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集数据建模型 分析数据找规律
——中学生养成数据分析习惯的途径

2018-12-07 00:52浙江叶琪飞余继光
教学考试(高考数学) 2018年5期
关键词:课桌椅需求量草莓

浙江 叶琪飞 余继光

大数据时代,在学会对大数据分析研究之前,即中学阶段,学会对有限的数据统计分析,特别是建立对数据的敏感性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新课程教学目标中把“数据分析”列入学生数学学习的核心素养之一.

一、掌握数据分析的基本方法

1.数据分析是指从数据中获得有用信息,形成知识的过程.主要包括:收集数据提取信息,利用图表展示数据,构建模型分析数据,解释数据蕴含的结论.数据分析是大数据时代数学应用的主要方法,已经深入到现代社会生活和科学研究的各个方面.数据分析是现代公民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通过数据分析核心素养的培养,学生能够养成基于数据思考问题的习惯,提升基于数据表达现实问题的能力,积累在错综复杂的情境中探索事物本质、关联和规律的经验.

2.中学生要建立数据意识,可能还需要教师的引导,特别在当前中学生只会盲目刷题、应试,不会自觉观察自然奇特现象或社会经济现象的背景下,提出有意义的问题,更加要强化,尤其在选修课程中,以小课题研究为目标,以研究性学习小组的方式,引导学生去围绕某一个问题科学地收集数据.

3.中学生要掌握数据分析方法与步骤,一方面,从调查抽样开始,掌握随机抽样的方法,科学采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对于某个重要指标,如均值,方差,频率分布等进行分析,从而掌握社会经济统计的基本方法;另一方面,在数学解题中,面对统计与概率题目,学会从给定的数据中,按照统计整理规则,整理数据,计算特征值,分析数据,作出预测.

二、引导学生收集数据的途径

1.观察周围特别现象,用数据说话

引导学生细心观察周围社会经济现象,深入实际参与调查,善于收集数据,分析数据,指导经济活动.比如,来自绍兴农村的学生,周末回到家中从父母口中了解到,家中蔬菜大棚种植草莓在销售方面的困惑——有时不够卖,有时卖不掉,于是组织几位同学,实地调查,收集相关数据,通过分析结论,调整并指导种植方案,如下例1;

2.提出问题收集数据,用模型说话

善于从学生身边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收集数据,建立模型,比如,从学生每天都接触的课桌椅的舒适问题入手进行的小课题研究,如下例2;

3.分析数据预测规律,用趋势说话

学生接触最多的是书本中提供的数据,或命题中提供的数据,运用正确的数据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整理、计算、预测,用数据所呈现的趋势指导社会经济活动,如下例3、4.

三、养成数据分析习惯的体验

1.发现问题收集数据的案例

【例1】 草莓的种植与销售和地域有关,也受当时消费与供给关系的制约,因此面对草莓种植与销售问题,需要对需求量和供给量的市场进行调查,收集数据,寻找市场供求关系的平衡点,然后制定科学的种植方案,带领学生进入本地市场调查,收集数据.对草莓的市场需求量和供给量进行调查,得到以下数据:

草莓的市场需求量信息表

草莓的市场供给量信息表

根据这些信息,以供给(需求)量Q为横轴,价格P为纵轴,由已知数据在Q—P坐标系内描点,然后寻找近似的供给线和需求线,取较远的两点建立方程,求市场的供需平衡点(即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的情形).

如图,供给线近似于直线P-3Q+67=0,需求线为P+2Q-100=0(取较远的两点建立方程),供给线与需求线的交点,就是市场供需平衡点.

由P-3Q+67=0,P+2Q-100=0,解得P=33.2,Q=33.4,即当供需量在33吨左右时,市场达到平衡,此时价格在每公斤33元左右.

为此,学生给当地草莓种植户提出建议,组织起来,成立合作社,调整种植面积,合理分配,力争保持在市场供需平衡点附近进行生产活动.

【解读】此案例具有普遍研究价值,在市场经济时代,任何商品都受着供求关系的制约,只有通过市场调查,数据分析,才能制定科学的种植方案.

2.收集数据建立数学模型的案例

【例2】 每天从早上7点至晚上9点,同学们都要生活在教室人均1平方米左右的地方,每当坐在课桌椅上听课时,有许多同学感觉不舒服,椅子太矮,腿伸不直,桌子太矮,膝关节受到压迫或磨擦,凡此种种,其原因是桌椅高度不适合自身身体,桌椅使用功能不能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为此有必要研究适合当前中学生身体条件的课桌椅高度与功能.

首先,组织学生从两方面进行实际调查,一是学生自身身体部位的实际数据,二是测量课桌、椅子的数据(调查实际数据略).

其次,根据调查收集到的数据,建立一个课桌椅空间人体活动的数学模型,通过数学模型探索适合中学生身体特点的课桌椅空间及课桌椅尺寸,如探索小腿伸展时的轨迹,以及适合小腿伸展的桌椅高度.

