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2013年8月国内第一家互联网校园借贷平台——分期乐在深圳成立后,各类校园贷竞相迸发、野蛮生长。校园贷是一种新兴的贷款方式,是指在校大学生向各类借贷平台借钱和分期购物的行为。据网贷之家研究中心初步统计,2015年校园贷平台达108家。从2016年4月中国银监会和教育部颁发《关于加强网络借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的通知》到2017年2月底,校园贷平台约有74家。目前校园贷又出现一些新的形式。
校园贷有多种类型。根据校园贷的性质,可分为不良校园贷和正规校园贷。从校园贷发展状况看,不良校园贷有欺诈性、违法性等特征;银行贷属于正规校园贷。
1.网络分期购物平台。网络分期购物平台不仅能为大学生提供分期购物,还能为大学生提供较低额度的现金提现,如趣分期、任分期、青年钱包、口袋喵等。趣分期于2014年3月正式上线,是面向大学生提供分期消费的金融服务平台。任分期是缺钱么网络借贷平台提供的服务之一,是致力于打造专业的个人小额信用贷款、无抵押网络贷款平台。青年钱包是长沙斯谷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旗下的产品,是专业的分期购物平台,凭学生证、身份证即可办理,只需商品链接即可分期。口袋喵是一家针对大学生的美容贷平台,通过拉人头的模式建立营销网络,平台在学校发展下线,直接放款给学生整形,学生又继续拉人头发展下线还款。
2.校园及周边提供分期购物实体店。校园及周边的实体店主要是针对大学生群体开设的,围绕大学生的日常消费经营各种各样的商品。在其他校园贷盛行的背景下,一些经营大额消费的实体店也开始为学生提供名牌手机(iphone、HUAWEI、vivo、OPPO等品牌)、电脑(联想、宏基、戴尔等品牌)、电动摩托车、培训费(招教考试、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招考、各类职业资格证考试)等分期服务。
3.网络借贷平台(P2P)。网络借贷平台主要用于大学生助学和创业,如投投贷、名校贷等。投投贷是目前中国互联网金融中P2P信贷行业中最大、最安全的平台,为投资理财用户和贷款用户两端提供公平、透明、安全、高效的互联网金融服务。名校贷是诺诺镑客推出的致力于提供优质的大学生信用借款服务,2013年上线运行,2017年更名为“名校贷公益”。
4.传统电商平台。传统电商平台是指阿里、京东、苏宁等提供的信贷服务,如蚂蚁花呗借呗、京东校园白条、苏宁任意付等。蚂蚁花呗相当于信用卡,属于先消费(不收取任何费用)次月到期还款;蚂蚁借呗类似于银行小额贷款,在还款日期内利率略低于银行。京东校园白条是京东金融推出的一款针对大学生“先消费后付款,30天内免息或24个月内分期”的信用消费产品。苏宁任意付是由苏宁消费金融公司推出的小额消费贷款,用户可在购物时使用该产品付款,享受最长45天免息(费)、分期还款、提额、任性借等服务。
5.银行贷。在校园网贷乱象引发监管后,2017年正规金融机构开始回归校园,为大学生提供较为理性消费的校园产品,即银行贷。如招商银行的“大学生闪电贷”,该类产品审批快,利息低,通过APP申请过程非常方便,最多可以借8000元,最长可分24个月还款,日利息低至万分之1.7。中国建设银行广东分行首款针对在校大学生群体专属定制的互联网信用贷款产品——“金蜜蜂校园快贷”,为纯信用贷款,授信额度在1000元至50000元之间,目前年利率为5.6%。中国银行的“中银E贷校园贷”[1]业务初期最长可达12个月,未来延长至3-6年,覆盖了毕业后的入职阶段。青岛银行的“学e贷”是青岛银行将银行消费信贷与互联网金融结合,为大学生群体量身打造的个人信用贷款产品,主要面向山东省内年满18周岁的全日制本专生、研究生群体。符合产品准入条件在校大学生,即可通过手机银行自助发放贷款,随借随还,授信额度5000-20000元,期限最长为6年,年息低至5.22%。银行贷属于正规校园贷产品。
不良校园贷表面上能解决大学生的资金需求,为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创业等方面带来一些好处,但它却给大学生带来了更多危害。
