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跨国经营风险分析及防范对策

2018-12-08 11:02:05陈盼盼
经济研究导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经营风险跨国制造业

陈盼盼

(哈尔滨商业大学,哈尔滨150028)

一、中国制造业跨国经营风险的表现

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制造业跨国经营风险,需要对制造业跨国经营可能面对的风险进行分类,并深入研究风险的表现形式。制造业跨国经营风险主要表现形式分为:政治风险、资金风险、技术风险和文化风险。

1.政治风险。政治风险是政治环境发生变化给企业带来的收益不确定性。中国制造业跨国经营战略在初级阶段时期,极容易面临政治风险的威胁。目前,世界经济格局分为欧美国家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和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大部分相对完善的商业开发区已经被发达国家占据,中国企业在区域投资选择上只能选择投资风险较大,政治环境相对不稳定的落后地区。因此,中国企业可能面临着合同失效、国有化等政治风险。两个经济相互依赖程度较大的国家面临的政治风险相对要小很多。

2.资金风险。资金风险是指企业因某些原因,在跨国经营活动中缺少足够的资金,从而迫使跨国经营活动的停滞,进而影响企业的盈利。资金风险的存在极有可能引发跨国经营企业的信用危机,更可能导致因为信用危机带来的负面连锁反应。比如,企业资金周转不畅而不能依法按合同指定时间内完成交易,这会导致企业市场信誉急速下降,严重影响国家形象,进而导致企业跨国经营的失败,甚至会导致企业破产。所以,加强企业的内部财务管理能力和国际资金流转能力对企业跨国经营十分重要。

3.技术风险。技术风险是指国家在对外贸易过程中引进的技术不够成熟,或者是自身对技术掌握不够而导致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出现技术故障从而引发的风险。技术风险发生的概率高低取决于对技术掌握运用的能力大小。目前我国企业对外贸易方面的技术支持还不是太成熟,依旧依赖西方发达国家的技术引进,在技术创新和研发方面我国缺乏专业手段和专业人才。国际经济市场的主导者大部分为发达国家,最新近的技术研发几乎都来源于发达国家。这导致我国在技术风险防范上远落后于发达国家,进而大大增加了技术风险发生的概率。

4.文化风险。文化风险是因为两国之间的文化差异引起的风险,文化风险往往是企业对外投资经营中最容易忽视的。文化差异表现在很多方面,比如消费习惯、生活习惯、价值观、民族传统文化差异等,这些文化差异的产生和人类历史文明的发展是分不开的。其中,主要产生因素有地理环境因素、历史发展因素和心理因素。不同的国家都有着独特的文化特征,对国家来说,文化风险可能会造成国与国之间的文化冲突,这给企业对外贸易带来了很大的阻碍;对企业来说,文化可能会使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合作过程中发生摩擦,会给企业带来许多问题,使其经营目标无法得以顺利实现。

二、中国制造业跨国经营风险的原因分析

中国制造业跨国经营风险的原因可以归类为三点:自主创新能力弱、产业结构不合理和人才管理制度不完善。本节将详细分析中国制造业跨国经营风险产生的原因。

1.自主创新能力弱。近几年,中国制造业跨国经营在科技创新的引领下飞速发展。特别是在2014年我国申请成功的专利更是突破到了23.3件,连续四年位居世界第一。然而这依旧没有改变一个重要的事实,就是中国制造业缺少自己研发的核心技术。经统计,我国大量的零件、部件和高端装备都需要从欧美国家进口。2013年我国80%芯片的进口总额就达到了2 313亿美元,进口额超过了原油,成为我国第一大进口商品。我国制造业在科技创新方面相较于发达国家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其劣势表现为,我国政府对科技研发的支持和投入不足、缺少专业人才、自主创新的动力不足等方面。经统计分析,我国在基础研究上仅仅达到发达国家的25%,企业研究重心的转移也大大降低了自主创新的力度和速度。同时,相关学校、研究所等对科研创新的教育和传播力度相较于发达国家远远不够,科研成功率也以10%而远低于发达国家的40%。中国制造业要想在世界市场上走得更远,核心技术的创新研发是最重要的一环。

2.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结构不合理已经是中国制造业多年的难题,中国制造业结构不合理主要体现在区域生产过剩、传统产业生产过剩、内部结构混乱、过度依赖外来技术和知识扩张企业规模、企业缺乏统筹协调等方面。要想在短期内解决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状况不太现实,需要国家进行宏观调控和企业内部管理,在借鉴外国企业内部结构的同时一定要结合企业自身现况,不能一味模仿或照搬。解决了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风险就能得到有效防范控制,这将大大降低企业跨国经营的难度。

3.人才管理制度不完善。由于我国的教育制度,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人才的开发和技术的创新,加上我国人才管理制度相较于发达国家仍然不够完善,所以要实现培养国际人才和跨国经营团队,完善人才管理制度是首要条件。我国人才管理制度不完善体现在:一是国家对中小型企业的支持力度不够,虽然近几年国家一再强调支持中小型企业的发展是首要任务,然而效果却不明显;二是国家政策没达到国际政策的标准,对企业的人才培养推动力度比不上发达国家。人才管理制度不完善很大概率会引发企业内部矛盾,从而引发风险。

