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基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国际经济理念创新

2018-12-07 06:40邓丽君
经济研究导刊 2018年7期
关键词:受援国一带一带一路

邓丽君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西安 710089)

2013年,习近平主席在出访时相继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及“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及构想。自此,“一带一路”国际经济新构想拉开了实施的序幕,并在国际社会引起强烈反向。“一带一路”是站在战略高度上谋划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立意高远,其中体现较多的是中华传统文化国际经济理念创新[1]。受到历史发展历程及民族文化等因素影响,我国传统文化与国际经济理念间存在的差异是巨大的。习近平主席是在充分认识及把握这种差异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并将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融入国际经济理念中,为实现国际经济理念的创新及各国和平发展发挥巨大作用[2]。“一带一路”强调的是沿途各国要打造互利共赢的命运共同体,这与现今时代的时代潮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保持一致的,为有效处理国际经济关节提供了重要手段及展开思路。在此基础上,加强对“一带一路”及基于我国传统文化创新国际经济理念的进一步研究现实意义十分显著。

一、我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经济学之间的差异

纵观我国发展历史,我国经历了上下五千年的不间断发展历史,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大量实践活动,并形成独特的文化特点[3]。而西方经济学若以《国富论》为计算起点的话,发现其从诞生至今仅有二百余年历史,这导致中华文化与西方经济学对现代人们产生的影响都差异较大,且在人们感知及经验上都存在明显差异,尤其是在西方一些国家尝试利用《物种起源》作为国际经济关系处理的基础后,我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经济学体现出来的差异区别更加明显,有时甚至体现出明显的矛盾冲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经济活动起点不同。西方经济学中将经济活动开展的基础设定为获取个人利益,因此,有学者认为现阶段,世界各国为寻求发展处于不断竞争的国际关系中[4]。而中华文化强调“人性本善”的观念,认为人的活动不仅仅受到利益的驱使,人在追求利益的同时也存在求善及向善的美观意愿。因此,即使世界各国人们在个体利益上存在差异,但在人性本善的影响下,追求的最终目标势必是世界共同发展,也就是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也开展各项互助合作工作。因此,现代各国处于利益共享、互相帮助的利益共同体中。

2.经济机制不同。西方经济学中更加强调竞争活动,也就是说在激烈市场竞争中为保证自身的利益,可忽略对手的部分合理诉求,进而利用有效手段使得个人在竞争中占有绝对优势。但中华文化自古以往强调“亲善睦邻”,在自己得到发展的同时,也关注别国的利益[5]。在我国发展历程中,也一直遵循着这一传统,与世界各国积极开展互助合作。

3.市场运作模式与结果。西方经济学中更加强调资本对市场的作用,因此在西方国家经济体制中形成了利用基本力量衡量市场竞争力的机制,导致多数国家出现霸权主体,导致国际市场大多处于激烈竞争态势下,进而出现霸权主义及强权政治等国际机制。而中华文化在肯定资本及市场理论同时,更加强调人与人之间交流沟通的平等性,因此,认为市场经济在开展过程中,应在尊重别国主权基础上,求同存异,在市场经济运作过程中强调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的重要性,为实现世界和平与稳定注入动力。

二、中华传统文化理念在国际经济中的贯彻

二战发生后,亚非拉各发展中国家为反对帝国主义及殖民主义,逐渐形成了关于民族解放的思想观念,这种观念使得这些国家不断打破殖民统治的格局,破灭了殖民统治的梦想。至1950年左右,亚非已经接连有30多个国家宣布独立。但与此同时,很多殖民主义国家并没有放弃他们的殖民想法,依然利用思想、军事、经济及文化等路径,阻碍各国开展的民族解放浪潮[6]。1955年,万隆会议召开,会议在思考现今世界局势基础上,讨论了民族独立、经济发展等话题,并形成基于反帝反殖民主义的共同纲领。会议上,周恩来总理重申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受到各国的肯定,为会议的顺利举办奠定基础。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在提出各国发展应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以和平发展为各项工作开展的主线,对霸权主义进行反对,从而构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在传承过去优秀理念基础上,形成了一系列处理新的国际关系的理念,主要有: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走合作共赢发展道路;坚持亲城惠容的理念。坚持义利合一的价值观念。可以看出,我国经过六十多年发展,在处理国际关系过程中始终坚持中华传统理念,强调世界是各国的世界,无论哪个国家都应该将和平发展、互利共赢作为发展的目标[7]。

