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国富
摘 要:长期以来,会议精神难进校园已经成为了一个有目共睹的事实,鉴于这种情况,笔者以“十九大”精神为例,尝试探讨会议精神进校园的实践模式,以提高学生对中央会议精神的理解,开拓其世界视野,增强其爱国情感,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十九大”精神;进校园;模式
党的十九大是一次迈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续写新篇章的历史性盛会。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是共青团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然而,随着应试教育的盛行,学校对中央会議精神的学习贯彻一直不到位,存在着诸多的问题。
一、存在问题及原因
长期以来,会议精神难进校园已经成为了一个有目共睹的事实。笔者对珠三角某市的五所初级中学共50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具体情况如下:知道“十九大”召开时间的有148人,占总人数的29.6%;能说出“十九大”主题的有126人,约占25.2%;能全部选对“四个自信”的有186人,约占37.2%;能选出“四个伟大”的有98人,19.6%;能选对两个阶段目标的有82人,约占16.4%;能选对“四个全面”的选项内容的有54人,约占10.8%。学校对中央会议精神的宣讲学习出现了重重的障碍,效果难以让人信服。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阅读和理解方面存在困难。会议精神都是比较理论性较强的文字,就以“十九大”会议为例,“十九大”会议报告全文三万多字,大部分以议论的表达方式为主,记叙、抒情的语言较少,里面有许多的政治主张和术语,这些文字对于中学生,尤其是初中生来说,是比较生涩难懂。
(二)学习时间不足。中考、高考指挥棒挤压会议精神的学习时间。当前,应试教育的魔咒依然萦绕在孩子们的头上,学习应考成为了唯一的校园活动,在这种情况下,学校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开设相关的会议学习课程,学生也没有足够的兴趣去“闻窗外事”。
(三)学习形式单一。当前很多学校对于会议精神的学习还停留在开大会,一言堂,鼓掌、拍照、发通讯稿的模式。这样的学习方式由于时间短、内容集中,很难把会议精神讲通讲透,同时这样的形式乏味枯燥,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一个专场下来,会场大气恢弘,演讲者口沫横飞,学生却昏昏欲睡,无所适从。
二、问题该如何解决
如果说“十九大”精神进校园是一场大戏,我们就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唱响、唱好这出戏。
(一)搭好舞台,做好准备
1.以班级团支部为核心构建班团一体化管理模式。当前,共青团改革方案中明确了要以班级团支部为核心构建班团一体化管理模式。即以班级团支部为核心和主导力量,以班委会为主要执行机构,班长任班级团支部副书记执行班级日常管理事务,在班级内部形成以团支委为主,团支委与班委会两者通力协作,进一步完善各班级组织职能。
2.建设标准化团校,打造学生政治学习前沿阵地。中学团校是当前中学生除了思品课堂外的又一个政治学习前沿阵地。建设好团校,开设好团校课程,是“十九大”精神进校园的基础保障。
(二)选好材料 编好剧本
1.把十九大精神内容模块化、精简化。如把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概况成“四个伟大”;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概况成“四个自信”;“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概况成“七个战略”。模块化、精简化以后,对于宣讲者来说好把握,对于学生来说也好接受。
2.编写团课教案、制作团课课件。对“十九大”进行概括、精简等粗加工后,接下来就要进行精细化加工了。根据知识点进行分析,然后搜集相关主题资料,制定教学目标,然后根据教学目标编写教案。这种课程的设置可以穿插大量的政治、经济、军事等资料,使课程更加生动而充实。教案编写完毕后还要做配套的讲课课件。
(三)选好演员、定好角色
1.以班级团支部为宣讲核心
(1)培训团支书。集中团支书进行试讲培训。首先要对讲课体态、语言等方面进行规范,接着培训再对课堂纪律的管理,最后才是对宣讲内容的把握也讲解。经过一轮培训后,学校团委可以开展“十九大精神”宣讲大比武,让团支书们以赛促技,大力提升授课水平。
(2)团支书对班级团支委进行宣讲培训。团支书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团支委开展学习;然后再把宣讲任务依次分解给每一个团支部委员,委员们把任务变成一个个微知识点,如“大会的主题”“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等。
(3)团支委对全体同学进行微知识宣讲。委员们利用课间或其他空余时间见缝插针地对同学们进行微知识的讲解。这种微知识讲解占用的时间少,知识点相对集中,效果非常显著。
2.以团委、学生会、社团干部为宣讲先锋。成立学生会宣讲小分队,在校园内利用课间时间利用快板等形式进行“快闪式”宣讲。在这过程中我们重视仪式感,统一了宣讲小分队标识,即:设计了统一的形象标识,配发了统一样式的红马甲、小红帽、手提袋和笔记本,让学生明白这是一件庄重而光荣的任务。
3.社会力量是辅助。利用校长、家长、警察、工人、革命后代等社会力量进行宣讲,不同的人物、不同的视角会有不同的感受、不同的见解。由于他们不是专业的宣讲队伍,我们可以把我们做好的团课教案和课件让宣讲者把握好课程目标和方向,然后让他们结合自身的工作或经历来宣讲,如此以来,方使宣讲效果得到最大的保障。
总之,“诗法自然,大匠无痕。”党的十九大宣讲虽不等于艺术,但是必须要讲求艺术,如此宣讲才有实效。作为传达十九大精神的“最后一公里”,我们的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因此,有心、有情、有味地把十九大精神送到广大学生的心坎里,让他们成为新时代里有新作为的新青年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