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孝悌,陈红英
(南京晓庄学院,南京211171)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习总书记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强化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意识,做到求贤若渴,爱才如命,惜才如金,唯才是用,以强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来开发培育和使用好各类人才。
我国的人才包括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是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骨干力量。能否把这支队伍开发好、培育好、管理好、使用好,更是保证现代化建设和各项改革取得成功以及最终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具有决定意义的关键举措。对人才开发培育问题的重要性认识,习总书记从我国正在进行的伟大而深刻的革命实践出发指出:“当前我国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1]“中国改革进入攻坚期、深水区,啃硬骨头、涉险滩,要改革就需要人才、呼唤人才、造就人才”,“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各项任务,关键在党,关键在人。”[2]习总书记深刻指出:“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没有一支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难以顺利实现。”[3]习总书记还进一步结合“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的实现,从人才的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视角阐述了人才在治国理政中的极端重要性。他提出,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点”。他强调:“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没有人才优势,就不可能有创新优势、科技优势、产业优势。”[4]“人才是创新的根基,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谁拥有了一流的创新人才,谁就拥有了科技创新的优势和主导权。”[5]这些重要论述,阐释了做好人才开发培育工作的战略思维和科学理念,是我们在新常态下做好人才开发培育工作的重要依据。
1.人才开发培育要以德为先。人的品德是检验一个人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准。“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毛泽东同志曾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在几万万人的大民族中领导伟大革命斗争的党,没有多数德才兼备的干部,是不能完成其历史任务的。”[6]对于人才的品德问题,习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就指出:“人而无德,行之不远。没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思想修养,即使有丰富的知识,高深的学问,也难成大器。”[7]主持党中央工作以后,他更加重视立德树人,他说:“好干部的标准,大的方面说,就是德才兼备。同时,好干部的标准又是具体的、历史的。不同历史时期,对干部德才的具体要求有所不同。革命战争年代,对党忠诚、英勇善战、不怕牺牲的干部就是好干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懂政治、懂业务、又红又专的干部就是好干部。改革开放初期,拥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知识、懂专业、锐意改革的干部就是好干部。现在,我们提出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等具体要求,突出了好干部标准的时代内涵。概括起来说,好干部要做到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8]习总书记曾指出,要正确处理好“德”与“才”的关系。“才为德之基,德为才之帅。现在选干部,容易忽视的往往是德。因此在把握德与才的关系时,特别要注重德,把德放在首位。”[7]德行作为人才开发培育的一个重要标准,不能不重视。他的论述再次强调,开发培育人才首先要提高人才道德素质,以德为先。
2.立德树人要从小抓起。习总书记认为立德树人,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需要从小抓起。2013年5月29日,他在参加“快乐童年,放飞希望”主题队日活动时曾深情地说:少年儿童只有从小立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长大后才能成为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还做了进一步阐述:“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9]因此,如何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教育、引导他们,让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学会感恩,学会做人、做事、做学问,从而提高他们的道德品质至关重要。如果在少年阶段就帮助他们养成了这些良好的习惯,不仅对他们中青年阶段道德品质的提高具有直接的影响,还关系到他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养成,因此,立德树人要从小抓起。
1.创新人才开发培育机制。习总书记强调,我们不仅需要加大引进人才的力度,更要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创新开发培育人才机制和模式,努力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的育人环境,在创新实践中发现和使用人才、培育和锻炼人才、凝聚和成就人才[9]。习总书记还一步指出,要“按照人才成长规律改进人才培养机制,‘顺木之天,以致其性’,避免急功近利、拔苗助长。要坚持竞争激励和崇尚合作相结合,促进人才资源合理有序流动。……既要重视成功、更要宽容失败,完善好人才评价指挥棒作用,为人才发挥作用、施展才华提供更加广阔的天地”[10]。在2015年全国两会期间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习总书记特别指出,要转变人才培育开发使用的观念,重在思维的突破,贵在人才培育开发使用体制的改革,只有通过努力探索与改革出新的人才培育开发使用机制,人才培育开发使用的观念转变才能真正落到实处。为此,习总书记高度重视人才培育开发使用中的机制改革问题,他曾深刻强调,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凡是该下放的都应当下放,该交由市场的都应当交由市场。
2.人才成长既靠自身努力也靠组织培养。习总书记曾指出:“成长为一个好干部,一靠自身努力,二靠组织培养。从干部自身来讲,个人必须努力,这是干部成长的内因,也是决定性因素。”[8]他进一步指出:“干部的党性修养、思想觉悟、道德水平不会随着党龄的积累而自然提高,也不会随着职务的升迁而自然提高,而需要终生努力。成为好干部,就要不断地改造主观世界、加强党性修养、加强品格陶冶。要时刻用党章、用共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要有‘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的精神,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努力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干事,清清白白为官。”[8]这段话明白地告诉我们,干部人才的成长成才要求干部人才个人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其次,要不懈努力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思想素养和业务素质;最后要正确看待成长成才过程中的挫折。习总书记还特别指出要从四个方面做好组织培养干部的工作:要为干部人才健康成长搭建好平台;要创新拓宽干部培养渠道,促进青年干部不断快速成长成才;要遵循干部人才成长成才规律,不拘一格地及时恰当地选拔、培育和任用好人才;要不断增强人才开发培养意识,通过基层实践锻造好的干部。
3.人才开发培育以教育为本,突出实践。习总书记强调,人才成长离不开教育。他认为:“经济靠科技,科技靠人才,人才靠教育。教育发达—科技进步—经济振兴是一个相辅相成、循序渐进的统一过程,其基础在于教育。”[11]可见,教育是人才开发培育的基础性条件。习总书记进一步指出,教育和实践是开发培养人才的两条重要渠道。人才开发培育应以教育为本,突出实践。就教育培育人才而言,习总书记强调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人类传承文明和知识、培养年轻一代、创造美好生活的根本途径,中国将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不断扩大投入,努力发展全民教育、终身教育,建设学习型社会。”[12]就实践培育人才而言,习总书记特别指出,好干部除了加强学习,尤其需要加强实践,突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他特别指出,不能在“温室”里培养干部,“‘千里马’要在大风大浪中经受考验,后备干部不能放在‘温室’里去刻意培养。‘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以磨难历练他,这样才能‘增益其所不能’。”[13]
总而言之,培育开发人才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举措。人才开发培育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立德树人要从小抓起。人才开发培育需创新机制,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人才成长既靠自身努力也靠组织培养,前者是人才成长的内因,也是决定性因素,两者互相联系、相互依存;教育和实践是开发培养人才的重要渠道,人才开发培育以教育为本,突出实践。
[1] 习近平.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EB/OL].人民网,2016-11-11.
[2] 王丕君.为实现中国梦造就宏大人才队伍——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人才思想体会[EB/OL].中国网,2016-06-29.
[3] 习近平.在欧美同学会成立一百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10-21.
[4] 习近平.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EB/OL].环球网,2016-03-03.
[5] 习近平.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EB/OL].广州人才工作网,2015-03-06.
[6]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26.
[7] 习近平.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推进浙江新发展的思考与实践[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4:304-423.
[8]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5:412-417.
[9] 丁晓萍,等.平易近人——习近平的语言力量[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4:180-270.
[10] 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18.
[11] 习近平.摆脱贫困[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4:173.
[12] 习近平.中国将努力发展全民教育、终身教育[EB/OL].人民网,2013-09-26.
[13] 习近平.之江新语[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