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2018-12-06 06:20卢洪星
新课程研究·上旬 2018年9期
关键词:计算能力培养小学数学

摘 要:日常生活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数学知识莫过于数与计算了,其也是小学数学基本的教学内容。一直以来,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始终是广大教师教学研究的重点,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分析了小学数学教学对培养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意义,在此基础上就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展开探讨,以期能为广大教师提供借鉴。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能力;培养

作者简介:卢洪星,湖北省广水市李店镇应店中心小学教师。(湖北 广水 432725)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8)25-0105-02

计算在生活中随处可见,计算教学贯穿于小学阶段数学教学的始终,由此可见数学计算的重要性。但教师往往最容易忽视的也是这最基础的计算,认为计算教学很容易,主要在于学生熟能生巧,因此对计算教法不太重视,在教学中重算法、重练习,轻算理、轻理解,从而导致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计算正确率不高,有些学生到高年级了仍然会出现计算错误。学生因受自身兴趣、态度、计算技巧、计算习惯影响,对计算不重视,注意力不集中、抄题马虎,不注意运算顺序、规律,不进行验算等,导致计算频繁出错。那么,如何才能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呢?

一、小学数学教学对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意义

小学数学教学对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占有很大的比例,不仅是教学的主要内容,也是数学学科测试的重点。计算不仅只在小学数学教材、小学数学测试内容中存在,还在应用题、逻辑题等数学综合应用题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对此,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另一方面,学生计算能力对其今后发展影响重大。计算能力作为一种基础、实用性强的能力,对学生学习、生活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如果学生计算能力偏低或是没有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将会对今后的学习产生极为恶劣的影响。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正确认识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性,重视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措施

1. 刺激思维活动,培养学生计算的耐心。数学计算是由数字与运算符号组成,两者都较抽象、枯燥,在计算过程中容易让学生产生不耐烦的情绪。对此,教师在设计计算能力训练方式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好奇心、好胜心,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计算教学,对学生的思维活动频率进行刺激,充分调动学生的计算积极性。[1]例如,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可以以帮助小动物回家的形式,分列出几种小动物,并在小动物身上标上数字,每个小动物对应一个计算简式,引导学生通过对简式结果进行计算来送小动物回家,通过同时将答案、算式呈现在学生面前的这种匹配式教学方法,将学生的探究兴趣调动起来,从而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计算练习之中。此外,教师可以对這种匹配式练习进行升级,如多设计些答案或是两个算式指向同一个结果等,这样不仅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还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计算信心,保障计算教学取得较好的效果。

2. 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计算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对学生计算兴趣的激发,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自主性,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将生活实际与数学试题结合起来,将数学问题设置成为生活情景,让学生感受生活中计算能力的价值,从而引起学生对数学的亲切感,激发出对计算的兴趣。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模拟一个购物的情景:1kg的苹果价格为5元,请问买3kg的苹果要花掉多少钱?引导学生通过计算来解决问题,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并不仅仅是课堂、书本中的理论知识,还能够为生活提供服务,从而让他们重视数学计算,进而认真对待数学。再如,在学习“多位数相加减”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下面这样一个情景:雷洋洋去文体店购买学习物品,他身上共计45元钱,但是他想买一本12元的漫画书、一个15元的文具盒、一个5元的日记本,他身上的钱能不能买到这些文具用品?通过将计算练习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增强计算练习的生活气息,促进学生积极主动思考计算,并认识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的存在,进而引导学生努力学好数学。

3. 运用简便方法,提升计算速度与准确率。计算中简便方法的运用有助于学生计算速度、计算准确率的提升,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掌握一些简便运算的方法。如,将“39+72+61”算式放入到植树的应用题中:5月12日,(1)班学生共计种了39棵树,(2)班学生共计种了72棵树,(3)班学生共计种了61棵树,请问这三个班共计种了多少棵树?对于这个应用题,学生很快便列出了“39+72+61”的算式,然后按照从左至右的顺序挨个挨个计算,可是,运用简便方法解题的学生很少。对此,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寻找个位数可以满十进一的数,很快学生便发现了“39+61=100”,然后再用“100+72”,从而得出了三个班级在植树节这天共计种了172棵树的结果。教师在教学时应引导学生体会简便运算方法的价值,在计算练习时做到能简便尽量简便,提升学生的计算速度与准确率。

4. 养成良好习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并非一时半会便可以实现的,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磨炼。要想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前提就得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2]首先,引导学生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不难发现,学生在计算时,常常连题都还没看清楚便开始计算,常常会将123看成321,将符号看错,等等。对此,教师在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养成认真审题、看题的习惯,认真看、稳稳观,切忌急于求成,不能养成看一眼写一个数的坏习惯,在写完之后应仔细对照检查一遍,减少抄错数的情况。其次,强调学生书写要干净工整,学生能算对,态度也很认真,但是由于书写混乱、字迹不清,将8与3、6和0、1和7等这种易混淆的数字弄错;计算时数位未对齐,从而导致计算结果出错,这是学生普遍存在的毛病。对此,教师在日常教学时应嘱咐学生一定要认真、正确书写数字,减少错误的发生概率。教师应嘱咐学生仔细计算,避免因马虎将2×3当成2+3来计算,或是忘了加进位、退位忘了减等应嘱咐学生不能一味追求速度,一步一步稳稳当当好好计算,才能确保计算正确。

5. 巧妙布置作业,巩固学生计算能力。学生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能够主动应用到计算能力,这种数学计算对学生而言是十分宝贵的,这不仅是数学知识的应用,还能进一步巩固学生的计算能力。[3]例如,在学习速度、路程、时间的关系之后,可以为学生布置这样一个课后作业:选择5个对象,调查其出行方式、使用交通工具、时间等并给出比较报告。通过比较学生的报告,发现学生对速度、路程、时间关系掌握得更加牢固,得出了时间与对象所选择的交通工具的速度有一定关系,也同样会受到路程选择的影响。通过给学生布置这样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在计算中对一些逻辑关系的理解更加深刻,引导学生认识到计算并不仅仅是处理数学符号,而是要将其转化为对数学关系的思考、理解。

总而言之,学生计算能力的提升一直是小学数学的教学重点,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时应借助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对数学计算产生兴趣,并主动将数学计算运用到生活之中,这样才能促使小学数学教学实现真正高效。

参考文献:

[1] 宋磊.浅谈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的热点问题及其对策[J].现代交际,2017,(9):150.

[2] 孟静.浅析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与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7,(16):51-60.

[3] 陈建.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7,(16):64-65.

责任编辑 黄 晶

猜你喜欢
计算能力培养小学数学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厘清算理,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提升学生计算能力的研究
中学生化学计算能力的进阶式培养策略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