1.欺骗大学生。不良校园贷在推销业务时,不如实向大学生介绍借款的真实风险,不向大学生告知贷款利息、违约金和滞纳金等费用的具体计算公式和大概还款金额,往往打着“0首付”、“0利息” 、“送礼品”等旗号的诱导宣传进行欺骗学生。不良校园贷对学生的欺骗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来自中介的欺骗,二是来自校园贷平台背后隐瞒的欺骗。2016年12月,29所高校的100余名大学生利用暑假在安徽东腾科技有限公司做兼职,用自己真实信息帮助公司在多类校园贷平台上注册账户,只要注册成功公司就承诺给予上百元的奖励,并与大学生签订还款协议,就这样陷入还债纠纷的困境。从2017年1月长春警方破获的一起涉及东北三省、重庆、山东等8省市的150多名大学生的特大校园贷诈骗案来看,诈骗团伙打着“内部有人,不用还款”的幌子,利用学生身份信息贷款。再如广州某大专院校7名学生遭遇“刷贷款业绩单”的欺骗。大学生无论从校园贷平台借款还是分期购物,如果超过预期还贷时间的话,就演变成高利贷行为,还有“各平台约定的分期还款计算方法与商业银行传统的等额本息还款法、等额本金还款法并不一致”[2],这就是不良校园贷背后隐瞒的对大学生的欺骗。如一名大学生在趣分期办理了分期产品,由于超过逾期需交滞纳金,从6000元的本金需要偿还13000元,利息高达30%。
2.泄露大学生隐私。大学生通过不良校园贷平台在轻松获得贷款的同时,却不知个人身份信息也会泄露给操纵者。尤其是“女大学生通过校园借贷平台裸贷,若无法偿还到期贷款,其作为裸贷”抵押的私密裸照和视频极有可能通过借贷平台被泄露、公开出去。”[3]如2016年7月云南某高校女生因借了分期贷款而未能如期还款,一张自己手拿身份证的照片等个人私密信息在校内贴吧被公开。像这样的“催款帖”共涉及近50名同学,覆盖云南、新疆、内蒙古、河北、四川、青海、福建等多所高校,其中38名学生的个人身份信息被公开在该生所在的学校贴吧中。2016年12月安徽某高校大学女生借“裸条贷”逾期还款隐私照片被曝上网,家人被逼卖房还债。2017年4月,广东高校某女生因做微商一直亏损就开始在网上进行裸贷,用贷来的钱弥补自己的生意,没想到越陷越深,致使对方把该女生的裸照发给班里同学和她的父母手机上。
3.助涨大学生高消费。部分虚荣心、攀比心强的大学生为了追逐潮流盲目跟风,养成不良消费习惯,将把目光投向不良校园贷,从中得到借款或分期消费以满足其消费欲望。大学生利用网贷平台借款或分期购物大都直接用于购买化妆品、服饰、娱乐消费等。如,湖北一所高校的刘某在网贷平台上贷款4000元,其目的就是为了买一部好手机撑面子。一名来自四川农村家庭不富裕的大学生张某,在大二时第一次网贷了2000元用于假期旅游。
4.荒废大学生学业。不良校园贷给学生和家庭带来的巨大经济压力,迫使学生荒废学业。如,2016年9月,西安某高校机械类大四的一名学生因为校园贷超过10万元的贷款无力偿还问题,从一个每年拿奖学金的优秀学生蜕变为一个经常旷课、多门课程补考、到处躲债、不得不退学回到父母打工地方生活。2017年8月,武汉某大学在校女生,因校园贷款欠下10多万债务被逼债离家出走,跟随一个无业吸毒青年四处游荡,荒废学业。
5.危害大学生身心健康。不良校园贷针对的多是无经济能力的高校学生。大学生在贷款之后若在限定时期内不能还款,贷款机构就通过“向其家长、亲属、同学、朋友等发布催收信息,以公布裸照等非法方式催收贷款”[4],危害学生身心健康。如,2016年3月,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学生郑德幸因参与网络赌球,冒用或借用同学身份信息获得“校园贷”,借贷负债60多万巨款,最终选择跳楼自杀。2016年12月,安徽某高校大二男生借2000元高利贷,两个月时间翻成19万元,精神疑似出现异常。2017年4月11日,厦门华厦学院大二女学生,因卷入57万校园贷,不堪还债压力和催债电话骚扰,选择自杀。2017年8月,北京某高校大三学生范泽一从2016年7月开始,从多家网络借款平台上借款,深陷校园贷陷阱导致溺亡。2018年1月30日冷晨,河北建筑工程学院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大三21岁的学生李兴元通过网络贷款,从最初借款五六千元还不起,到后来越借越多,导致各种债务高达五万多元,不堪重负,最后在宾馆自杀。
从校园贷兴起,到校园贷乱象的出现,再到2017年5月27日,银监会、教育部以及人力社会资源保障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以来,校园贷曾一度风靡校园,对大学生造成了各种各样的危害。当前,在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下,虽有部分网贷平台退出校园,但仍有不法分子把魔爪伸向大学生,加上少数大学生对社会的认识不够全面,不良校园贷危害大学生的事件还时有发生。为此,提出如下几点疏导建议:
