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星海
摘 要:“赏识教育”属于“皮格马利翁效应”的范畴。在教育教学中,其主要指: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深度贯彻“学生发展为主”的思想,关注学生的未来发展。本文立足当前思想政治课教师以及学生的发展现状,就如何运用“赏识教育”提出几点浅薄的意见。
关键词:初中政治;“赏识教育”;策略
“赏识教育”这一概念源于一次“最有发展前途者”调查实验。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有意识地以赏识的口吻将实验者的名单交给学校,几个月之后,惊喜的发现,接受实验的学生都有了一定的进步,这个实验被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后来,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当中。初中政治教师要善于运用“赏识教育”,有效刺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推动教育教学的发展和学生健康品格的塑造。
一、“赏识教育”的价值概述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本性中最深刻的渴求就是收到别人的赞赏。赏识即欣赏和赞美,是一种积极的暗示。初中生正值青春期,他们有一定的内心诉求和情感需求,为了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政治教师应当将注意力放在学生道德品质和意识形态等方面,深入剖析“赏识教育”的价值和运用。
随着素质教育的迅猛发展,社会各界对新一代初中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都是拥有独立思想意识的人,然而,由于先天原因,家庭教育、周围环境的影响,许多学生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短板。由于初中生正值青春期,他们内心敏感,部分学生由于自卑,过分看重自身的不足,长此以往的发展下去,很容易让其养成惰性心理、自卑心理,严重的可能会对学习和生活失去信心。教师作为学生学习道路上的引路人,应当结合学生实际,遵循“以学生发展为主”的思想,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长处,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扬长避短。美国心理学家丝雷曾经说过:“称赞对鼓励人类灵魂而言,就像阳光一样,没有它,就无法成长开花。”将“赏识教育”引入到教育过程当中,能够让教师以“赞赏”的眼光关爱每一个学生,设身处地的为学生的发展考虑,这对于构建和谐、民主的课堂也有积极的推进作用。
此外,“赏识教育”并非是“滥用赞扬”。赏识教育的出发点是学生身上的长处和闪光点,落脚点是提升学生的自信心,扬长避短,最终使每个学生都能取得一定的进步。但是,在赏识教育中,教师也不要一味地表扬,“避短”并不是掩盖错误,这跟卢梭指出的:每一个年龄,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有其自身的完美,都有它特有的特殊的成熟状态。因此,赏识教育也应遵循普遍性和特殊性统一的原则,力求教育教学的公平。
二、初中政治教学中运用“赏识教育”的几点策略
1.深入了解学生
初中政治课堂中的“赏识教育”并非说几句赞美的话。其要求教师能够关注学生的内心诉求,彻底点亮学生内心的火花。因此,教师要深入到学生的圈子中去,善于在日常教学中捕捉到学生的闪光点,并给及时给予学生表扬和赞美。此外,政治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连续性观察和了解,关注他们的每一次进步。其次,为了更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教师要得到学生家长的支持,必要时还应需要家长配合,家校合作,共同做好教育工作。
2.开展爱心教育
每个初中生都是一个含苞待放的花蕾,政治教师要以一颗善于发现美的心去观察学生。教师不能因为,一棵树上没有一片叶子就将其当做是一棵死树,而应当保持“创造奇迹”的心理,努力为其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让其绽放出属于自身的色彩。即“只要心中有花,在荒地上都能春色满园。”面对班级上一些学困生、后进生,政治教师应当做到“三心”,了解过程要有爱心,教导过程要有耐心,对他们的未来要有信心。
3.艺术性赏识教育
在教育实践中,经常可以发现学生会因为取得的一点点成功,将内心的狂喜之情毫无保留的展现出来。此时,笔者认为:教师应当及时给学生送去祝贺。善用语言艺术,用一句简简单单的话,彻底激起学生的信心,从而受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师生之间可能并不适合用语言进行交流,此时,政治教师可以根据實际情况用一个动作或者具体的行动就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在“赏识教育”中要有一定的艺术性,适时适地地给予学生一个微笑,一个眼神或者一句简单的鼓励,恰到好处地给学生的内心送去阳光,帮助学生走出困境。
4.赏识教育的两面性
事物本身就具有两面性,赏识教育也是如此。赏识教育要立足学生的身心需要,落脚点是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表扬,决不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刻意的赞扬。例如,教师会大肆表扬班级上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其本意是帮助学生树立学习榜样,以此来激励其他学生向其学习。倘若,教师经常性地以此方法来激励其它学生,很容易让其他学生产生厌烦心理,甚至还会打击其它学生的自信心。因此,赏识教育不宜过度,政治教师要根据每个学生的身心发展,善于掌控赏识教育的两面性,尽最大可能发挥其正面效应,最大限度规避其反面效应。
总之,初中政治课堂上开展“赏识教育”是顺应教育发展的需要。教师应当遵循“以学生发展为主”的教学思想,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内心诉求,适时适地的进行赏识教育,并且善于把控赏识教育的艺术性和两面性,有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彦.对问题学生进行转化的思考[J].理论观察,2005(03).
[2]王丙军,邹会莲.“问题学生”不再“问题”的几点做法[J].中国校外教育,2014(04).
[3]尹美兰.关注政治课堂上的“问题学生”[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