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能力导向下的临床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2018-12-08 11:02李世姣黄露露陈胜虎郑建军
经济研究导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护理学方案临床

李世姣,黄露露,陈胜虎,郑建军

(长沙医学院,长沙410219)

培养出一批合格的高级护理人才的重要保障是一个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方案。从当前医疗环境和社会背景分析,老旧的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观念已经不再适应新时代的护理学发展和护理模式转化,与此时的社会经济发展也相互制约,难以适应新世纪的创新型综合性人才培养要求。本文以护理人才能力为导向,围绕人才培养现状及现模式方案优劣进行简单论述,基本情况介绍如下。

一、护理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人才培养模式缺乏护理特色。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学科都形成了多层次的教育体系,但各教育层次的培养方案都缺少护理专业特色,不足以突出护理学内容,所培养出来的护理人才与国际护理教育标准差距尚大。而且现我国医学院校在人才培养上多以理论知识的传授为主,专业人员与实践操作接触时间较少,直接以病人作为操作服务对象的机会就更少,致使护理人才社会适应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和临床动手能力都得不到更多的培养。长此以往,护理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因为旧的人才培养方案很难再适应21世纪的创新型综合性人才培养的要求[1]。

2.健康观念的转变对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最新的健康观念:“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身体缺陷,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况与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对健康的关注点从原本的躯体健康到现如今身心以及社会适应力的完整,人们已经普遍接受新的健康理念。人们也逐渐感受到“以服务对象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在护理理论和实践中的重要性,现代健康医学模式的提出,使护理职业的职业范围扩大并延伸,超出了原本的病人和疾病的范畴,从前的服务对象只是躯体有疾病的院内病人,现在范围扩大到了要对人的整个生命周期和所有阶段负责及护理,工作场所也从医院扩大到了家庭、社区、学校、幼儿园、老人院以及工厂,甚至是临终关怀医院等。新的护理观念的实施过程中,护士这一职业不仅是健康的照料者,还是健康的管理者、教育者和研究者。因此,高级护理人员的知识和能力、基本素质和人文素养都要有更高的要求[2]。

二、护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及方案

1.能力导向的护理型人才培养目标。在分析了21世纪护理人才需求发展趋势和国内外护理教育现状的基础上,为促进我国现今护理教育工作以及护理学发展的思想,为探寻新世纪护理人才培养的模式,培养一批适应当前社会模式需求的高品质护理人才,制定出最适合国情和当今社会急需的人才培养目标。21世纪护理人才需求目标:(1)在专业基础上应具有较全面的护理学基础理论、基本操作技能以及医学基础知识;在工作当中应掌握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以人为中心实施身心的整体护理;对病人的管理上具有运用护理程序开展护理实践和健康指导的能力;对服务对象能开展临床护理工作以及健康咨询和健康教育等护理工作。(2)在工作中具有较强的文字表达和语言能力,能与服务对象及医务工作者良好地沟通。(3)职业素养方面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操守和行业行为规范。(4)经过系统的专业教育和培训使学生具有一定的人文科学知识,树立现代护理观念,具有较强的护理操作技能,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在各级别的医疗卫生机构从事高级护理工作,特别是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施常见病、多发病的护理管理[3]。

2.能力导向下的临床护理人才培养方案。学生入校学习后尽早开展“三早教学”,使学生与临床环境及服务对象早接触、早感悟、早融入临床环境,利用周末时间安排学生进入临床岗位见习,到医院急诊科、ICU、手术室等具有特色的科室,使学生提前体验护士的角色,感受工作氛围及职业环境,适应护理专业岗位,亲身体会医院和社区的岗位环境,理解护士本职的价值所在。并且,建立“模拟医院”对学生实施专科方向强化技能培训,使学生所接触到的医疗设备都与医院相同,工作的氛围及流程都与以后工作岗位相似,处理问题的思维也和临床相接近。这样可以极大地缩短学生入临床的适应期,还能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临床动手能力和思维。在学生入临床之前进行实战模拟的岗前技能培训[4],护理人员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选取护理专科方向发展,在校内实施“医院式模拟训练”,对岗前护理人员进行仿真岗前培训,根据临床护理工作过程及思维来设计教学过程和内容,使护理人员尽快适应医院环境,缩短与临床护理岗位的磨合期。

高质量地完成护理10个月的实习任务,根据国际护理人才培养方案并结合各医院及学校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合护理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以及实习教学内容,聘请教学合作医院的临床骨干为带教教师,或者聘请外教来负责学生的实习教学任务,根据学校下发的护理专业实习教学大纲进行一对一带教指导和顶岗实习,实习结束前安排在即将工作的专科岗位进行技能强化实习,使毕业生进一步缩短与未来工作岗位之间的距离。

三、结语

新的社会背景下也就要有新的培养方案,教学方案上要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育,增加一定比例的人文社会课程,建立以培养复合型护理人才的专业课程体系,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着重突出专业能力的培养,建立新型求知的教育模式,变被动为主动,让学生学习模式从接受到求索;改变现今教学上理论和实践严重脱节的问题,注重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有机融合与相互渗透,重点突出护理本专业的临床特色;加强护理学生的动手能力、应用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为培养我国新一代高素质护理人才不断探索。

[1] 刘东玲,李伟,吴国华.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评价[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9,(7):26.

[2] 李翠凡,曹迎东,常桂梅.专科护理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J].医学信息旬刊,2010,(2):338-340.

[3] 徐琳,范福玲.院校联动零距离培养专科护理人才的经验总结[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11):51-52.

[4] 徐琳,王君华.以就业为导向“专业+特长”技能型护理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23):137-138.

猜你喜欢
护理学方案临床
X线与CT引导下骨病变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
烂脸了急救方案
舒肝宁心汤治疗心悸的临床观察
复合妊娠32例手术治疗的临床观察
《护理学报》第六届编辑委员会成员名单
中山大学《康复护理学》幕课上线
《护理学报》举办“护理科研与论文写作”高峰论坛的第二轮通知
《护理学报》举办“护理科研与论文写作”高峰论坛的第二轮通知
定边:一份群众满意的“脱贫答卷” 一种提供借鉴的“扶贫方案”
稳中取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