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秋芸
摘 要:传统的小学教育教学一直存在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不高的问题,就其原因,主要还是因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不强,所以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意识并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据此,本文简要分析小学教育教学中学生自主意识和能力的培养策略,以期能帮助小学教师突破教学困境,提升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教育教学;学习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培养
笔者分析,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既要各司其职,又要相互配合、共同努力。新课程理念下,为更好的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自主学习作用,就必须要改变教师传统的教学理念,并注重学生个人学习能力的提升。所以,教师首先要了解自主学习的特征和重要性,然后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学习特点制定相关的教学策略,本文据此进行分析,具体如下。
一、自主学习的特征
第一,主观能动性:这是自主学习的首要特征,表现为学生喜欢学习,不用教师催促就能自觉的查缺补漏,始终抱有一颗勤奋好学的心;第二,独立性:这是指学生具备独立解题和探究的精神,即遇到问题之后首先想到的是依靠自己去解决,对学习具有高度负责的态度;第三,异步性:这是指自主学习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基础好、理解能力强的学生其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普遍很强,反之,基础差的学生即使想自主学习,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知识,但是由于其自身缺乏较强的自我约束力,所以往往很难养成自主学习习惯,自主学习能力也较差。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的重要性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学生在具备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之后,就能自然而然的想到学习,无论在课堂学习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把学习当作生活的一部分,遇到不懂的问题时喜欢钻研,遇到学过的知识时懂得回顾。
(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学习充满兴趣的学生往往不需要教师为其安排学习活动,而是有一定的自我判断和选择能力,即能够让学习满足自己的生活需求。这类学生通常对学生具有极强的兴趣,而且这种兴趣非常纯粹,并不受考试压力、家长敦促、教师管理等客观因素的影响。
(三)增强学生的学习实践能力
拥有“教学生活化”习惯的学生不仅仅能让自己一头扎进书本里,更能让自己从书本里走出来,从生活中实践学习知识,即成为“学习+实践”的真正的“读书人”,经常读书、乐于实践的学生,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更强。
三、小学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的策略
(一)转变教学观念,突出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
现代教育理念认为,学生的课堂学习地位要高于教师的教学地位,其实这非常好理解,因为对教师来说,始终为学生负责,学生作为受教育者,实际上是整个教育活动的直接参与者和受益者。因此,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教师就必须及时转变教学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化教育教学理念。
(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第一,即增強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改变乏味、沉闷、尴尬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第二,合作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培养探究能力、合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并能在集体活动中发现自己的价值,提升能力的同时增强学习信心;第三,任务驱动教学法以任务的方式使学生在学习时有明确的小目标和大目标,从而为学生学习增添动力,继而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改善师生关系,注重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和点拨的方式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其次,在互动过程中强调趣味性和人本理念, ,继而引导学生由一个问题去思考另一个问题,自然而然的串联课堂知识点,这样既提高了教学效率,又让课堂提问过程变得平顺有序,从而在一个接一个的问题中逐渐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四)在小学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首先,教师要学会鼓励学生,例如在讲题做题过程中,某位学生突发奇想想到了全新的解题思路,但是经验证后发现是错误的,此时教师仍要表扬这位学生勤于思考的学习态度,肯定其学习行为,培养其学习信心;其次,教师要让学生知道自己几斤几两,既不好高骛远,也不妄自菲薄,始终能清醒的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综上所述,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及师生关系的处理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的根本途径。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发展,新课改理念逐渐深入每个小学教师的心中,为更好的迎接现代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的种种挑战,教师有必要继续深入探究更好的教学策略,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
参考文献:
[1]舒智岩.小学教育教学中学生自主意识和能力的培养[J].教育,2016(8):00094-00094.
[2]张翠芳.小学教育教学中学生自主意识和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上),2016(2):27-27.
[3]张江莲.小学教育教学中学生自主意识和能力的培养[J].读书文摘,2017(8).
[4]余彩兰.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识字能力的培养分析[J].速读旬刊,2017(3):00080-00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