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次仁尼玛,国网羊湖发电公司
发电企业点多、面广、线长,头绪多、任务重,要全面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职工、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必须必须围绕党的十八大对新时期党建工作的新思路、新要求,创新工作方法,突出重点、抓住关键,不断创新机制与活动载体,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的创造活力,推动党建工作不断实现新发展和新突破。
党建部门想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不仅需要依据社会实际发展情况进行总体设计,还需要依据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对工作方案予以科学制定。党建部门想要时刻保持先进性,最重要的就是制定与社会发展相吻合的相关工作方针和策略,也就是说党建工作只有紧跟时代发展,不断吸取新的理念和新的思想,巩固发展内容,不断加大党建工作的创新力度,才能确保党建工作保持较高水平。新时期,企业必须将其内部发展目标要与当前社会发展及企业发展实际情况紧密联系在一起,加强党建工作的创新性发展。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因此在党建的创新工作必须以此为前提。新时期,坚持解放思想、事实就是原则,不仅能够为企业党建工作注入无限动力,还能够开辟出一系列新的研究方向和研究课题。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环境,企业党建工作还需要不断改进工作方式和方法,并在基础上向其他方面进行扩展。同时,随着科技发展,计算机及互联网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为党建工作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发展动力。
发电企业基层党组织关系通常采取双重管理模式。一方面,分公司要按照属地化原则,接受地方党委领导、管理,另一方面,按照人财物系统化管理原则,接受直接管辖的上级公司的党委指导。在双重管理模式下,就容易出现两个方面的极端倾向,要么是管理重复,上级党委、地方党委都严加管理,造成管理的资源重复,给基层党组织工作带来重复工作和负担;要么是“管理真空”,上级党组织认为党建应属地化,以属地化为主,因此在生产经营任务方面管理的多,在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力度弱,而地方党组织由于不介入具体的人财物生产经营,因此在管理上难以深度介入,存在管理表面化、形式化等问题,导致一些基层组织建设涣散,基层党组织在服务于企业发展方面的力度严重弱化。
首先,党建工作要适应时代特点。发电企业基层党组织拥有先进的理论指导,如何把这种资源优势转化为有效的工作方式,是企业党建工作的重点。其次,党建工作要适应基层企业生产的需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党建工作必须由围绕中心转变为融入中心,把对企业发展有障碍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作为活动载体,使党建工作合理科学地配置到企业中。
3.2.1 方法创新是党建工作创新的关键点。新时期党组织要认证分析研究、积极探索党建工作适合社会发展的有效方法和举措。党建工作需要着眼于整体推进和全面贯彻,同时,考虑方式上的灵活性和有效性。要有党建方面的刚性的教育和管理,又要有人性化的鼓励和关怀。要做到“上下沟通及时,及时处理问题”。拓宽视野、敞开思路,努力增强党建工作的活跃性。
3.2.2 信息时代的到来,为党建工作的创新提供了更为开阔的途径和舞台。充分利用网络简单快捷、高效的信息传播优势,及时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传达每一位党组成员,牢靠掌握党建工作的主动权、拓展党员教育的渠道、促进党务信息的沟通和交流。推进党建工作的信息化。拓宽联系广大职工的路子,丰富服务职工的内容,提高党建工作的效率,从而提高党建的科学化水平。
3.2.3 取缔论资排辈,让党组织拥有良好的人类资源。高素质的队伍是党建工作科学化的有力保障。要在实际工作中,发现人才、培养人才、锻炼人才、敢用人才、成就人才。不断改革和创新用人机制。切实把想做事、会做事、干实事和职工拥护的优秀人才,不拘一格选拔出来,予以重用。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在政策法规、技术、党组织工作方式、方法等方面加大对党组织的培训力度,不断提高优秀者的素质和能力,努力为其开展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和优良的条件。激发广大党员坚定信念、爱岗敬业、勇于进取、乐于奉献的精神。
3.2.4 改变学风作风,摒弃不良作风,促进党组织只能更好的发挥。学风和作风可以直接反应党组织是否具备先进性;是否能更好的发挥服务广大职工的作用。企业党建工作面对的是广大职工,是党联系群众的纽带。服务好人民的切实利益,是党组织吸引人、凝聚人的最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因此,一方面要以转变作风为契机、积极推进服务型党建工作。转变作风,提高党组织水平,做好人民的标兵。为企业党建工作的健康发展增添动力。
总之,发电企业应当始终坚持党的领导,高度重视党建工作,把党的建设与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积极创新党建工作思路,充分发挥好党组织在发电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领导作用、政治作用以及战斗堡垒作用,把党组织的优势切实转化成发电企业改革发展的动能和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