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综述

2018-12-08 09:37赵业丽
文教资料 2018年24期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综述实践教学

赵业丽

摘 要: 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越来越多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认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在教学中做了大量有益的尝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通过对这些成果的综述,旨在发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存在的不足,围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这一核心,结合目前我国高校开展实践教学的实际,针对当前实践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建立一套全方位、整体性的实践教学组织、实施和管理体系。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实践教学 研究综述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对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该课程分为两个部分:一是理论教学,二是实践教学。中共中央宣传部宣传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明确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要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1]

在这一文件精神的指导下,越来越多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认识到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在教学中做了大量有益的尝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们不仅创造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多种形式,而且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引起广大教师和学者的普遍关注,并取得大量的学术研究成果。纵观学术界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研究现状,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取得的成就

(一)实践教学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已成为普遍共识。

多數学者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充分的分析和论证,普遍认为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趣味性和实效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中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中共中央宣传部宣传教育局《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文件选编》指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1]常素芳在《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思考和建议》一文中说:“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探索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新思路的重要方向,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2]

从上述研究成果看,关于实践教学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学界一致认为,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可或缺的环节,也是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使思政课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知行合一”,提高思政课的趣味性和实效性。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同时,实践教学还承担着巩固和检验理论教学成果的重任。

(二)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构成研究领域的基本内容。

目前,学界针对高校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许多具有建设性的对策和举措,这类研究构成了研究领域的基本内容。

随着实践教学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广泛开展,近年来,各高校都在总结经验的同时,针对存在的问题,努力探索实践教学新举措和新思路。在此基础上,涌现了大批有建设性的文章和著述。这些构成了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学者们提出的问题主要有:教学管理体系不健全,教学考核体系不完善,各种教学保障落实不到位,教学过程往往流于形式,等等。

针对上述问题,学者们提出的建议主要集中在学校领导和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建立合理的评价和考核体系、完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和保障机制等方面。如郑向东[3]、阎占定[4]等作者在文章中论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应该制度化,提出应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纳入学校的教学计划。王越芬等在《高校政治理论课考试改革的认识和探索》中提出:“要将实践教学纳入整个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考核之中,应占总评成绩的40%并要建立评价的主体和机构、评价的指标体系、评价的奖惩办法等。”[5]

可见,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愈加凸显,不仅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内容,而且各高校根据相关文件的要求并结合自身的实际,制订具体的实施方案和措施。各高校依据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教学大纲、教案及考核和评价体系,将思政课的实践教学落到实处,保证实践教学有章可循、顺利开展,真正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可或缺的环节。

二、存在的不足

(一)实践教学的内涵和形式如何界定还没有达成共识准确界定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内涵,是做好实践教学的前提条件。

只有准确把握实践教学的内涵,才能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对实践教学进行规划和实施,并在此基础上发现实践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从而总结经验教训,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组织和实施实践教学管理体系。

学术界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内涵的界定还存在分歧,不同学者对这个概念的理解各异。理论界对此问题的研究,基本形成两种较为成熟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将思政课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形式。如:刘世华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认识局限及对策论析》一文中谈道:“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把理论与实际、课堂与社会、学习与研究紧密联系起来的,培养学生联系实际思考问题、运用理论分析问题、自主研究解决问题等实践能力的多种教学方式的总和。”[6]另一种观点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组织下,学生通过调研、参观等实践形式参与教学活动,通过实践教学实现“教化”和“内化”、“知”与“行”相统一的教学模式。

由此可见,在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这一问题时,学者们都认为首要的问题是对实践教学基本内涵的界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关于实践教学内涵的理解不尽相同,但是又有着不谋而合的统一,即“理论联系实际”、“知行合一”。

纵观当前研究领域对于此问题发表的各种意见,对实践教学的具体形式的界定也存在分歧。如有的观点认为,实践基地参观学习、课堂辩论、经典阅读、主题演讲等课内、课外实践都属于实践教学,有的学者则持相反观点,他们认为只有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组织学生走向社会、走进工厂、农村、纪念馆等实践基地属于实践教学。笔者更赞同以下观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应该具备三个基本要素:一是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有所区别,教学空间应开设在课堂之外,要走向社会;二是必须有教师组织和引导,实践教学不是自由活动,是有组织、有计划的教学工作;三是必须与课程内容相联系,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都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内容,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实践教学要有主题,有教学大纲,紧紧围绕理论教学内容开展。

(二)实践教学的内容、形式和环节缺乏系统地规划与设计。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的学科体系,思政课的实践教学同样应有系统性、规范性和计划性,包括实践教学的内容、形式和环节。目前,有些高校的实践教学并无统一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实践教学的内容、组织形式、考核方式缺乏统一性和系统性,造成实践教学的形式五花八门、内容各种各样。各任课教师自行其是、各自为政,实践教学的资源和成果没有实现充分共享,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各门课程的实践教学无法很好地衔接。实践教学环节缺乏系统的规划和设计,随意性很强,实践教学的规范性、针对性和时效性不明显。

(三)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的研究。

虽然众多学者在研究领域围绕实践教学发表了大量的文章和著述,但总体看来,这些研究大都仅就实践教学的某一方面或某些环节出现的问题发表的意见和看法,如何从整体上建立一套实践教学的长效机制,打造一个系统的、全面的、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组织、实施和管理体系,则显得有些薄弱。这一缺陷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实践教学的可持续性发展。实际上,当前学界提出的大量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都与此大有渊源。

综上所述,针对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不足,结合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特点,围绕教学目的和实践教学这一核心,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齐抓共管、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創新探索、积极实践,通过建立一套既实用高效又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教学管理体系,以期在理论上弥补当前实践教学整体性和系统性研究的不足;在实践中,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健康发展,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课程。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宣传教育局.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文件选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常素芳.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思考和建议[J].兰州学刊,2008(6):105.

[3]郑向东.健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保障机制[J].社科纵横,2007(7):139-141.

[4]阎占定.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相关问题的探讨[J].湖北社会科学,2008(11):179.

[5]王越芬.高校政治理论课考试改革的认识和探索[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4-26.

[6]刘世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认识局限及对策论析[J].教学与研究,2008(4):87-90.

猜你喜欢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综述实践教学
“移动互联网”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建设的实施途径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近五年农村征地纠纷问题研究综述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