三、“一带一路”中体现的国际经济发展包容理念

制定“一带一路”理念充分体现了国际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开放包容理念,经过科学的机制及沟通方式,使得各国之间可以形成更有效联系,并使得各国加强合作,实现经济发展的共同目标。在具体实施“一带一路”时,需要强调各国处于“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应在不歧视各国差异基础上,以更为包容的态度接纳各国,并让各国搭上我国发展的顺风车,使得现今国际市场环境可以朝着公平公正的方向发展,保持市场的良性竞争,减少国家经济活动的摩擦,维持世界经济的和谐[8]。另外,“一带一路”理念提出后,可对各国在国际发展中贯彻的友善和谐理念得到保持。在对各国历史因素进行充分考虑后,“一带一路”理念多是将我国周边的众多发展中国家作为主要对象。这些国家在经济发展上空间还较大,且距离中国很近,在实施“一带一路”后,可对彼此间的距离进行拉动,并通过共同帮助形式,使得各国都可以得到发展。另外,通过各国间展开的经济合作,不仅可使得我国周边国家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也体现了中国亲善睦邻的友好形象,有利于构建国际经济发展新秩序。

四、“一带一路”对国际经济关系理念的创新

首先,改变了中国外汇依赖购买经济发达国家国债的思想。虽然自2000年开始,我国的外汇储备资产就已经得到大幅提升,但多是对发达国家的国债进行购买,真正用于投资的外汇资产总量并不高。这种情况也使得我国在国际资源配置上的能力被极大限制,并侧面使得发达国家这方面能力得到发展。而“一带一路”提出后,我国外汇储备资产可直接应用于对外投资上,这可有利于我国资产配置能力的提高。其次,使得受援国生产能力及福利扩展理念得到改变。在传统理念下,受援国经济要想提升难度很大,但“一带一路”提出使得国际经济学陷阱并未在受援国出现。在对受援国交通运输条件进行改善的前提下,可使得生产、服务及消费等效率都大大改善,也使得政府各部门在文化及体育间交流更为频繁,甚至可使得受援国社会活动开展更为便捷。也就是说,“一带一路”的提出会使得受援国经济及社会效益都会出现显著影响。另外,“一带一路”中具有的不动产特点决定了他不会受到国际贸易活动的影响,并在受援国实施以改善交通及生活方面为目的的措施。最后,使得相关国家及地区发展理念得到改变。“一带一路”更加强调参与各国的平等性,以平等促进各国的共赢发展,这与美国等发达国家提出的霸权主义与强权主张有明显区别,而“一带一路”对新型经济秩序及社会规则深化有显著作用。“一带一路”在落实基础上对相关国家及地区的主权给予充分尊重,并在结合相关国家金融运行机制构建,以交通运输体系构建为基础,推动相关国家实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并在结合自贸区建设基础上,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在民生等问题上,推动各国实现和谐发展。由此可见,“一带一路”是将我国的传统丝绸之路文化与现今世界上的和谐共赢发展经济理念相结合,实现基于时代特点上的理念创新。

五、结语

“一带一路”是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作为世界经济增长火车头的中国,将自身的产能优势、技术与资金优势、经验与模式优势转化为市场与合作优势,实行全方位开放的一大创新。通过“一带一路”建设共同分享中国改革发展红利、中国发展的经验和教训。中国将着力推动沿线国家间实现合作与对话,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夯实世界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宁云涛.协调与转型:新时期高等职业教育开放化的路径研究[J].职教论坛,2017,(2):84-87.

[2]王星,张灵.“一带一路”对地方农业院校战略发展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290-292.

[3]李智.跨文化传播视域下“一带一路”纪录片的理念创新与发展路径[J].当代电影,2017,(7):55-58.

[4]孙壮志.“一带一路”合作空间拓展的着力点探究[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1):25-35.

[5]张茉楠.“一带一路”重构全球经济增长格局[J].发展研究,2015,(5):14-19.

[6]方盛奇,张昕萌.“一带一路”战略: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创新与实践[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40-44.

[7]王立贵.“一带一路”发展理念和国际经济规则创新简析[J].现代国企研究,2016,(12):180-181.

[8]王俊寿.坚持融资与融智并重全面服务“一带一路”战略[J].中国农村金融,2016,(21):27-29.

猜你喜欢
受援国一带一带一路
不是传统“受援国”,而是“合作伙伴”
一带一路风光无限
援以止战:国际援助与国内武装冲突
——来自中国对外援助的证据
澳门:“一带一路”上的璀璨之城
“一带一路”我的梦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西方外援模式越来越“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