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其功能性更偏向于防患于未然,以此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规范内部控制,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本文就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中出现的高频问题以及如何完善作简要论述。
首先,设定内部控制的目标,可概括为:合法合规、突出重点、互相制衡、风险防范。
内部控制包括决策、执行以及监督,如果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发生错误,那么其余环节将遭受连带错误。
内部控制要有其重点关注事项,以及高风险事项。
内部控制应当在治理结构、权责分配、业务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在防范风险的同时保证运营高效。
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一定要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
内部控制的设计和运行受制于成本与效益原则。
注意保持单位内各部门之间以及各岗位之间协调与沟通,以免引起内部冲突。
能够识别并系统分析经济业务中为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相关的风险,提出科学、有效的策略以规避风险。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选择、确定相适应的风控措施,尽可能将风险降到最低。
确保相关信息的及时性、精准性,并做好与各部门、各岗位的有效沟通工作。
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层对内部控制制度建设重视程度不够,内部控制落实难、执行难。
如果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层对财务管理的意义缺乏整体而深刻的认识,势必会直接导致对建立健全单位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认识不够。事实上,绝大多数领导认为内控只是单位财务部门的事情,没有上升到单位层面。虽然部分单位已经主动、积极地建立了一套内控系统,但其科学性、合理性还有待在实践中不断进行改良。笔者在实际走访中发现,另有部分单位因贪图便捷,所建立的内控制度只是依葫芦画瓢,忽略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这种单位内控制度的建立往往也只是作为形式上的过场,根本无法真正起到单位内部风险控制的作用。
内部审计工作流程过于简单,审计工作人员缺乏坚持内部审计准则的积极性,擅自简化内部审计的基本程序,从而导致审计报告不属实。
单位内部财务部门和资产管理部门信息不畅通,账实不相符,责任不清晰,推诿扯皮现象严重。
明确行政事业单位领导责任,将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作为领导层考核的重要指标。夯实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基础,激发单位所有人员的主观能动性,营造人人参与内部控制建设的良好氛围。
加大培训力度,运用参训、轮训多种方式,切实加强内控能力建设,尤其是财务人员的能力建设。建设一支专业胜任的队伍,夯实内控基础,保证各项制度得到有效落实。
5.2.1 规范审计流程,加强财务数据风控预测性能
重视内部审计工作,确保落到实处,从而以保证财务管理的有效性与严谨性。审计控制顾名思义即是对内部财务管理的再控制。只有通过审计工作这道强而有力的最后工序才能精准地查找出内部财务管理中瑕疵。而从中发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应予以重视,并且组织人员进行认真研究,及时纠偏,尽可能把该问题可能会引发的一系列问题遏制在初始状态。
可以融入国内外先进的财务数据分析系统,逐步完善单位内部的风险预测、评估与监管体系。通过建模等相关数据、图表的展现,将各项指标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从而对财务运作中潜在风险提出合理合法的防控措施。
5.2.2 新建日常考核制度
将岗位责任制与日常考核相结合,有利于提高工作人员对待工作的严谨性,确保责任制落实。采取岗位相互监督与奖惩制度相结合,这也是对单位内部控制度执行力的考核,同时,更是保护每一位工作员工身心健康发展的必要措施。
5.2.3 完善党风廉政评估机制
目前,党风廉政评估机制与实际工作所需尚有差距,应紧密结合当前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评价中出现的各类问题,有的放矢地综述、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措施。其中,机制不完善导致考核评价的指标、内容、方法和程序等环节缺乏全面的参照标准,造成了当前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不完整,方法不科学,程序随意性强等诸多问题。所以,在完善党风廉政评估机制的同时也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考核、评价、实施人员的统一培训。
另外,反腐倡廉是社会各界的共同责任和义务,当前党风廉政考核评价与党外监督存在一定的脱节。因加强党内和党外相结合机制;加强党组织和人群众相结合机制;加强上级监管和下级监督相结合机制;加强部门监管和社会监督相结合机制,党风廉政评估机制的建设才能具有普遍性、全面性。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是与时俱进的,因此任重而道远,需要单位各部门、各岗位齐心协力不断探索和改善。只有不断深化改革、勇于创新,才能在飞速发展的今天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1]王素娟.浅议如何加强和完善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2(22).
[2]《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财会〔2015〕24号).
[3]《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财会〔201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