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程度感染的糖尿病足溃疡患者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2018-12-08 02:16:10唐宝康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33期
关键词:坏疽截肢糖尿病足

唐宝康

糖尿病足(DF)指的是发生在糖尿病患者, 并且和下肢远端外周血管病变和局部神经异常相关的组织破坏、溃疡与足部感染现象, 严重情况下还可能导致全足或者局部坏疽[1]。糖尿病足溃疡是糖尿病患者住院的一个重要原因, 大多数足部溃疡会在不同程度上伴随局部感染, 需要截肢的患者占5%~10%。研究显示[2], 糖尿病性截肢患者中90%左右是受到感染的影响。为此, 临床上对糖尿病足溃疡患者进行治疗时, 要注重于抗感染。本研究主要针对不同程度感染的糖尿病足溃疡患者临床特点和预后进行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7年5月本院治疗的糖尿病足溃疡患者50例, 患者均得到临床确诊, 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中男35例, 女15例;年龄28~95岁, 平均年龄(70.28±8.88)岁。

1. 2 方法 资料收集与随访:在患者入院时, 对其病史、体格检查结果等进行收集;对患者行常规抗感染治疗, 将其全身症状改善, 随访观察患者溃疡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截肢情况、溃疡愈合情况与患者死亡情况。

1. 3 判定标准

1. 3. 1 足溃疡严重程度[3]将Wagner分级法作为依据:坏疽对整个足部均产生影响, 全部或者大部分坏疽为5级;特殊部位或者局部坏疽为4级;出现深部溃疡, 对骨组织产生影响, 并出现骨髓炎或者深部脓肿为3级;穿透性或较深溃疡, 累及到关节、筋膜或者肌肉, 有软组织感染合并出现为2级;足皮肤表面形成溃疡, 神经性溃疡为主要表现, 未感染为1级;虽然有足部溃疡危险因素伴随出现, 但未形成溃疡为0级。

1. 3. 2 足溃疡感染严重程度[4]4级(重度感染):代谢处于不稳定状态, 有全身毒血症状出现;3级(中度感染):出现直径>2 cm的蜂窝织炎, 筋膜下感染扩散, 淋巴管炎, 坏疽,深部组织脓肿, 累及骨骼、关节、肌腱、肌肉中满足1项即可;2级(轻度感染):硬结、局部发热、触痛、疼痛、红肿、化脓中满足2项或者2项以上, 或者溃疡边缘红肿与蜂窝织炎直径<2 cm, 并且感染主要局限在皮下组织或者皮肤, 未出现全身或局部并发症;1级(无感染):没有出现任何全身炎症征象或者局部化脓征象。

1. 3. 3 预后判定标准[5]若溃疡创面已有痂皮出现或者被完全覆盖, 则为愈合;若溃疡面缩小或者未缩小, 分泌物不伴随或者伴随, 未恶化或者局部没有明显变化出现, 没有新鲜肉芽组织生长, 则为未愈;若跖关节以上均截肢, 则为大截肢;若跗跖关节以下或经跗跖关节截肢, 则为小截肢。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多组计数资料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相关性检验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足溃疡严重程度和感染程度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将患者足溃疡感染严重程度作为依据, 1级、2级、3级、4级患者分别有3例、12例、14例、21例;糖尿病足溃疡感染严重程度和溃疡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71, P<0.05)。见表1。

表1 足溃疡严重程度和感染程度之间的相关性分析(n, n=50)

2. 2 不同感染程度患者预后情况 感染程度越重, 患者死亡率、截肢率提高, 愈合率降低, 住院时间、愈合时间延长(P<0.05)。见表 2。

表2 50例不同感染程度患者预后情况[ ±s, n(%)]

表2 50例不同感染程度患者预后情况[ ±s, n(%)]

级别 例数 住院时间(d) 死亡 小截肢 大截肢 未愈 愈合 愈合时间(d)1级 3 20.02±16.22 0 0 0 0 3(100.00) 16.25±12.25 2级 12 29.62±20.15 1(8.33) 1(8.33) 0 1(8.33) 9(75.00) 29.68±13.65 3级 14 39.95±27.96 2(14.29) 2(14.29) 1(7.14) 2(14.29) 7(50.00) 70.69±22.95 4级 21 52.32±23.56 4(19.05) 6(28.57) 1(4.76) 4(19.05) 6(28.57) 92.56±63.35

3 讨论

临床上糖尿病足感染包括坏疽、骨髓炎、坏死性筋膜炎、深部脓肿、皮肤浅表溃疡、蜂窝织炎等多种类型[6]。及早明确糖尿病足, 并在足溃疡未合并感染时采取有效措施对患者进行治疗, 有利于更好更快促进溃疡愈合。但是通常情况下, 糖尿病足溃疡很容易合并感染同时出现, 这会促使患者病情进一步加重, 两者之间进行相互作用之后, 均会严重影响患者预后[7]。虽然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临床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新型广谱抗生素, 但是感染发生率依旧呈现为上升状态。导致糖尿病足患者出现感染的危险因素多种多样, 糖尿病足国际工作组以及美国感染病协会明确分类了糖尿病足感染严重程度, 有利于科学指导了糖尿病足感染[8]。本研究中, 将患者足溃疡感染严重程度作为依据, 1级、2级、3级、4级患者分别有3例、12例、14例、21例;糖尿病足溃疡感染严重程度和溃疡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71,P<0.05)。感染程度越重, 患者死亡率、截肢率提高, 愈合率降低, 愈合时间延长(P<0.05)。总体而言, 随着足溃疡感染程度加重, 足溃疡严重程度也明显提高, 糖尿病足溃疡感染严重程度和溃疡严重程度之间存在有良好平行相关性, 提示为了有效治疗糖尿病足溃疡, 关键在于对感染进行有效控制,以此来减轻患者痛苦。除此之外, 较差代谢、控制效果不佳的血糖水平、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男性等因素也可以用来对患者预后进行辅助判断。感染严重性是影响患者截肢预后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多数研究中均将其谈及。除了严重足溃疡是促使患者致残的一个重要原因之外, 严重感染也属于原因之一。清创是对感染进行有效控制的一项重要措施, 某些情况下需要将骨组织、大面积软组织清除, 最终可能导致难以完全修复部分肢体。糖尿病足溃疡患者通常具有较高死亡率, 本研究中, 感染程度越重, 患者死亡率越高,高达14.00%(7/50), 这可能是受到足溃疡严重性、白细胞总数、感染严重性等因素的影响。

综上所述, 足溃疡感染程度和溃疡严重程度之间呈正相关, 会对患者预后与全身状态产生严重影响, 需要积极采取措施应对。

猜你喜欢
坏疽截肢糖尿病足
How to ensure leftovers are safe to eat
延续性护理在糖尿病足溃疡及坏疽合并感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骨肉瘤手术:截肢并不是唯一选项
给糖尿病足患者一个“立足之地”
糖尿病足,从足护理
如何更好地护理糖尿病足
老人崴脚后缘何要截肢
坏疽性脓皮病误诊为带状疱疹1例
坏疽性脓皮病一例
截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