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胜兰
(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南京 211100)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综合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大幅度的上升。但在此过程中也滋生了很多问题,其中最受公众关注的就是人口流动问题。因农村经济发展实力有限,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在意识到城市的巨大经济实力后纷纷涌入城市,期望在城市中谋得一份解决一家温饱的职业。这种想法无可厚非,可是如此大幅度、大范围的流动必然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当然,不可否认,农村剩余劳动力到城市就业是国家迈入现代化必将经历的一个过程,但我国的情形似乎与绝大多数国家不同。试问,有几个国家像中国一样每年都要经历春运。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对人员流动限制的放宽,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离乡外出务工、求学。诸多人群集中在春节期间返乡,形成了堪称“全球罕见的人口流动”的春运。统计结果表明,近三十多年来,春运大军从1亿人次增长到2015年的37亿人次,相当于让非洲、欧洲、美洲、大洋洲的总人口搬一次家。因此,人口流动的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本文试图借助推拉理论中的“推力”理论,论述农民工向城市流动的“推力”因素以及对此产生的思考。
在新中国成立之初,面对国内满目疮痍、一穷二白的局面,国家决定借鉴苏联模式,选择了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核心的国家工业化发展战略,也即以城市为中心的非均衡发展道路。由于中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大国,缺少外资的投入,所以资本积累只能依靠本国,即主要依靠剥夺农业剩余来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这一切决定了农村和农业都将不可避免地承载起工业化发展的重负[1]。另外,为确保城市正常运行,国家甚至严格限制人口的流动,尤其是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20世纪50年代末国家实行的户籍登记制度无疑又一次拉大了城乡之间的差距。自此,户口登记条例的规定时刻在严格限制农村人口进入城市,而农村人进入城市的途径似乎只有两条:上大学以及当兵,除此之外别无他法。可以说,那时候的农民流动是缓慢的,甚至是停滞不前的。
改革开放后,一方面,由于凤阳县小岗村的包产到户的行为,使中央认识到农民的活力,放松了对农民经济活动的控制,让农民有一定的自主权。另一方面,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以及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出现,使得越来越多的农民脱离土地而转向到城镇务工、经商。这样就促使中央于1984年发布一号文件,规定准许农民自筹资金、自理口粮,进入城镇务工经商。此文件可谓农村劳动力流动政策变动的一个标志,某种程度上可以视“自理口粮”为户籍制度的一种松动。自此,农民工开始大批涌进城市,在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农民城”。
这一理论认为人口迁移存在两种动因,一是居住地存在着推动人口迁移的力量;二是迁入地存在吸引人口迁移的力量。两种力量的共同或单方作用导致了人口迁移[2]。唐纳德·博格首先明确提出推拉理论,他认为,人口流动的目的是改善生活条件,流入地的那些有利于改善生活条件的因素就成为拉力,而流出地不利的生活条件就是推力。而人口流动就由这两股力量前拉后推所决定。随后,美国学者E.S.李(E.S.Lee)唐纳德·博格的理论基础上,认为流出地和流入地实际上都既有拉力又有推力,同时又补充了第三个因素:中间障碍因素。中间障碍因素主要包括与迁移者原居住地有关的因素、与目的地有关的因素、介于出发地与目的地之间的障碍因素,以及移民者个人的因素,而人口流动是这三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2]。
推力因素即农村中存在的消极因素,正是这些消极因素将农民工推向城市,尽管影响农民工流入城市的原因或有不同,但总体来看,推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农民收入少。就南方而言,“人多地少”这个矛盾是一直存在的。目前,我国农业人口的人均耕地大约在2.5亩左右,海南省农民人均耕地不足0.5亩。有限的耕地使农业劳动投入的边际效益下降,甚至为零[3]。由此可以看出,长久以来农村大量劳动力与少量土地之间形成了一个尖锐的矛盾。同时,随着现代化科技的发展,农业机械化的进程大幅度加快,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愈来愈多。还有一点不可忽视,由于农作物受季节的影响,故而春夏秋三季农民或许有些许的农活可做,但到了冬季农民便待在家中,整日无所事事。如此,造成了劳动力的浪费。随着时间的发展,他们逐渐发现农产品的成本有所增加,而产量并未得到大幅度的提升,有时,一年的收成仅供一家人解决温饱问题。以前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农民不得不待在家中务农,如今,面对这样一个自由流动的社会,他们自然会选择更高收入的工作。而以上的种种更是加深他们对农村的抱怨,进而促使他们转身加入人口流动的大军之中。
