高度讲,开展中华文化经典诵读是培育民族精神的德育工程,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的人才培育工程,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工程,是团结海内外华人的精神纽带工程;对学校来说,开展中华文化经典诵读有利于学校增强文化底蕴,有利于形成和谐进取的工作局面,有利于学生的全面成长,有利于学校形成独特的竞争力;对家庭来说,开展中华文化經典诵读有利于家庭美德的养成,有利于孩子的成长,有利于构建和谐幸福的家庭;对学生来说,开展中华文化经典诵读有利于学会做一个讲道德的人,有利于增强自己的记忆力,有利于提高自己的语文修养,有利于增长自己的智慧。由此可见,无论从社会,还是从学校、从家庭、从学生来说,开展诵读中华文化经典都是必要的、有益的。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礼仪规范和做人做事的规矩,延伸到在学校遵守校纪班规、在外遵守法律法规,引导学生与自己的言行举止进行对照,纠正不当的行为,增强规矩意识和纪律意识,使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有了明显好转。
(3)在经典诵读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古诗词和课文中的经典名篇不仅文辞优美,而且饱含着爱祖国、爱人民、爱自然的浓厚感情。在诵读中,我们要求教师在诵读前要简要地剖析文中思想感情,然后再引导学生带着感情反复诵读。在此过程中,学生的精神受到洗礼、情感得到升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生幼小的心灵中打下深深的烙印。
(4)把经典融于校园文化,“育人无声”。我们把经典教育列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并与制度文化、德育文化、教学文化等有机融合,成为校园文化的新亮点,起到了“育人无声”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