三、中国应对制造业跨国经营风险的对策

经过以上分析中国制造业在跨国经营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风险,经过研究得出以下为防范风险的对策,即主要分为政府全面应对风险的政策和企业全面面对风险的对策两个方面。

1.政府全面应对风险的政策。政府通过加强对跨国经营企业的管理和坚持“走出去”政策等方式来规避制造业跨国经营风险,其中坚持“走出去”政策是应对风险的重点。第一,加强对跨国经营企业的管理。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建设,离不开国家政府的适当干预。国家在提供宏观支持的同时,要针对某些脱离经营方向的企业进行适当的强制性干预,这样会大大降低企业因经营方向错误而导致的风险概率。地方政府可以召集企业高层开展一些经营讨论会,就某一具体经营主体进行讨论研究,从而加强企业之间的沟通,加深企业团结共同面对风险。第二,坚持“走出去”政策。“走出去”是企业通向经济全球化的必经之路,是企业实现产业国际化的重要条件基础。“走出去”提倡的是企业跨国经营过程中,不仅仅是通过引进外来技术和知识来提高企业实力,更重要的是国内企业一定要通过完善企业内部经营战略体系和优化产业内部结构,更主动地去争取世界市场的发展空间。在政府强有力的宏观支持下,制造业跨国经营的水平也逐渐提高,这得益于国家一直坚持“走出去”的战略。现在国内很多有实力的企业开始在这一战略思想下主动与发达国家接触,在跨国经营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对企业内部结构进行调整,以此来适应国际市场。

2.企业全面应对风险的对策。企业通过建立成熟的企业内部经营战略和培养国际化人才及团队等方式来规避风险。以下将详细分析企业全面应对风险的对策:第一,建立成熟的企业内部经营战略。企业内部经营战略决定企业跨国经营走向,一个成熟的经营战略和目标明确的战略方针会使得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上不会迷失自己的经营方向。目前为止,国内某些制造业企业跨国经营基本上是经验不足,吃亏居多。其原因是因为对自身内部经营战略的规划不成熟,目标不明确,多以根据竞争对手的战略变化被动采取战略变化,缺少属于自己的战略思想,因此在国际市场竞争中一直处于被动地位。所以,企业要想在国际市场上争取主动权,建立成熟的企业内部经营战略是首要条件。第二,培养国际化人才与建设国际化运作团队。中国制造业自主创新任重而道远,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和国际化团队的建设缺一不可。目前制造业跨国经营将面对的是人才济济的发达国家企业,相比国外企业,我国对人才培养的重视远远不够。在大型企业里,高薪聘用国外高技术人员已经成为一种常态,政府应该对这一现象产生警觉。一味地聘用国外员工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当地技术员工的成长。培养本国国际化人才的优势在于,他们对本国的经济政策、企业内部结构和本国文化更加熟悉,理解更到位,团队沟通更加顺畅。企业应该通过加强员工的培训,派送高级员工到发达国家进行学习,提供更好的激励政策等手段来培养自己的人才和团队,在面向国际市场的时候才能更有底气,更加自信。

[1] 柴俊.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现状和风险分析[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3.

[2] 陈伟光.我国跨国公司对外经营中的政治风险及防范[J].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报,2011,(10):32-51.

[3] 何佳.跨国投资中的法律冲突和投资战略[D].成都:四川外国语大学,2011.

[4] 贾玉翠.中国企业的跨国经营优势研究[D].石家庄:河北工业大学,2011.

[5] 马洪稳.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政治风险及规避研究[D].济南:山东财经大学,2012.

[6] 张辰韬.企业跨国经营的文化风险防范和控制机制建立[D].成都: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2013.

[7] 罗良忠.企业跨国经营的文化风险和防范对策[J].学术论坛,2011,(5):88-96.

[8] 邱婷.我国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模式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5.

[9] 徐敦鹏.中国海外投资的现状与面临的风险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1,(33):178-183.

猜你喜欢
经营风险跨国制造业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走向世界(2022年3期)2022-04-19 12:39:10
绛县输送80名农民跨国务工
今日农业(2021年14期)2021-10-14 08:35:10
房地产开发中的经营风险管理探讨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华人时刊(2019年15期)2019-11-26 00:55:50
创业投资企业的经营风险管理机制
跨国大瀑布,一起去探秘
浅谈如何降低医院的经营风险——从内控管理的角度分析
中国市场(2016年45期)2016-05-17 05:15:32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
上海企业(2014年9期)2014-09-22 20:45:10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
上海企业(2014年9期)2014-09-22 20:42:16
光明日报《留学》杂志—跨国采访实战营
留学(2014年21期)2014-05-03 06:5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