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敏娜,郑州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素质教育,是指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需要。提倡素质教育,有利于遏制目前基础教育中存在着的“应试教育”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有助于把全面发展教育落到实处。从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和面向未来的要求看,素质教育势在必行,这是我们基础教育改的时代主题和紧任务。大学体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其自身的特性。本文结合中国高校的实情,探讨高校体育素质教育的内涵、目标及实现途径。
高校体育素质教育不仅包括身体素质(体能)的教育,还包括技能以及养生健体的志趣和能力的教育与培养。将体育素质作为素质教育思想在体育课程中的教学目标,是近年来体育理论上的一种创新,理论上的创新进一步拓宽了我们的发展视野,进一步深化了高校体育素质教育的内涵:体育课程内容的主体是动作运动,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即体能和技能教育;体育教学的社会教育功能是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避免学生成为“孤独的个体”,即体育课堂具有“社会场力”;体育教育中包含很多“合作性、竞争性”因子,培养学生在社会中的竞争与合作意识学会分享与共承,实现人格的提升与完善。一言蔽之,高校体育素质教育具有发展性和主体性、全体性和全面性、因材性、实效性等特点。
《纲要》提出“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20字工作方针,这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事业的指导思想,同时也是今后一个时期高校体育工作的重点。高校体育素质教育的目标是,以“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健康第一”的功能观、“改革创新”的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从培养新一代新人出发,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培养学生树立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完善意识与品格,实现“健身与育人”功能的相统一,提高学生体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参与习惯。综上所述,高校体育作为学校体育的最后阶段,高校体育应以运动和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对大学生机体进行科学的培养,在提高人的生物潜能和心理潜能的过程中,达到进德、益智、促美、强身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总目标。
长期以来,传统的教育思想——“以教师为中心”、“以课程为中心”一直深深地影响着高校体育教育,尤其是课程的设计理念:课程内容上设置死板,“重物轻人”,综合性弱;教学方式上“以授为主”,轻视师生的平等交流与互动;考评方式上,以“分”论材,以体育论体育。实践证明,这种“灌输式”的课堂教育模式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难以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发展潜力。当代教育学认为:“不断提升人的地位,是教育发展的基本走向。因此,我们要从“课程本位”转变为“以人为本”,将学生作为教育目标实现的主体,教师充分扮演好促进者与参与者、引导者的角色,在课程设计上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和主体地位,因材施教,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与发展能力。
“课程目标统领课程要素改革策略”是指构成课程体系的各子系统均以实现课程目标为出发点和归宿,在依据课程目标进行各局部改革后,通过理论整合和实践运用,最终实现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
首先,要重新思考和定位高校体育课程的目标和高校体育素质教育的内涵,只有定位准确才能探索出有针对性的改革策略。其次,要根据定位,转变教学理念。再次,要根据对于课程目标的定位,重新构建课程的内容体系,设计和实施符合课程目标的课程教学方法。最后,要建议一套与课程目标相一致的学习评价机制,从而促进课程目标的实现。总的来说,就是要推行高校体育新课程体系的整体改革,用全面的、宏观的视野来改革“课程目标统领课程要素”,从而实现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
首先,课程目标应注重完整性、人文性,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体育课程本身蕴含着丰富的精神人文因素,具有多层面、多层次的教育效应,它可以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产生积极的影响。在体育教学中,不仅要教授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增强体能,而且应注重对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培养,充分体现“人文性”,即“身”与“心”的全面协调发展。其次,课程内容应体现综合化、生活化、现代化。将体育课程设置为三维立体结构的内容构建,以人为本,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重视体育对作为个体的人的社会化作用和文化传承功能,培养有社会适应能力的学生。再次,教学方式是师生互动,相互授受。师生的平等交流与沟通,是“以人为本”理念的重要体现和重要内容,只有师生间沟通顺畅,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提高,从而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迸发。最后,建立新的学习评价机制。为了激励学生发展,在评价观念上,要强调激励作用;在评价内容上,要由单一的“生物”领域扩展到“生物、心理、社会”等多领域;在评价方法上,由教师评价变为学生自评、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过程性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从而,建立完整、全面的新课程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