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艳华
(首都医科大学密云教学医院,北京 101500)
妊娠合并糖尿病在产科并发症中有较高的占比,据资料统计,目前我国约有1%~5%的孕产妇罹患该病,且罹患率仍在不断攀升[1]。妊娠合并糖尿病的高血糖状态在产后通常可恢复正常,但会增加罹患2型糖尿病(T2DM)的风险,且分娩期间可能对妊娠结局造成不良的影响[2-3]。本文中,我院在该病患者的护理中开展饮食控制及运动疗法干预,取得的实验结果较满意,现作如下分析与总结。
本组实验设计采集142例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于2017年1月至12月在我院分娩,已签署实验研究知情同意书,已对伴精神异常、临床资料不完整等问题者做排除处理。其中初产妇78例,女性64例,年龄23~36岁,平均(30.2±1.8)岁;孕期25~38周,平均(32.3±1.4)周。根据随机抽签法分两组(71例/组)实验,Ⅰ组与Ⅱ组的基线资料使用SPSS 17.0软件统计分析,P>0.05,有可比性。
Ⅰ组接受一般性护理。Ⅱ组基础护理下接受饮食控制及运动疗法干预,具体如下:(1)饮食控制:向患者详细讲述合理饮食对妊娠合并糖尿病的防治重要性,使患者从生理、心理层面积极配合各项护理工作。患者在妊娠期间可能出现恶心呕吐或酮症等情况,应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护理[4]。护理时,应详细调查患者的生活行为与饮食偏好等,再参照个体体质量(BMI),为患者量身定制饮食计划,一般应遵循少食多餐、营养均衡的原则,多摄取高蛋白、低胆固醇及富含维生素类食物,禁止食用高糖及辛辣生冷食物。主要有下述几点需要注意:①坚持少食多餐,以免血糖过度波动;②多食用含糖量低的新鲜果蔬;③每餐绿色蔬菜摄取量应>250g,以调节消化功能,促进降糖[5]。(2)运动疗法:根据患者个体状况,为其设计运动方案,鼓励患者坚持、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包括做广播操、散步及练瑜伽等,每日运动后保持监测自我血压与心率的习惯,通常心率应保持低于(220-年龄)×65%[6],同时坚持定期产检等。
测定两组的空腹血糖(FBG)与三餐后2h血糖(2hBG),同时对两组的母婴结局做观察与相关数据统计。
实验数据使用SPSS 17.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χ2检验,以P<0.05,说明实验数据间有统计学意义。
Ⅱ组患者在FBG、三餐后2hBG指标值上较Ⅰ组均显著降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方案对FBG及三餐后2hBG的影响(±s, mmol/L)
表1 两组方案对FBG及三餐后2hBG的影响(±s, mmol/L)
组别 FBG 2hBG早餐 午餐 晚餐Ⅰ组(n=71) 6.38±0.73 8.19±0.86 8.22±0.92 8.27±0.94Ⅱ 组(n=71) 4.46±0.51 6.39±0.58 6.57±0.73 6.61±0.78
与Ⅰ组比较,Ⅱ组的剖宫产率、胎儿窘迫率、产后出血率以及早产儿率等均明显降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方案对母婴结局的影响[n(%)]
妊娠合并糖尿病的病因机制尚不明确,现有资料多表示胰岛素抵抗或分泌缺陷、妊娠期内分泌紊乱或代谢改变等是造成该病的主要原因[7-8]。而高龄(≥35岁)、肥胖则是其独立危险因素[9]。争取尽早的诊疗与护理干预,对防治本病、改善患者的分娩结局甚是重要。
饮食控制、运动疗法是现代护理学必不可少的两个环节,饮食控制能够调整患者的饮食结构,减少患者对含糖量食物的摄入,并通过合理饮食及时补充机体营养,增强抵抗力;而运动疗法可调节肌肉的收缩强度,能够使机体内葡萄糖转运蛋白质水平提高,增加对血液中葡萄糖的消耗,由此起到控制血糖水平的目的。多项研究实践表示,对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采取饮食控制与运动疗法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妊娠结局以及健康状况,从而获得更为良好的护理质量[10]。
本组实验中,我们结合患者的个体饮食方式、运动习惯及BMI等资料,为患者量身定制饮食与运动计划,以实现对患者血糖水平的控制;实验显示,Ⅱ组患者在FBG与三餐后2hBG的控制效果上较Ⅰ组均有明显的改善,并且分析两组的妊娠结局,可见Ⅱ组在剖宫产、羊水过多以及新生儿窒息等不良母婴结局的发生方面均有明显减少,护理优势较Ⅰ组理想,基本符合上述资料观点。
综上所述,对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饮食控制与运动疗法干预,能够加强对患者血糖水平的控制,且利于母婴结局的改善,值得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