1.利用各种途径宣传不良校园贷的危害。宣传不良校园贷危害首先要注重搜集不良校园贷危害的典型案例,其次要组建持续性的防范不良校园贷宣传队伍,再次要查找宣传途径。把这三者结合起来,才能达到预期效果。对不良校园贷危害事件分类整理后,明确宣传人员的责任,利用校园网站、校园广播、校报、微博、微信、QQ、张贴、课堂、辩论赛、演出、宣传单、知识竞赛、专题讲座、学术报告等途径传播不良校园贷的危害,达到每一名大学生对校园贷的危害人人皆知,谈其色变,引起高度警觉感。
2.让大学生认清不良校园贷的本质。大学生热衷于不良校园贷,有三点原因:一是校园贷宣传误导大学生,二是校园贷能满足大学生的急切需求,三是校园贷门槛低。很多校园贷宣传中打着“零利息”、“零首付”、“门槛低”、“送礼品”等标语,诱导大学生选择了校园贷。任何东西都带有两面性,一方面不良校园贷在满足大学生急需用款或急需消费需求的同时,另一方面不良校园贷背后却隐藏了较多欺诈信息。如,不良校园贷平台或中介扣除手续费、扣除押金、逾期后的高利率、泄露隐私、暴力催款方式等。选择不良校园贷的大学生之所以酿成悲剧,主要是因为没有认清不良校园贷,更没有把握住不良校园贷的本质。为防止不良校园贷进一步危害大学生,高校可邀请本校金融专业方面的教师、银行专业人士和校园贷研究专家为大学生梳理、讲解不良校园贷的本质,帮助大学生认清校园贷。“让大学生认识到网络贷款危害性以及可能涉及的风险,使他们能够识别和防范校园贷的陷阱。”[5]
3.引导大学生理性消费。大学生求学需要一笔不小的家庭开支,包括学费、住宿费、教材费、生活费、资料费、培训费等项目,这些费用在不同省份会有所不同,发达地区往往会比欠发达地区高出很多。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得到较大提高,大多数家庭生活都比较宽裕,支付起大学生的正常开支已不是问题。但由于一些大学生的虚荣心、从众心、攀比心强等因素的影响,很容易出现许多不理性的消费行为,如购买高档手机、数码产品、首饰、服装、包包、旅游、租房、娱乐、美容、培训等方面超出正常范围的费用。2016年9月26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开展校园网贷风险防范集中专项教育工作的通知》就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的勤俭意识,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超前消费、过度消费和从众消费等错误观念。”大学生要依据家庭经济能力、自己挣钱能力,进行合理消费,不要背负这些不理性消费带来的青春债。为引导大学生理性消费,高校不仅要时刻关注大学生的异常消费行为,更要常抓此方面的主题教育活动,如加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持续进行中国梦教育、不断开展大学生自强之星校园行、评选大学生勤俭之星等,营造崇尚节约的校园氛围,帮助大学生养成健康的消费方式,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4.多种方式帮助大学生走出经济困境,远离不良校园贷。通过分析不良校园贷危害大学生的案例,我们可以看出,深陷不良校园贷的大学生通过借款或消费后,并不具备偿还能力,只能拆西墙补东墙,不断进行贷款,以致债台高筑。针对不良校园贷给大学生带来的各种问题,学校应该组织专门人员,如团学工作人员、学生专职队伍、学生干部等对大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开展全面摸排,对于家庭确有经济困难的大学生,学校给予充分资助,并引导大学生通过努力学习获得各种奖学金,通过校内助管或校内外勤工俭学来弥补正常消费的不足。对于陷入不良校园贷的学生,要及时进行帮扶,特别是对被困于不良校园贷可能产生极端行为的大学生,要抽调专门人员联合家长及时对其进行疏导。对于急需用钱的大学生,高校可引导其通过银行贷等正规校园贷解决资金之困。对于2018年以来出现的校园贷开始披上新的外衣,从借贷平台转向非网贷机构,如出现的“创业贷”、“培训贷”、“兼职贷”、“美容贷”和“求职贷”等金融形式,暴露的问题日益突出,又再次引发扰乱校园秩序和大学生人身安全。高校可依据低门槛、学生实际需求、限定数额与期限、超低息等条件自设向大学生发放贷款机构,真正让大学生远离不良校园贷。
(浙江工商大学财务与会计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