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中的适度文化移情及其培养

2018-12-07 20:47朱秀芝
经济研究导刊 2018年34期
关键词:移情跨文化交际

朱秀芝,胡 慧

(东北林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哈尔滨 150040)

引言

语言和文化,两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对语言学习者来说,语言是交际的方式,交际是目的。跨文化交际不仅是言语交流,也是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因此,为了交流和沟通顺利进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就需要双方自觉地进行文化移情。文化移情是指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主体和客体自觉地站在双方的文化立场上,相互理解、相互适应,以达到准确交流的目的。另外,在跨文化交际时要坚持文化移情适度原则,即在交际中既不完全固执地恪守本民族文化,又不完全放弃本土文化,努力在与他国文化之间寻求互相适应和动态平衡的机制和张力[1]。因此,要成功地完成双向沟通,培养适度的文化移情能力是重要的前提。

一、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移情

移情理论是Robert Vischer(1873)在他的文章《视觉的形式感》中首次使用的美学概念,随后由立普斯创立并由美学家谷鲁斯进一步发展,而后,朱光潜将其引入中国[2]。之后,日本语言学家Kuno将移情的概念带入语言学领域,如今该概念已经扩大到了认知心理学和跨文化交际学等多个领域。由Ruben(1976)提出了有效交际模式理论,强调移情能力是有效交际的七种组成要素之一。移情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获取信息和排除障碍。交际主体在交际中感觉远离客体文化的心理距离是由于缺乏足够的信息造成的。即使现代科技与通讯的发展速度迅猛,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看似变得越来越小,但人们并非能获取和吸收所有信息,因此,与目的语文化的心理距离也就并不一定会缩小。低移情的人很难感知别人的情绪和想法,尽管有很多关于目的语文化的信息,他们也很难获取,他们的心理距离仍然很大,无法适应外国文化。例如,在西方,如果一名男士称赞女士的外貌,她一定会欣然接受,但若是对一位中国女士如此恭维,却会得到完全不同的反应。相反,高移情的人具有较高的感知能力,积极观察他人的言语和非言语符号,懂得换位思考。通过移情的技能,学生可以获得目的语文化的核心,由此他们可以推断出尚未获得的其他信息,可以增加他们对目的语文化的了解,并最终促进文化适应。

心理距离的另一个原因是学习外国文化的主要障碍导致的,如民族中心主义、陈规定型观念、偏见、缺乏知识和技巧等。每种文化都有自己的主导心态,跟其他文化的人交流时,有时彼此会感到很难理解对方的言语或者行为。民族中心主义和陈规定型观念往往会衍生一种优越感。然而,通过移情的交际技能,学生可以做出适当的情绪反应,产生情感共鸣,消除障碍。高移情的人知道如何投身于他人的情境,体验其情感或情绪,避免评价、评判和批评他人及其文化。学生可以采取适当的行动,并通过言语或非言语行为表达对他人的真诚理解和支持,从而消除由于缺乏文化等所造成的障碍。

总之,通过移情有意识地置身于对方的文化立场上,从对方文化的角度来看待问题,缩短文化的心理距离,克服跨文化交际中的民族中心主义,可以对他人的情感、价值观念等产生更加敏锐的感觉,提高文化移情能力。

二、跨文化交际中文化移情的适度原则

在跨文化交际中要坚持适度原则,有效整合本土文化和目的语文化,促使交际顺利进行。然而,在实际的跨文化交际中,我们常见以下两种极端的文化移情模式,这对跨文化交际产生了极其消极的影响。一种模式是文化移情“缺位”。由于交际双方受到自身民族文化长期积累的影响和束缚,交际过程中自身的情感被过度压抑,不能敏锐地觉察对方的情感并予以恰当的呼应,导致双方对彼此文化的不理解、不认同或者不尊重,因而双方不能站在对方的立场顺利地交流。另外一种模式是文化移情“越位”。众所周知,跨文化交际必然包括“两体”——主体与客体,而当交际者否认或者忽视了这“两体”时,在交际过程中完全抛弃本民族的立场而一味地去迎合他人,就会导致移情过度。这种移情并不是真正的文化移情,而是一种文化上的过度适应,结果会导致沟通不畅。