如图,选择地面为x轴,椅子前面投影点为原点O,小腿与大腿连接的关节为A点,小腿AC以A为中心旋转,根据上述数据建立数学模型,探索满足下列条件的数学模型:

课桌椅空间人体活动的数学模型

(1)OA长度适合不同身高或不同小腿长的人坐;

(2)D点在旋转过程中,AD与水平面夹角为30°时应与直线EF保持一脚面距离(25cm);

(3)人体站立时有适当的空间(30cm),以保持人体站立时A点关节不碰撞N点桌子.

再次,为了提出适合中学生特点的课桌椅设计方案,结合数学新课程中的三视图,对已有的课桌椅进行三视图绘制,然后提出课桌椅设计修改方案,动手绘制图纸(略).

最后,结合学校实际,提出课桌椅设计修改方案与建议:在设计不同身体素质学生的课桌椅时要考虑下列因素:一是课桌椅高度可调节性;二是课桌椅功能多样性;三是课桌椅利用有效性.

3.依据数据建立模型预测的案例

【例3】 国外高速公路行车安全问题

下表是一位驾驶员手册:在干燥的混凝土路面上的停车距离

车速(英里/时)驾驶员反映距离(英尺)刹车距离(英尺)停车距离(英尺)2022224430335083404488132505513819360661982647077270369

假设观察从0秒计时,反映时间为0.75秒,这是一种乐观的假设.

A:制作一个停车距离相对汽车速度的散点图;

B:能否用一个二次函数来描述这一组数据?若能,求出一个以车速x为自变量,汽车停车距离d为因变量的二次函数.

建立数学模型:在高速公路或一般公路上开车,都会遇到上述问题,即当驾驶员发现前方道路上有障碍物时,要紧急刹车,这一过程中,由于人的反映需要时间,汽车由于惯性的作用也有一个刹车距离,这样停车距离=驾驶员反映时间内汽车所行距离+刹车距离,其中刹车距离与车速有关.

A.根据已知数据描述一个停车距离相对速度的散点图如下:

B.观察上述散点图的特征,可以用一个二次函数来描述这组数据.

设符合条件的二次函数为d=ax2+bx+c,将数据(20,44),(40,132),(70,369)代入可得

解得a=0.07,b=0.2,c=12,所以d=0.07x2+0.2x+12.

【解读】 如果选择其他数据,则所得二次函数可能不一样,其误差都比较大;如果用最小二乘法去寻找这个二次函数,其误差比较小但计算量比较大.

4.来自命题专家提供的测试案例

【例4】 (2017·全国卷Ⅲ理·18)某超市计划按月订购一种酸奶,每天进货量相同,进货成本每瓶4元,售价每瓶6元,未售出的酸奶降价处理,以每瓶2元的价格当天全部处理完.根据往年销售经验,每天需求量与当天最高气温(单位:℃)有关.如果最高气温不低于25,需求量为500瓶;如果最高气温位于区间[20,25),需求量为300瓶;如果最高气温低于20,需求量为200瓶.为了确定六月份的订购计划,统计了前三年六月份各天的最高气温数据,得下面的频数分布表:

最高气温[10,15)[15,20)[20,25)[25,30)[30,35)[35,40)天数216362574

以最高气温位于各区间的频率代替最高气温位于该区间的概率.

(Ⅰ)求六月份这种酸奶一天的需求量X(单位:瓶)的分布列;

(Ⅱ)设六月份一天销售这种酸奶的利润为Y(单位:元).当六月份这种酸奶一天的进货量n(单位:瓶)为多少时,Y的数学期望达到最大值?

【解析】 (Ⅰ)易知需求量可取200,300,500,由表格数据可知

则分布列为

X200300500P152525

(Ⅱ)①当n≤200时,Y=n(6-4)=2n,Ymax=400,此时n=200.

④当n≥500时,易知一定小于③的情况.

综上所述,当n=300时,取到最大值,最大值为520.

【解读】 考生面对专家提供的“频数分布表”数据,将统计数据与所求事件概率紧密相连,从而得到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这一环节需要的是统计知识与概率知识,以及审题能力.

第(Ⅱ)问需要的是,对随机变量特征值“数学期望”概念的理解与计算方法的掌握,这一环节也是数据处理的重要一环,学生在解题训练中可以提高数据分析能力.

数据分析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个较长的过程,途径的每个方向都非常重要:

一是来自于生活实践的数学眼光,没有眼光的能力是短暂的;

二是来自于亲身体验的数学实验,没有实验的能力是空洞的;

三是来自于问题解题的数学实践,没有实践的能力是空乏的.

猜你喜欢
课桌椅需求量草莓
新东方捐赠8万套课桌椅
从数学角度看“弹性”
价格战是一定的! 2020年虾苗需求量预计减少10%~20%,苗价下调是趋势
草莓
我和桌椅聊聊天
我区圆满完成“课桌椅更新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