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成宝
(山东科技大学,山东 青岛 266590)
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国大学教育肇始尤早。班固《白虎通》曰:“八岁入小学,十五入大学。”说明我国先秦时期在教育阶段设置上已有小学、大学的分级。而关于大学教育宗旨的探讨,战国时期的儒家学者提出“三大纲领”。《大学》开篇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并提出了“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八个条目,构建起了培养大学人才的具体途径。我国进入大一统的封建社会以后,对于“大学之道”的考量,更是上升为国家意志。无论是两汉时期的太学还是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国子学、隋唐宋元明清时期的国子监,乃至宋代以后兴起的介于官学与私学之间的书院,每个时代的大学无不体现了国家层面对于人才培养的政治要求和价值定位,浸润了时代的主流思想和文化品格。民国时期,我国仿效西方创立了一大批高校,开启了具有现代意义的大学教育,彰显了独具民国风格的大学精神。建国以后,尤其是经过改革开放以来四十年的不懈努力,我国的高等教育步入了争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发展阶段,大学精神作为大学之魂,对于高校发展的引领意义更加突出。新的时代呼唤着大学新的精神。在当今全国上下共同为“中国梦”而奋斗、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大时代背景下,我国大学的精神应当怎样培育和构建呢?笔者不揣浅陋,略陈浅见。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是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根本指针。”[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大学,培育和构建植根于中国历史和当代社会实践的大学精神,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首先,习总书记关于“文化自信”的阐述为高校大学精神的构建提供了方向指引。“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2]349高校是思想最自由、思维最活跃、最富有创造力的学术组织,在当今全球信息化、世界各国文化激烈交汇的时代,高校比其他任何单位或群体更容易思想多元化,甚至萌生青睐西方文化、鄙弃中华文化的观念,这种观念一旦传导到大学的价值系统,必然会对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方向、办学宗旨和校园文化产生损害,从而对于大学精神的构建产生消极的影响。只有坚持“文化自信”的方向,才能使中国的大学精神深植于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才能通过历史更好地观照世界,才能够体现出中国精神和大国“气象”。其次,习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阐述为高校大学精神的构建提供了价值指引。习总书记指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传承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寄托着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上下求索、历经千辛万苦确立的理想和信念,也承载着我们每个人的美好愿景。”[3]16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最优秀文化传统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是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形成的经验结晶和价值共识是全国各族人民最广泛的情感认同和行为选择。我国高校的大学精神应当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的表达形式。构建大学精神,要把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养大学精神,以弘扬大学精神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后,习总书记对于高等教育工作的指示、与高校师生多次座谈会上的讲话,为大学精神的构建提供了源头活水。习总书记指出,“办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2]377大学精神的构建,必须要服务于大学生全面发展这个总目标,通过对大学生思想观念、价值追求和精神境界的引领,为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精神动力。2018年5月2日,习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寄语广大青年时提出了“爱国、励志、求真、力行”[4]的八字箴言,为当今高校大学精神的构建开启了智慧的法门。如果说习总书记的指示和讲话揭示了我国大学发展的“共性”,每所大学因建校历史条件的不同、学科发展侧重的不同、校园文化风尚的不同等因素所形成的各不相同的大学精神,则体现了大学发展的“个性”,个性必须反映共性。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习总书记关于高等教育的历次讲话,为大学精神的构建提供了不竭源泉。
目前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已达2600多所,就高校的发展状况来看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从办学层次上看,有以学术研究为主、能够提供普通本科教育、研究生和博士生阶段学习课程的普通高校,还有以职业教育为主、仅提供大专、本科学历的专业技能培训的应用型大学;从主管部门上看,有教育部直属院校,有其他部委属院校,有省属院校,有省教育厅属院校;从办学主体上看,有公办院校,有民办院校。并且,仅就以学术研究为主的普通高校来看,还分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双一流建设学科所在高校,以及其他众多没有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的高校。各个高校在承载国家高教发展使命、人才培养目标、社会服务与区域经济发展等任务的不同,决定了每一所高校都有其自身的办学定位。由之也就决定了大学精神的培育和构建必须紧密依托高校的办学定位。
江西科技学院(前身是江西省高级职业学校)的举办者于果当年因腿有残疾而高考落榜,为了让那些像他一样的落榜生、残疾人、贫困生都有机会上大学,他创办了中国第一所中外合作的民办大学。该校在24年的发展历程中不忘初心,形成了“自强不息,求真务实”的校训和“博学笃教、厚德树人”的教风、“乐学善思、知行合一”的学风、“自信、自强、创业、创新”的校风,使“江科精神”真正成为激发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强大动力。龚克在谈大学内涵式发展时认为,高校应当“依据自身的文化积淀、学术传统、学科特色以及地区和行业特色,依据自身的办学条件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对大学发展所提出的要求,形成本校发展的个性化的指导思想、基本思路和工作重点”[5]。指出了高校发展的理念必须基于高校的办学条件和办学定位。基于高校办学定位这个向度,双一流高校的大学精神在建构上应当高扬国家的使命担当,高扬探究真理与知识,高扬造福全人类的伟大目标,高扬人的全面发展的理念;一般高校应当彰显学科优势与办学特色、熔铸大学品格与精神;而应用型、职业类的高校则应当紧扣职业特性、应用特长、服务导向等因素,加强对大学精神的培育与构建。