此外,坚持文化移情的适度原则,还要注意移情和同情之间的区别。当谈及知觉技能时,移情和同情的概念几乎是相同的,即都是指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暗示,感知和识别他人情感和情绪的技能。然而,在交际技能上同情与移情本质上是不同的。首先,从情感反应来看,同情是替别人感到难过、焦急、忧虑等,在跨文化交际中还是从自身出发,用自己的文化准则去解释和评价他人的行为,立足点依旧是本土的民族文化,这样就会让人不自觉地产生民族中心主义等心理障碍。而移情是将自己处于他人境地,体验对方的情感,从而更好地理解对方。其次,从动作行为反应来看,同情往往是安慰他人或充满优越感地可怜他人,有时非但不能缓解他人的不良情绪,反而会伤害他人的自尊心,最终拉大双方的交际距离,而移情原则是用言语和动作来向对方表达其情感是符合情理、值得尊重的。

由此可见,文化移情若稍有偏颇,表现“不及”或者“过度”最终都会造成交际失败,因为两者都不符合文化移情的适度原则。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面对世界上如此丰富多彩的文化?费孝通曾经说过:“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3]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我们一定要坚持文化移情的适度原则,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立足本土文化,超越本土文化,敏锐观察交际对象的情感,做出适当反应,最终达到交际主体与客体情感的共鸣。

三、适度文化移情的培养

在跨文化交际中,移情让我们意识到人类是既有共性,又有独立性的个体。移情是一种独特的能力,它使我们能够深刻地理解目的语文化。换位思考的能力对于发展和维护文化之间的人际关系是十分重要的,因为人们大多都倾向于与能和自己产生共鸣的人相处。因此,培养文化移情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提高文化移情能力。对学生来说,语言学习、专业学习和文化学习有着同样的重要性,因此学生要将三者整合起来。胡文仲(1994)曾经指出:“语言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倘若不了解英美文化,英语就不可能学好。”[4]现今社会发展迅速,人们之间的交流逐渐增多,而仅仅表层的语言和专业技能的交流已经不能够满足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需求,学生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其中,文化学习是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基础,其重要内容是文化移情的培养。首先,学生要端正学习动机,不要进行功利性的外语学习,这种学习是缺乏主动性、热情和永恒性的,在交际中会感到疑惑或信心不足。因为在交际过程中,双方表达的语言往往含有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价值,而由于个体文化背景和文化素养等不同,语言表达就会存在极大的差异,因此,文化学习对于顺畅的交流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其次,教师要尽可能地培养学生的融入型动机,让其能主动和热情地接受所学知识,并让其更多了解目的语文化,增强其文化敏感度。

超越本土文化的羁绊,自觉进行文化移情。文化自觉是一个民族文化觉悟和觉醒,是促进文化繁荣和发展的思想基础和前提。它不仅包含对文化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的深刻认识,还有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5]。只有自觉地进行文化移情,成为多元文化的人,在跨文化交际中,从多方面挣脱本民族文化定势的束缚,才能减少文化间的摩擦,进而与他人和谐相处。在文化移情的过程中,在倾听他人话语的同时,还要注意观察其非言语暗示,从他人的角度客观判断他人的实际情绪状态等,而不是从自身角度出发去主观臆断。以关心他人的态度,让他人与自己平等,尝试想象自己在同一情况下的感受和反应,情景交融,移情入理。

增强对目的语文化的了解,减少文化移情障碍。文化移情的障碍主要是由文化差异引起的,尤其是不同的习俗、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等。因此,为了减少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移情障碍,除了教授学生语言知识,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有效地学习不同国家的文化、习俗和其他必要的背景知识。例如,在词汇教学中,教师需要针对词汇中包含的文化因素提供有针对性的解释,使学生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可以加强其对文化差异的敏感度;教师还可以使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给学生提供更直观的情境体验,这对文化移情障碍的减少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教师可以布置学生多阅读外国文学作品和报刊,在此过程中进行分析和指导,帮助学生积累文化背景、各地风俗习惯等文化材料;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文化移情能力,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进行适度的移情,及时纠正学生移情偏颇现象,这样学生就能更好地理解适度的文化移情。

结语

学习外语不仅是掌握语言的过程,也是接触和认识另一种文化的过程。因此,要有意识地结合语言教学向学生传授所学目的语文化知识,同时增强学生对两种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使他们逐步具备文化比较能力,以提高文化素质并得体地进行语言交际。而文化移情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经过后天的培养,通过不断地在跨文化交际实践中积累。因此,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交际双方不仅要坚持自己的本土文化,还要理解和尊重对方的文化,对彼此的文化进行适当的移情,在锻炼语言能力的同时,还要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确保跨文化交际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猜你喜欢
移情跨文化交际
未来事务的色彩
情景交际
跨文化的儿童服饰课程初探
交际羊
两块磁的交际
移情于物,借物遣怀(外一则)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心理咨询中如何识别和应对反移情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交际中,踢好“临门一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