2.农村企业少,农民发展机会少。就农民而言,他们要么务农,时刻看“老天爷”的脸色吃饭,或是闲暇时光跟着包工头打工(当然,这主要是针对男性而言),要么就进乡镇企业。而如今的乡镇企业可供选择的岗位较少,大多为简单的劳动力密集型工厂。随着时间的发展,越来越多人到城里体验城市生活,当他们回到农村后定会觉得乡镇企业的工资较少,不愿意再去乡镇企业上班。另外,城市里可供选择的职业类型也远远多于农村,外出务工的农民可以从众多的职业类型中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这种情况更是加深了他们对城市生活的满意度。而其他工人看到那些去城里打工者家中经济实力的提升肯定会有所心动。一般来说,农民工在城里挣钱了之后,肯定会将钱积攒起来,想着将来要修建新房以及留给孩子作为教育经费。这几项比较大的开销在农民们看来,若是在乡镇企业工作则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获得。由此,他们开始想要去城里打工。应该说,城乡收入差距是影响农民工向城市流动的一个重要原因。
3.农村基础设施以及公共服务缺失。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人们在解决了最基本的需求后便会有更高的需求。当农民解决了生存的需求后,他们便会有更高的对发展的需求。这一点从我国现阶段主要矛盾方面也可以看得出来,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那么当农民解决了温饱问题后,他们会有娱乐以及其他精神方面的需求,而农村由于经济原因,很多硬件设施跟不上,甚至说村民委员会都很少有完善的基础设施,最多只有一些简单的休闲设施,其他地方更不用多说。可当他们进入城市或是听其他打工者所说,他们知道了原来城市里的基础设施以及公共服务如此完善,他们开始抱怨农村的落后,也想能够进入城市,能够享用基础设施。
4.农村教育水平不高。不管是古代的科举制度抑或是如今的高考制度,无一不在向我们说明“考试”存在的久远性。既然有此制度,自然也会衍生出相应的社会问题,即教育问题。就古代而言,经济条件好的家庭会选择让孩子去私塾就读,接受教育,而条件不好的家庭的孩子则没有机会接受教育。而如今,我国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人人都有机会步入学堂,可是,能够进入大学殿堂的人还是不多,进入高等学府更是难上加难。不论是经济方面还是发展方面,农村总是比不上城市的,教育方面也毫不例外。城市中的学校教育质量更高,教育面更广,孩子们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在课外的活动中他们也可以发现自己的兴趣点,找到自己擅长的领域;而农村的很多学校教师则更多的是教授课本知识,有些课程(比如说美术以及劳动课)虽然开设了,却没有教师来上或是让学生自己自习,这种情况是屡见不鲜的。最重要的是,农村教育质量没有城市高,有时候生在农村的孩子只有比别人更加努力才能取得和他人差不多的成绩。很多家长就是发现了城乡教育的差距,才毅然决然带着孩子进城,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毕竟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中国家长共有的心态。
由于种种“推力”的存在,农村中加入人口流动的大军之中的人数越来越多,此现象有利亦有弊,对于流入地来说既提供了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又推动了城市的建设,但在这过程中也会产生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比如说社会稳定以及环境破坏问题。另外,对于流出地来说不仅有大量精英分子流出,而且经济发展速度也渐渐放缓。除此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说:“人口流动受阻或流动的不彻底、不确定及不稳定等,导致了农村人口流动偏离城市化的一般规律,农村流动人口未能真正地融入城市社会结构。”[4]当然,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对待此推力的态度不同,对于年龄较大的农民工而言,他们不会一直待在城市务工,等到家中经济情况稍微好些,他们便会回到农村,也即会有“回乡”的意愿。促成此种意愿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土地,因为大多农民在家都有土地,恰如李强所言:“土地能够在经济萧条时成为农民生存保障的最后一道防线;土地还能成为农民养老和还乡的重要依托。此外,农民工返乡还受中国人眷恋家乡、落叶归根等乡土观念的影响。”[5]
总的来说,农民工进城的这个趋势已是势不可当,我们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对这个趋势进行引导以及提出相应的对策。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人类在进行选择时皆有趋利避害的倾向,在城市化的进程中由于农村存在的诸多推力促使众多农民做出进城务工的决定,这些推力主要包括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所导致的农民收入少、农民发展机会少、农村基础设设施和公共服务缺失以及农村教育水平不高等方面。若想解决大量农民工进城这个社会问题,还是需要从这些推力方面着手,从根本着手,不断减少“推力”。
[1]杨正喜.二元结构下的中国农村人口流动[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98-100.
[2]佟新.人口社会学:第4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3]赫宝祺.“推力—拉力”作用下的农民工流动[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10,(3):39-42.
[4]何朝银.人口流动与当代中国农村社会分化[J].浙江社会科学,2006,(3):95-102.
[5]李强.影响中国城乡流动人口的推力与拉力因素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3,(1):12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