大学精神是历史的产物,它既是大学历史传统积淀的结果,又在大学的历史发展中不断变革、创新,从而熔铸成新的精神。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大学,不少已有百年的历史,很多建国初期设立的大学也已历经一个甲子的历史。这些学校在发展进程中涌现了很多可歌可泣、值得大书特书的人物事迹,形成了个性鲜明、富于品位的大学传统,凝结了饱含教育意义、影响甚远的文化精神,这是当今大学精神培育和构建的重要财富。以北京大学为例,其早期校训是蔡元培提出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1998年北京大学百年校庆之际,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题词“发扬北京大学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优良传统,为振兴中华做出更大贡献。”从此,北京大学便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这八个大字作为新的校训。但这并不是说北京大学丢弃了蔡元培提出的校训精神,相反,“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作为一种优秀的文化传统早已成为北京大学的文化精髓,它与“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校训共同构筑了新的北大精神。再如南京大学的校训,从两江师范学堂时期学堂监督李瑞清提出的“嚼得菜根,做得大事”的校训,到中央大学时期罗家伦校长提出“诚、朴、雄、伟”的四字校训,再到2002年南京大学百年校庆之际时任校长蒋树声集全校师生的智慧最终确定了“诚朴雄伟、励学敦行”的校训,充分说明了大学精神的培育和构建,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深刻凝聚大学历史发展中文化积淀,萃取大学发展变迁中的具有根本意义上精神,并与新的时代精神相融合,无疑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从大学历史传统这个向度构建大学精神,要求我们领会并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思维方法。首先要以求真和求实的态度对待学校历史传统,只有揭示、尊重学校的历史真相,还原学校在历史发展中的本来面目,才能将真正的大学精神传承下去。其次要以反思和批判精神总结学校历史传统。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中国现代大学的发展壮大更是经历了曲折探索的艰辛历程,如果不以反思和批判的精神审视并总结大学在历史发展中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则不能深刻提练出大学最核心、最根本的精神。最后要以扬弃和发展的眼光从学校历史积淀中提炼具有现实性、与时代精神相契合的精神因子。
我国是一个地域文化鲜明的国家,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原文化、齐鲁文化、秦文化、三晋文化、燕赵文化、巴蜀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等等共同构筑成辉煌灿烂的中华传统文化[6]。这些地域文化圈至今仍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思想观念产生着一定的影响,必然也会影响到处于不同文化圈高校的文化精神。所以,高校在大学精神的构建过程中离不开吸收地域优秀文化资源。以西安科技大学为例,学者指出,“‘爱国守信、勤劳质朴、宽厚包容、尚德重礼、务实进取’的陕西地域精神,是西安科技大学精神的构成和基础。”[7]2000年时任校长常心坦在总结学校扎根祖国西部、心系祖国西部、服务祖国西部的发展经验基础上,提出了“励志图存、自强不息”的“胡杨精神”,成为新时代西安科技大学精神的最强音。再如关于福建精神。自2011年中共福建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了“爱国爱乡、海纳百川、乐善好施、敢拼会赢”的福建精神之后,这一既深刻反映了福建独特历史文化底蕴,又充分体现时代发展新要求的福建精神,迅速成为福建省几千万人民群众建设福建、发展福建的强大精神动力,对于福建高校的大学精神构建也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学者指出,“(福建精神)为新时期福建高校的‘大学精神’注入了新鲜血液,使‘大学精神’既反映时代特征,又突出地域特色,呈现出‘民族精神、包容精神、人文精神和进取精神’共生、共融、共在的新内涵。‘福建精神’和‘大学精神’在理论逻辑和社会现实上具有相通性。”[8]在大学精神的构建中融入地域优秀文化因素,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首先,要抽象出地域文化在几千年历史发展中最本质、最有影响、最有活力的文化精神或因子。其次,地域文化精神要与驻地高校在办学定位、育人理念、校园文化等因素相契合,具有逻辑的延展性和现实的共通性。最后,要搭建好地域文化精神融入大学精神的载体,实现二者的共生共荣。
众所周知,现代大学制度起源于欧洲的中世纪大学。19世纪初期,德国柏林洪堡大学对于现代大学制度进行了重大创新,高扬“科学、理性、自由”的精神,成为世界大学效仿的对象。19世纪后期及20世纪,美国的大学又对大学制度进行了若干改造和发展,在教学和科研双轮驱动的基础上,又加强了与企业、社区的联系,从而赋予了大学社会服务的功能,成为世界各国高校主流的制度范式。西方大学制度对于我国大学的建设与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国内著名高校经过100年的不懈奋斗已经发展成为国际一流高校,这个奋斗的过程就是以西方一流大学为目标不断借鉴、学习和赶超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西方传统大学精神中的科学精神、人文精神、批判精神、自由精神、创新精神和开放精神等等也自然融入到中国的大学精神之中。有学者指出“近现代以来,中国大学深受西方大学精神的影响,这种影响的方式多种多样,或是通过政府教育部门的借鉴和效仿;或是留学归国者的倡导和推动;或是外国人的传播和参与。无论哪种方式,它们都在主观和客观上影响了中国大学精神的形成,助推了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进程。”[9]
当今世界是一个信息全球化和经济全球化的世界,国与国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人与人之间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联系得如此紧密、交流得如此频繁。就我国普通高校与海外高校的文化交流而言,无论是党政管理队伍、科研队伍、教学队伍还是后勤服务队伍,请进来、走出去已经是一项常态化的工作。所以,高校在发展理念的培育和大学精神的构建上是否能够以世界眼光和国际标准吸收国外大学的先进经验则显得尤为重要。首先,要抱着开放的、革新的态度走出去,深入了解国外高校在大学精神建设上的成功经验和经典案例。其次,西方大学精神与管理制度二者存在着有机的联系,是“道”与“器”关系,要注重对西方大学管理制度与大学精神的协同性学习和借鉴。最后,要抱定“拿来主义”的态度,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敢于尝试,真正做到“洋为中用”,为我国高校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增添助力。
总之,新时代的大学精神建设是一项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伟大工程,应当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协同考虑影响大学精神构建的各个向度,把我国高校的大学精神文化推向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